“欧阳瑞到底是什么情况?”
说完陈辉婚礼的事,陈珊顺便问起,被青山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的欧阳瑞,现在消息已经传到省城了。
而欧阳瑞的父亲又和陈珊同为省人大常委会的副主任,陈珊很难不关心。
“他参与了张巍然的案子。”
宋思铭简略回答。
“张巍然的案子……”
“那可严重了。”
作为过去二十年,江北国企发展改革的代表人物,张巍然哪怕在省里,也拥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大家都关注着张巍然案的进展,包括陈珊。
一审判决结果,陈珊也已经看到了。
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欧阳瑞参与其中,哪怕只是一个从犯,刑期也不太可能低于十年。
而且,像欧阳瑞这样的纨绔子弟,走到哪都要坐一排,都要以他为主,真的会只是一个从犯吗?
“怪不得这几天没有见到欧阳辰。”
陈珊喃喃说道。
最近这半年,欧阳辰每个工作日都会到省人大食堂打卡,让所有人看见,以证明自己的安全。
直到这几天,省人大的食堂,再无欧阳辰的身影。
想来欧阳辰也已经被带走调查了。
毕竟,当初,青山市公安局申请逮捕张巍然的时候,欧阳瑞就百般阻挠,险些让张巍然出逃国外。
现在,欧阳瑞已经被证明与张巍然案有关,相关部门必然会将欧阳辰,也和张巍然的案子联系起来。
“根据我了解到的情况,欧阳辰应该是不知情的。”
宋思铭对陈珊说道。
“就算欧阳辰真的不知情,他也很难安全着陆了。”
“他得罪了太多人。”
陈珊叹了口气,说道。
欧阳辰长期在纪委工作,而纪委本身就是一个得罪人的活儿。
欧阳辰退下来之后,为什么有那么多针对欧阳辰的谣言,还不是那些恨欧阳辰的人故意散播的?
如今,有机会让谣言变为现实,那些人肯定会不遗余力。
“墙倒众人推啊!”
宋思铭叹声说道。
欧阳辰为官三十多年,三十多年的时间,做了那么多事,真的每件事都做对了?真的每件事都做得毫无瑕疵?
想想都不可能。
趁着欧阳瑞被抓这个时机,鸡蛋里面挑骨头,怎么都挑得出来。
“你也不要觉得欧阳辰冤枉,养不教父之过,要不是他放任欧阳瑞,欧阳瑞也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陈珊说道。
与欧阳辰相比,她教育出来的儿子,虽然喜欢钻牛角尖,但最起码三观很正。
没有利用家里的背景,做违法乱纪的事,如今一心扑在支教事业上,更是找到了合适的伴侣,陈珊作为一个母亲,也知足了。
而在电话最后,陈珊还向宋思铭透露了一个好消息。
中组部,中宣部联合举办的年度“最美公务员”评选已经开始,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已经上报了江北省的候选名单,其中就包括宋思铭。
宋思铭受宠若惊。
尽管,这一年来,他做了不少事,但这些事,本来就是他应该做的,所以,他从来不敢把自己和“最”字联系起来。
当然,陈珊也提醒宋思铭,要放平心态。
因为这只是省内初选,最终全国范围之内,只选二十人,竞争非常激烈。
结束与陈珊的通话,也到午饭时间了。
宋思铭在宾馆楼下简单吃了点,而后步行前往省政府。
和叶安邦约的时间是下午四点,宋思铭三点二十分钟到达甘西省政府门口,在门卫室登记。
光登记不行,门卫还得联系确认。
很快,甘西省政府办公厅秘书一处处长徐承运就接了出来。
徐承运是叶安邦从洪都省带到甘西的,原来就是叶安邦的专职秘书。
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常见。
一般来说,领导异地调动是不带秘书走的,会提前把秘书安排好。
像徐承运这种正处级专职秘书,下放一个县长不成问题。
但叶安邦却没有按照常规流程走。
在征求了徐承运的个人意见以后,带着徐承运一起来到甘西。
由此也能看出,叶安邦是真的喜欢徐承运。
而从徐承运接出门来看,徐承运是知道宋思铭与叶家的关系的。
不然,不至于如此。
“宋书记,我是徐承运。”
徐承运先自我介绍。
“徐处长,您好。”
宋思铭赶紧躬身与徐承运握手。
“宋书记不用客气,先到我办公室坐一下,叶省长正在会见客人,估计还得半小时才能结束。”
徐承运对宋思铭说道。
“好。”
到了徐承运的一亩三分地,听候徐承运的安排就是了,宋思铭跟上徐承运。
很快,就到了徐承运的办公室。
徐承运给宋思铭倒了一杯茶,然后跟宋思铭攀谈起来。
“甘西的高海拔气候,宋书记还适应吗?”
徐承运问道。
“我还好,从始至终也没有出现太明显的高原反应。”
宋思铭回答道。
“比我强多了,我初到甘西,头晕脑胀了整整两周,才逐渐适应过来。”
徐承运笑着说道。
“每个人的适应能力不一样。”
宋思铭附和着。
“但宋书记好像到了哪里都能适应,在江北干得有声有色,到了甘西,一样能够如鱼得水。”
很明显,这十多天,宋思铭在塔喀县干的事,徐承运都知道了。
要知道,塔喀县一直是甘西省的老大难县,优惠政策没少给,援边干部没少派,但就是不见起色。
直到宋思铭到了塔喀县,分分钟让塔喀县的面貌焕然一新。
“徐处长,您可别替我吹,我也就是运气比较好,在合适的时间遇上了合适的人,这才做出了一些成绩。”
宋思铭倒也不是纯粹的谦虚。
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
细数过往,很多次,他都是靠着贵人相助,才涉险过关,真让他自己运筹帷幄,不借助外力,很多事根本就干不成。
“你要是这么说的话,那我也是在合适的时间遇上了合适的人,要不是,十几年前我的一篇文章,有幸被叶省长看到,我现在还在我们老家的中学当语文老师呢!”
徐承运满是感慨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