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都是下面统计汇报的,审核是老周,邹临天当根本不管统计汇报这些。
一手端着豆腐脑,把上面的白糖用勺子搅了搅,一边吐槽:“钢铁才三千万吨?”
小缪无奈的在旁边解释道:“鞍钢的技改还在进行,马钢的第一座高炉也刚竖起来,唐钢刚平整完地皮,其他小厂又被咱们砍得差不多了,光是重钢一家就负担了近两千万吨。”
邹临天挠了挠头皮,不太担心这个问题,反正东大的钢材又便宜又好,不存在不够用或者卖的问题。
粮食超过4亿吨。
煤炭产量超过6亿吨。
原油3700万吨。
木材1.2亿立方米。
化肥66万吨。
自行车113万辆。
摩托车63000辆。
各类动力设备143000台。
看到这里,邹临天皱起了眉头,动力设备里面,摩托车发动机占了近13万台,现在多余的全部积压在长安机械厂,还在持续不断的生产,邹临天的目标可是1953年生产100万台摩托车发动机。
“大连建新公司和那个浙江的万向摩托车公司是怎么回事?就生产了这么一点摩托车?”
这玩意是紧俏货,光是军队一年都要买几十万辆,这么点产量给谁用?
小缪很是为难的挠着脑袋:“我们下去的工作组倒是向他们推荐了数控激光切管机和自动焊机,但问题是他们觉得这些东西太高级了,
找不到人操作,不敢买。
到现在还是用的带锯机来下料,用人工焊接。
光是车架钢管那些弧形切口,就够他们折腾了。
焊工现在也是抢手的工种,只能自己慢慢培训。
其实我觉得他们是嫌这些东西贵,这些工序用人都可以解决,只要堆人数就行了。”
邹临天只要一想都知道,明明激光切管机三五秒可以搞定的车架构件,用人工切弧形接口,那质量稳定性不敢想.…
问题是切不标准会影响车架强度。
主要就是人工太便宜了,相比用机器,现在的人工算下来可能成本更低,还能养活更多人。
另一个可能就是这两家厂本身实力有限,也不敢大肆扩张,更看不到整个世界的广阔市场,扩产畏畏缩缩的。
“给两家企业的厂长打电话,让他们下周带上技术科来北京,这样搞怎么赚钱。”
没有规模如何压低成本?
管理,地皮,厂房这些东西的成本,都需要产量来分摊的。
“还有,给我们的技术科也打电话,让他们按照CG125摩托车的图纸,调试好激光切管机和自动悍接机器人,搞不定的问题发过来,我在路上解决。”
长安机械厂现在欧洲过来的技工,工程师专家一万多人,不赶紧把摩托车发动机卖出去,怎么养得起这些人。
下一步机械厂要开始造四缸汽油发动机,准备到时候再蛊惑书记们弄几个中央委员去开汽车厂,顺便淘换一批干部。
看完报纸,邹临天带着秘书和警卫准备出门逛逛。
整个科学城的土建工作全部由二野完成。
刘帅和希贤看过党史之后,心态明显发生了变化。
希贤二话不说就带着一批人去了唐山搞钢铁厂,拉走了近十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