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莺眠试探着问了一下。
看着偃青支支吾吾说话颠三倒四的样子,确认了。
偃青看上的女子,确实是梧桐姑娘。
确切地说,是偃青对梧桐姑娘一见钟情了,就是不知道梧桐是怎么想的。
梧桐听不见,说不了话,文字与他们也不通,沟通极为困难。
谢莺眠找过能够读懂梧桐所使用的文字的季云舒。
因秋闱结束的缘故,季云舒非常非常忙。
她递给季云舒的帖子全都石沉大海。
谢莺眠也知晓,秋闱大案正在关键时候,季云舒一时半会儿无法分心,只能暂时搁置下来。
九月中旬,第二茬桂花盛开。
冲天香味透过上京城的大街小巷时,
老上京人就知道,秋闱放榜的日子到了。
放榜当天,整个上京都处于人声鼎沸中。
高中的学子或仰天大笑,或痛哭失声,或者平静无波,姿态各种各样。
落榜的学子则无一例外捶胸顿足,垂头丧气。
押注和下注的人们也是,有人赚的盆满钵满,有人倾家荡产。
有人嚎啕,有人大笑,有人愤怒,有人哀愁......
人生百态,仿佛如往常一样。
入夜后。
沸腾的上京终于安静下来。
谁也不知道的是,
三更鼓声一过,上京府衙,刑部,大理寺,六刑司,四司的高手以及皇宫守卫紫猊卫全部汇集在皇宫前殿。
子时。
行动的信号发出。
四司之人手持皇印,闯到各处,抓捕了许多人。
这些人是在睡梦中被薅起来的,衣衫不整,跑也跑不掉。
天微微亮时,所有人都被抓捕到牢狱中。
府衙的牢狱不够用,还借用了刑部,大理寺和六刑司的。
第二天。
百姓们才知道昨夜出大事了。
穆国府参与秋闱作弊案,全家被抓到牢狱之中。
敦国府与穆国府是连枝,但因敦国府与穆国府已分家,敦国府那边暂时只贴了封条。
除了穆国府,还有负责监考的几个重臣以及数十个中举的考生一并被抓。
罪名是科举作弊案。
一时间,上京沸沸扬扬,全都是讨论这件事的。
案子是皇帝命令季云舒亲自督办的。
季云舒布局了多年,早就获取了整个作案链条,抓捕了链条上的所有人。
案件清晰,物证齐全,受害者和人证全部到齐。
犯案者百口莫辩。
判决很快就下来了。
穆国府不仅参与案件作弊,收取巨额财产,还谋杀了许多原本该考中的学子,性质极为恶劣。
皇帝下令收回穆国府的丹书铁券。
穆国府男丁全部斩首示众,女眷流放三千里,下人们被收回卖身契,重新发卖到各处。
敦国府也受到了牵连。
虽不至于斩首,但也判了流放之刑。
因敦国府的老太君明夷郡主过世,崔家三兄弟和一大部分主子送明夷郡主的棺椁回老家,需要将他们召唤回京再流放。
留在敦国府里的人,嫁进来的女眷们早在一个多月之前就收到了和离书。
比如,崔固的大儿媳。
当初崔固的大儿媳收到和离书时,人差点崩了。
她不敢相信,一向对自己体贴的丈夫,会因为她不愿去给明夷郡主守孝就跟她和离。
她哭过,闹过。
她狠狠地撕碎了和离书,将和离书扔到相公脸上。
当时相公也没说什么,只是用一种很无奈的眼神看着她。
她以为相公不会再提和离了。
谁知,就在前几天,管家再次拿来和离书,要求她到官府备案。
她非常愤怒。
管家只执行主子的命令,等着她去和离。
她一怒之下去了府衙,备案了和离书。
管家在她和离后,将她的全部嫁妆奉还。
甚至,还送来了她院子里的下人卖身契,说是补偿。
她以为这是崔府对她的侮辱,气得吐血昏迷,卧床不起。
直到————
穆国府被抄家斩首,敦国府被抄家流放的消息传来,她才知晓相公的良苦用心。
相公不是在逼她和离,而是在给她找后路。
大裕王朝可以立女户。
她的嫁妆非常丰厚,崔家全部返还,能保证她下半辈子衣食无忧。
同样经历的还有崔敢的夫人。
崔敢中年学道出家,崔夫人守了大半辈子的活寡。
她争过,闹过,逐渐心如止水。
就在她以为她会守活寡守到死的时候,崔敢给了她和离书。
她没有闹,立马拿着和离书去备案,彻底与崔家断绝关系。
她年岁已大,娘家父母和兄弟都死了,娘家侄子们与她不亲近。
无娘家可去,她就住在自己的小宅子里。
管家在第二天将她的嫁妆奉还,还送来了她院子里下人的卖身契,她痛快收下。
形同陌路的夫妻各自分道扬镳,这是最好的结果。
崔夫人一直是这么想的。
可,当敦国府被抄家的消息传来时,她握着那份和离书,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