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对应的,是海边刚改造完成的集装箱码头,法国人已经见识到了集装箱这种东西的物流效率,中国人的集装箱船开到港口,直接用拖车把集装箱拉到商业中心,然后卸货进仓,整个物流成本低得超出法国人的想象。
这种模式,使法国人成为欧洲的商品集散中心成为可能。
相比苦哈哈的造些奇葩汽车,法国人做生意的前途确实好像更好。
总理拉着他的手,安慰道:“放心吧,我们中国人从来不让朋友为难。明天的中欧总理经济会议,我给欧洲带来了大礼包。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十万人的就业,不过是小问题而已。”
相比一个商业中心的开业,明天的中欧总理经济峰会,才是这次总理访问欧洲的大事。
王稼祥给这些欧洲国家政府发送请柬时,他们内心是拒绝的,但他们拒绝不了总理带来的十亿美元投资,和至少五十万个就业机会,
以及新产业,新技术的展望。
果然,23号的峰会上,面对整个欧洲国家的总理级高官,总理先丢出了一个大礼包:每年将派出50万初中水平的学生,在欧洲进入高中学习,一直到完成大学课程。
每年五十万人,学业七八年,意味着最高峰时期会有三百五十万人,在欧洲学习理科,工科,医科。
光是这些人的学费,吃喝拉撒都是一大笔钱。
欧洲此时穷得尿血,好多人都远赴中国去打工了,面对这种礼包,岂有不抢之理?
说起来很无奈,4500万16-25岁未婚青年里排名前20万的天才,已经让中国本土的理工科科学家们不堪重负了。
毕竟这里面百分之九十五的人,现在才勉强搞懂初中阶段的知识,接下来还有高中,大学。
虽然都是高智商人群,但想要这些人能派上用场,没有三四年肯定不可能。
这个数量,能把那几个大型工业项目,加科学院研究所保持最低限度的运行都偷笑了。
其他排在后面的那些小天才,难道就让他们这样浪费?
作为缺乏人才但不缺钱的中国政府,就想出了这么一个借鸡下蛋的主意。
自持身份没有到场的丘胖子,当天晚上就乘坐战斗机赶到了巴黎,开口就要20万的名额。
面对一群恶狼般的欧洲政客,总理给出了很简单的分配逻辑:按进口贸易额来分配,毕竟你不买我的东西,我也没钱给这些孩子交学费生活费。
中国政府主打的就是一个平衡贸易。
作为东大的转手贸易商,欧洲此时最优秀的商品,无非就是理工医科知识份子。
技工专家一直在招,可惜中国对欧洲人的吸引力确实有限,不是实在困难,欧洲人是不会去的。
这就导致了真正优秀的那些人,依然还是在欧洲,或者转头去了美国。
现在中国直接把人送到欧洲来,变相帮欧洲稳住了一批人,其实也是在消减美国人的潜力。
至于钱这种东西,只要中国不断派遣学生到欧洲,欧洲就没理由拒绝中国的工业产品。
有了这个规模空前的留学计划打底,所有欧洲政客对跟中国人做生意都没那么抵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