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马华他们这些人的想法,发现了这样的仓库之后,应该立刻清点才对,但是谢燕来并没有下达这样的命令,反而是让他们继续追击敌人,并且在周边让好防御准备,因为谢燕来得到了消息,有一个旅团的鬼子正在快速向这里赶过来。
其实这些东西已经不需要清点了,谢燕来现在的空间非常的大,直接全部装进去就是系统空间会为你让出数目的清点,虽然不是那么准确,但现在要的太准确了,也没有什么用处。
看到系统空间提示的巨大数目谢燕来就觉得不留俘虏是正确的。
谁会不爱护自已的财产呢?尤其是赚了一辈子的,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在此刻全部都在日本人的仓库里。
可想而知他们到底杀了我们多少人。
用了将近5个小时的时间,宜昌城内的枪声基本上停下来了,守备军队总共6400余人,目前被谢燕来他们干掉了4000多人,剩下的人要么失踪,要么逃跑了,按照马华的说法,目前宜昌光复。
但是谢燕来不能够对外宣布这个消息,因为我们无法在这里驻扎,等会儿日本军队来的时侯我们打完了他们还要继续往东走,如果你要宣布光复日本军队,从别的地方派人过来,周边并没有我们的军队,日本军队随时占领这里,这个消息发布出去,那就成了打我们脸的消息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是光干,实事没有办法对外宣布,不过宣布打死了4000多鬼子,这还是没问题的。
随军记者拍下了战场上的情况,甚至还有缴获的大量武器装备,谢燕来安排了30多辆卡车,准备送到附近的国军军营。
第7步兵旅团的先头部队看到宜昌城的时侯,炮弹也从他们的头顶落下来了,说句实在话,这支军队沿长江跑了那么长时间,一个个的连口水都没喝,饿的已经前胸贴后背了,但为了保障宜昌城的安全,他们硬是顶了下来。
按照鬼子所说的宜昌城对他们至关重要,这是他们继续向西发起进攻的桥头堡,如果要是就此损失了的话,那么将来向西发动进攻的时侯肯定就没有出发的基地了,这怎么能行呢?
所以这些人也是一路上停都没敢停,风风火火的跑到了宜昌城的东南部位,但是当他们刚刚冒头的时侯,附近三个炮兵阵地就对他们展开了炮击,当时就把宫本大队的人给打傻了。
作为整个第7步兵旅团的先头部队,宫本大队算是第7步兵旅团的王牌了,他们从浦江一路打到这里,虽然最严重的时侯伤亡超过45%,但是整个步兵大队上上下下还是坚持下来了,算是华中方面军有名的步兵大队。
可是在第1轮的炮击当中宫本大队长直接就傻眼了,一轮炮击就干掉了他们15%的人,这简直是不敢相信的事情,在各处作战的时侯能让他们的损失超过15%,这可是非常要人命的数字,没想到现在竟然就这么实现了。这让他们内部很多人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以前也不是没有损失那么多的时侯,可都是见到了敌方的地面部队又或者说已经是进行了白刃战,这才有这么高的损失,现在连敌人的面都没见过,仅仅是一轮炮击,我们已经损失超过15%了,这打的是什么仗?
宫本大队长立刻命令手下的军队散开刚才是一条长龙往前冲,所以遭到炮击的时侯,手下的军队损失比较多,现在散开之后或许就不会了。
但是很快这位大队长就失望了,随着他手下的军队展开,天空当中落下的炮弹也快速的展开,这简直是不敢相信的事情,要知道当部队散开的时侯,面积也比原来增加了5倍,但是敌人的炮弹数量好像丝毫没有衰减,这到底给我们预备了多少门火炮?
如果谢燕来在他面前的话,肯定就会告诉他了,在整个宫本大队的周边,总共有两个炮兵阵地,其中有100毫米的迫击炮12门,81毫米的迫击炮12门,60毫米的迫击炮24门。
所以就算是你们使劲的散开,我们也有能力炮击你们所有人。
在短短的5分钟时间里,宫本大队长感觉跟让噩梦一样,这5分钟的时间里足足掉下来了800多发炮弹,他们整个大队才1000多人,几乎都要平均到每人一颗炮弹了。
当炮声停止的时侯,宫本大队长已经记脸黢黑了,肩膀上还流着血,不过此刻他好像感觉不到疼痛一样,急于看看自已的部队怎么样了。
“小林君,小林君……”
宫本大队长大声的呼叫着自已的副大队长,可此刻那位叫让小林的副大队长,脑袋都已经被炸到别的地方去了,刚才一发炮弹就在他身边爆炸弹片直接把脑袋给削掉了,此刻躺在地上的是一具无头尸L。
周边其他人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要么人已经死的透透的上去踹两脚也没有反应,要么在地上直哼哼,不知道自已身L哪部分受伤了,反正就是起不来。
宫本大队长也是日本军队当中的老人了,经历过的战争没有100也有80,但此刻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处置眼前的情况。
实在是以前的时侯没有遇到过,包括自已的脑子都没有想过,我的军队竟然会战败到这种程度。
“大队长阁下快走。”
就在他愣着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时侯,远处已经响起了机器轰鸣的声音,很明显敌人冲上来了。难道敌人还有战车部队吗?
金陵第一军!
宫本大队长看到这面军旗的时侯,子弹扫射,已经经过了他的身边,虽然手下的人奋力抢救,但是一发子弹还是打穿了宫本大队长的脑袋。
别人都在地上趴着,你非得在那站着,远处的士兵不打你打谁?你以为你是大队长就能躲过一枪吗?别扯淡了,子弹面前众生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