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 第789章  国难之日:帝崩,三王薨
轰——
后方传来的剧烈爆炸声,让晋王的肩膀猛地一颤。
他不敢回头,甚至不敢去想象身后的惨烈景象。
李彻回头望去,只见秦王和齐王原先所在的位置已是一片狼藉,残肢断臂四处散落,周围的叛军人仰马翻,哀嚎不绝。
秦王使用的是守夜人特制的高爆手雷,在如此近的距离下,绝无生还的可能。
李彻沉默了片刻,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加快了向城门撤退的脚步。
此时,城门已被奉军完全控制。
李彻看到秋白正指挥着数百名奉军士兵,在城门洞内组成一道严密的火枪防线。
见到李彻安然无恙,秋白长舒一口气,急忙迎上前来:
“殿下,您可真是吓死属下了。”秋白紧张地在李彻身上仔细检查,“没受伤吧?”
李彻无奈地推开他的手:“别摸了,没事。”
秋白这才放下心来,眉宇间的忧虑渐渐舒展。
“现在情况如何?”李彻问道。
秋白回道:“老曲和阿强正带队缠住城外的叛军,赢布在安排武勋家眷上马。”
李彻抬头望去,只见一众武勋家眷正在士兵的搀扶下艰难地爬上马背。
“马匹够用吗?”
秋白面露难色:“马倒是够用,但很多人从未骑过马,即便有人带着,恐怕也跑不快。”
李彻摇了摇头:“无妨,先离开这里再说。”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牵着一匹神骏的黑马来到李彻身旁。
那黑马见到李彻,立即发出欢快的嘶鸣,亲昵地用鼻子轻触他的肩膀、背部和手臂。
“黑风,黑风!”李彻露出欣慰的笑容,轻拍着爱马修长的脖颈,“乖马儿!”
李彻利落地翻身上马,举目远眺。
只见胡强和曲近山各率五百精骑,在城外敌军阵中左冲右突,搅得叛军无法结阵。
所幸参与叛乱的多是南军和东南军,南方少马,叛军以步兵为主。
若是再有骑兵追击,李彻还真没把握能全身而退。
面对没有制式火器的步兵,奉军精骑简直就是战场上的王者,如入无人之境。
“秋白,给胡强和曲近山发信号,让他们收缩回来,守住左右两翼,掩护大部队撤离。”
秋白拱手领命:“喏!”
李彻勒住缰绳,转身面向众人,声音洪亮:
“虽然我们已经杀出城外,但前方仍有叛军拦截,我们要杀出一条血路!”
“我需要五百名擅长骑术的勇士,作为先锋为大家开路!”
朱纯率先应声:“老夫愿随殿下冲锋!”
他身后走出几十名家将,个个身材精干,双腿微曲,目光如炬。
李彻自然能看出,这些人都是经验丰富的老骑兵。
骑兵和弓兵、步兵不同,不讲究人高马大。
在马上,你至少先要坐稳,才能开弓射箭。
“末将愿往!”霍端仁、霍端礼同时出列。
虽然霍韬是文臣,右相府没什么亲兵,但他的三个儿子个个文武双全。
其他武勋也纷纷响应,很快凑出了三百余名精通骑术的私兵。
锦衣卫中也有不少擅长骑术的士兵,锦衣卫又称‘缇骑’,其中多有官吏和军官子弟,这些人自幼就有机会接触马匹,自然更容易成为优秀的骑兵。
很快,五百轻骑集结完毕。
李彻又点了三百亲卫,共计八百人的先锋队伍浩浩荡荡地列队待发。
其余人则护卫着家眷,紧随其后。
胡强和曲近山各领一队精骑护卫左右两翼,整体形成一个简练而有效的楔形阵势,向着叛军的包围圈发起冲击。
突出重围的过程比预想中顺利。
叛军的步兵阵列在奉军铁甲精骑的冲击下,如同脆弱的堤坝般一触即溃。
尤其是李彻扬起奉字王旗后,对方的士气更加低落。
奉王之威名,不仅在民间如雷贯耳,在军中也同样具有震慑力。
当叛军士兵终于认清与之交战的竟是大庆战神本人时,最后一点死战的心气也消散殆尽。
许多士卒甚至主动让开通路,目送这支队伍离去。
李彻率军一路疾驰三十余里,直到天际泛白。
斥候确认后方追兵已被远远甩开,短时间内追不上来,李彻这才下令休整。
回头望去,身后的将士们个个气喘吁吁,武勋家眷们更是狼狈不堪,不少人因长时间的颠簸而面色惨白。
李霖仍小心翼翼地背负着庆帝的遗体,晋王默然跟在一旁,神情晦暗。
李彻这才感觉到一种真实回归的感觉。
迟来的真实感,让他意识到这一夜之间,大庆发生了巨变。
这一夜,大庆失去了皇帝,折损三位藩王。
数千名将士糊里糊涂地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如此惨烈的皇位之争,纵览史书也属罕见,绝对称得上是国难了。
但从李彻的角度来看,这一趟却是赢麻了。
看看他获得了什么:
他得到了传国玉玺和正统遗诏,掌握了法理与大义。
大量开国勋贵如今与他休戚与共,这些人的忠诚与能力毋庸置疑,正好弥补了奉国将领不足的短板。
再加上接收的锦衣卫、暗卫等精锐力量,奉国的实力得到了空前提升,更拥有了名正言顺问鼎天下的资格。
而对于大庆而言,这一晚上绝对是灾难。
皇帝驾崩,朝堂被世家门阀把持,天下即将分裂为两个对立的阵营。
和平的时代,结束了。
毋庸置疑,接下来的朝堂必将掀起腥风血雨的清洗,地方官员不得不选边站队,而百姓的赋税也必将水涨船高。
内战开始,这片和平了二十年的土地,即将陷入更大的动荡之中。
李彻叹了口气,翻身下马,从怀中拿出地图。
霍端孝和朱纯等人也默契地凑了过来。
李彻缓缓开口:“回帝都之时,内阁制定了两条撤退路线,我们现在议一议,哪条路线更好。”
就在此时,一旁的晋王突然开口:“老六。”
李彻抬头看去:“三哥,怎么了?”
晋王面色麻木地摇了摇头:“我就不跟你回奉国了。”
李彻闻言,眉头微微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