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荣压低声音,对沈青云说道:“不过老巷子里还有些盲区,之前有商户反映过流浪人员聚集,咱们一会儿可以绕进去看看。”
这些东西都是报告上能够体现的,知道沈青云要来,他专门提前做了功课的。
夜市入口处,卖糖画的老师傅正用小铜勺在青石板上浇糖,金色的糖丝绕出十二生肖的模样,围了一圈孩子,叽叽喳喳地吵着要“龙”要“虎”。
沈青云站在旁边看了会儿,老师傅抬头冲他笑:“后生仔,要不要来一个?春节讨个好彩头!”
他刚想摇头,却看见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踮着脚,手里攥着皱巴巴的五块钱,眼里亮晶晶地盯着糖龙。
沈青云心里一动,这一刻他想到了女儿沈静。
想了想,沈青云掏出一百块钱递给老师傅:“给这小姑娘做个龙,剩下的都做小糖人,分给旁边的孩子。”
老师傅眼睛一亮,麻利地浇起糖来:“好嘞!您这后生仔心善!”
小女孩接过糖龙,怯生生地说了句“谢谢叔叔”,转身跑回妈妈身边。
沈青云看着她的背影,嘴角不自觉地扬了扬。
这才是春节该有的样子,孩子的笑脸,市井的暖意,让人忍不住露出笑容来。
兴盛路夜市不算宽,也就两米来窄,两侧的摊位挤得满满当当。
卖牛杂的摊位冒着热气,萝卜炖得软烂,牛肚在锅里翻滚。
卖鱼蛋的阿姨用竹签串起金黄的鱼蛋,蘸着甜辣酱递给客人。
还有卖广式糖水的推车,红豆沙、芝麻糊、双皮奶的瓷碗摆得整整齐齐,蒸腾的热气模糊了阿姨的眉眼。
沈青云跟着人流慢慢走,手里拿着一串刚买的烤鱿鱼,鱿鱼须上的酱汁还在滴,咸鲜里带着点辣。他刻意放慢脚步,目光扫过每个摊位。
摊主们大多笑着招呼客人,熟客和老板打着招呼,偶尔有几个背着包的年轻人在人群里穿梭,看起来像是游客,也像是在留意着什么。
“老板,尝尝这个?”
刘福荣递过来一碗双皮奶,奶皮厚厚的,撒着几粒红豆,笑着说道:“这家是老字号,我小时候就来吃,味道没变过。”
沈青云接过碗,用小勺挖了一口,奶香味很浓,甜而不腻。
他刚想说话,眼角的余光却瞥见斜前方的巷口,那是条更窄的支巷,没有路灯,只有夜市的灯光隐约照进去一点,巷口的阴影里,坐着一个小小的身影。
他的脚步顿住了,手里的双皮奶也忘了吃。
刘福荣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也皱起了眉:“那是......乞讨的孩子?”
沈青云没说话,把双皮奶递给刘福荣,径直往巷口走。
越靠近巷口,那身影越清晰,是个看起来只有五六岁的孩子,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外套,外套太长,几乎拖到地上,遮住了大半条腿。
孩子面前摆着个豁口的搪瓷碗,碗里躺着几枚硬币,他低着头,长长的刘海垂下来,遮住了眼睛。
夜市的喧闹声好像被巷口的阴影隔开了,这里只剩下孩子偶尔挪动身体的轻微声响。
沈青云走到孩子面前,蹲下身。
他刻意放轻了动作,怕吓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