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这是二季度城建工作的汇总报告。”
周光辉的手指在文件夹边缘蹭了蹭,指腹上还留着图纸的油墨味,小心翼翼的说道:“重点项目进展都在里面,棚户区改造、东风路拓宽、污水处理厂扩建......”
沈青云没翻文件,目光落在墙上的滨州城区地图上。
红色记号笔标出的二十个在建项目像散落的星子,其中东风路拓宽工程被圈了三个圈。
“东风路拆迁怎么样了?”
他突然开口,指尖在地图上点了点,开口问道:“上周信访局接到信访,说有几户老居民不肯搬。”
周光辉轻轻点头,从文件夹里抽出份明细表,对沈青云解释道:“确实有三户,都是民国时期的老宅子。住户担心拆迁补偿不到位,还怕老物件损坏......”
他翻到补偿方案那页,缓缓说道:“我们把补偿标准提高了百分之十五,还联系了文物局的人帮忙迁移家具,昨天已经签了两户。”
“剩下那户呢?”
沈青云抬起头,阳光刚好落在他眼里,亮得让人不敢直视。
“是位姓苏的老先生,祖上是前清举人。”
周光辉的声音放轻了些,无奈的说道:“他说宅子是祖产,给多少钱都不搬。我们打算下周请文保专家去看看,要是真有历史价值,就调整规划绕过去。”
沈青云这才翻开文件夹,指尖划过棚户区改造的进度表。
表格里的数字密密麻麻,其中回迁率被红笔圈了出来。
“这个回迁率,水分多大?”
沈青云淡淡地问道,语气里听不出情绪。
周光辉的额头瞬间就渗出细汗,表情肉眼可见的紧张不已。
他从公文包里掏出本民情日记,翻开夹着书签的那页:“沈书记您看,这是我们工作组记录的。百分之九十二是实打实拍的,剩下百分之八要么选了货币补偿,要么搬到了郊区的安置点。”
他指着其中一页说道:“比如光明里社区的这位老人,儿子在外地工作,她嫌回迁房楼层高,自己选了带小院的老年公寓。”
沈青云微微点头,便继续看了起来,翻到污水处理厂的图纸,眉头皱了皱。
设计图上的排污管道离护城河只有五十米,用虚线标着临时方案。
“为什么用临时方案?”
沈青云的指尖敲在图纸上,淡淡地说道:“当初评审时明确要求远离河道。”
周光辉的脸有点发烫,他从文件夹底层抽出份会议纪要,小心翼翼的说道:“书记,主要是资金出了点缺口,原定的管道价格涨了三成,财政暂时拨不下来......”
“资金不够就换临时方案?”
沈青云把图纸往他面前推了推,纸张摩擦声里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沉声说道:“护城河是滨州的母亲河,去年花了两个亿治污才见点成效,现在要在河边埋临时管道?”
周光辉的手指绞在一起,声音低了下去:“是我考虑不周。已经让设计院重新出方案了,资金方面......我们打算从其他项目匀一点,再申请省里的专项补助。”
他抬头的时候,眼里带着点恳切,对沈青云说道:“最多耽误半个月,绝不影响整体工期。”
沈青云没说话,翻开下一份文件。
那是份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报告,里面提到要在主要路口装智能监控,还计划引进智能交通指挥系统。
“这套系统,性价比做过评估吗?”
他指着报价单,直接说道:“我记得邻市用的同款,比我们预算低百分之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