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厉元朗白晴最新章节txt > 第2321章 各自都有小算盘(下)
    第2321章 各自都有小算盘(下)

    郝庆安挑拨厉元朗和于海的关系,企图让于海站队到他这一边。

    这还不算,暗中支持王潇木,发表一些不当言论。

    总之,在南州省委常委当中,郝庆安是第一个敢公开和厉元朗作对的人。

    按理说,厉元朗是南州省委书记,拥有绝对权威。

    不管是谁,哪怕是沈汝涛,都不敢和厉元朗唱反调,至少表面上对他都十分尊重。

    作为一个三把手,如此胆大妄为,迟早会被调走。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

    郝庆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背后的靠山,同样十分了得。

    虽然说,冯滔还有王占宏对厉元朗很赏识。

    可也仅仅属于赏识。

    厉元朗去京城很多次,很少受到冯滔的接见。

    有些事,都是通过盛良醒带话。

    也就是说,以厉元朗目前情况,想要成为冯滔信赖之人,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冯滔走上现今位置,背后的推手是王铭宏,而非厉元朗的岳父陆临松。

    表面上看,陆临松提拔的王铭宏,那么,冯滔也算是陆临松的人。

    不过,就是由于这种拐弯关系,冯滔只认王铭宏,只领王铭宏的情。

    反倒对陆临松并不心存感激。

    陆临松活着的时候,他都这么想。

    何况陆临松已经作古,感情更加淡了。

    可郝庆安不同,人家每年春节后,都会去登门拜访老领导,参加家宴。

    要知道,家宴只有家人和亲属有资格参加,外人能够获此殊荣,足以看出,郝庆安和老领导之间的关系非同小可。

    当初商议南州书记的时候,老领导提出建议,推举郝庆安出任。

    只是,有人提出异议。

    副书记接任书记的情况有,但非常罕见。

    除非副书记立下汗马功劳,声望极高。

    这两点郝庆安都不具备。

    若是让他担任省长,再通过几年时间锻炼,成为省委书记顺理成章。

    加之冯滔本身属意厉元朗,又有其他人支持。

    厉元朗才脱颖而出,顺利登上南州第一大佬的宝座。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冯滔了。

    他力主厉元朗到南州工作,主要看中厉元朗的能力。

    纵观厉元朗的从政生涯,他曾经多次临危受命,并且在错综复杂之中打开局面,说他是救火队长,一点不为过。

    由此不难看出,厉元朗能有今天的成就,特殊关系只是一方面,个人努力密不可分。

    郝庆安一进来,厉元朗主动起身,和他握了握手,让进沙发里坐下。

    寒暄几句,郝庆安直接步入主题,道明他的来意。

    “厉书记,你我相处有些日子了,有些话我就不拐弯抹角,我直说了吧。”

    “茂印市的人事安排,希望您和省委考虑一下我的秘书高学忠。学忠跟了我四年,是应该外放出去锻炼锻炼了。”

    “他现在是正处,茂印市委书记兼任安秉州的常委,可以给他加一加担子。毕竟,他是省委出来的人,平级调动,彰显不出省委的重要性,这样做,一步到位。”

    让厉元朗始料未及,郝庆安竟然这么直白,等于说公开替部下伸手要官。

    厉元朗一听,脸上露出不悦,说道:“庆安同志,按照组织程序,茂印市的人事安排,需要经过多方面的考量和讨论,不能仅凭个人意愿就做出决定。”

    “哪怕我是省委书记,也不能违反任用干部的原则,你说是不是?”

    对于厉元朗的反应,郝庆安毫不在意,慢条斯理地说:“厉书记,有句话我只告诉您一个人,请您务必替我保密。”

    “我的工作,可能要有变动,差不多要去鹤源省。”

    “噢!”厉元朗略显吃惊,“你去鹤源?”

    “嗯。”郝庆安点了点头,“主持省政府工作……”

    这句话,深深刺激到了厉元朗。

    主持省政府工作,不就是省长么!

    倒不是吃惊郝庆安担任鹤源省长,而是厉元朗感觉,这么大的人事调动,他竟然一无所知。

    郝庆安根本不在乎厉元朗的反应,直截了当说:“厉书记,我一旦调走,提前安排秘书的去处,算是一种惯例吧。”

    “以前,我对您有偏见。说白了,您要不来南州,我也许会更上一步,哪怕接替不了书记。沈省长顺势上位,我还有机会搏一搏省长的位置。”

    “那时候我就想,是您挡了我的晋升之路。因而,我难免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在此,我向您真心道歉。”

    “通过您一系列的做法,还有您刚正不阿的性格,嫉恶如仇的态度,使我对您深感佩服。在您面前,我自惭形秽。”

    “庆安同志,你能这么想,我很高兴。”厉元朗神色缓和下来,“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我们都要向前看。”

    郝庆安见状,心中稍安,继续说道:“厉书记,我即将离开南州,学忠跟了我这么久,我真心希望他能有一个好的前程。茂印市是个锻炼人的好地方,我相信他能够胜任那里的工作。”

    厉元朗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庆安同志,你的心意我领了。但是,茂印市的人事安排,不是儿戏,需要慎重考虑。高学忠同志的能力和经验,我当然有所了解,但是,是否适合茂印市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考察。”

    郝庆安一听,神色微变,但很快恢复平静,说道:“厉书记,您说的有道理。我只是提出一个建议,最终的决定权在您和省委。我只是希望,您能给学忠一个机会,让他能够有机会证明自己。”

    厉元朗点了点头,说道:“庆安同志,你放心,我会公平公正地考虑每一个人的。茂印市的情况复杂,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稳定局面,推动发展的干部。无论是谁,只要符合这个条件,我都会支持。”

    郝庆安闻言,起身告辞道:“厉书记,我一旦离开南州,今后我们还有见面机会。”

    “希望您能满足我的心愿,认真考虑我的建议。将来不管我走到哪里,您的这份情,我郝庆安都会牢牢记住。”

    “您时间宝贵,我不打扰了,再见。”

    厉元朗送郝庆安到门口,目送他离去后,回到办公室,陷入了沉思。

    郝庆安即将调往鹤源省,这是他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而郝庆安提出的让高学忠出任茂印市委书记的建议,也让他陷入了两难境地。

    一方面,他不想因为个人关系而违背任用干部的原则;另一方面,他也知道,郝庆安既然提出这个建议,必然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甚至可能已经得到了某些人的支持。

    厉元朗深知,茂印市的人事安排,不仅仅关乎一个干部的晋升,更关乎整个南州的政治格局和稳定。

    他必须慎重考虑,做出最符合大局的决定。

    并且,沈汝涛也提出人选。南州的其他两个大佬,都把目光瞄准茂印市委书记的位子上。

    该如何选择,怎样平衡,成为摆在厉元朗面前一道不好抉择的难题。

    一晃,厉元朗从政将近三十年,遇到过很多棘手的事。

    可沈汝涛和郝庆安联袂给出的难题,他还是第一次经历。

    官场上,平衡往往是一门艺术,一种智慧。

    尤其在南州这样的政治漩涡中,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他深知,自己不仅要考虑个人的政治前途,更要顾及整个南州的稳定与发展。

    每一个决策,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连锁反应。

    因此,在面对沈汝涛和郝庆安的提议时,他不得不深思熟虑,反复权衡。

    一旦选择不当,不仅可能得罪其中一方,更可能打破现有的政治平衡,给南州带来不必要的动荡。

    所以,厉元朗决定暂时搁置这个议题,暗中观察,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恰在此时,白晴竟然带着谷雨,悄无声息飞抵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