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邹临天左等右等,都没有等到他们新产品的消息。
“这玩意没两轮摩托车赚钱啊,工人都不愿意投产这个。”
答案让邹临天目瞪口呆,他怎么都没想到是这种结果。
“你想想,两轮摩托车不管是结构还是材料都简单得多,生产一辆三轮摩托车的工时能生产两辆两轮摩托车,材料也只要一半,最后的销售价格却卖不到两倍,因为都是一样的发动机,三轮用的就是调整一下齿比而已。”
邹临天无奈的摸了摸脑袋。
东大生产三轮车也是在摩托车市场饱和之后,商家们开拓的新市场。
现在两轮车供不应求,谁愿意折腾三轮车。
“算了,我让长安机械厂生产吧。”
强行逼着人家也不好,邹临天决定自己上。
这件事情也让邹临天开始思考人生。
现在中国的工厂,都是都靠着工业发展局给他们指导,中国本来什么都缺,大家生产什么都行。
但随着工业规模增长,人民消费水平提升,消费需求肯定会变化,到时候怎么办?
工业发展局三头六臂都搞不清楚东大到底生产了多少类型,多少种类的工业品。
那些私人工厂总有层出不穷的创意,一个丑娃娃都能整出几千亿市值,你敢信?
别说那是五六七八年之后的事,中央政府的规划肯定要走在前面。
在车上想了半天,对秘书小缪吩咐道:“在雄安新区申请一块地皮,几百亩吧,我们工业发展局建一个工业展览馆,让大家看看工业到底能生产一些什么东西。
这个展览馆邹临天决定以简洁明了的风格为主,反正面对的也是国内工业界人士,大家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就是用来给他们开眼界的。
既然都上了燃油三轮摩托车,是不是也可以考虑一下电动三轮车?
虽然控制器暂时还不能自己生产,但电动车特别适合老年人,农村现在电力不足,暂时无法铺开,但城市中的工人一家子买一个电动三轮车,总比自行车和摩托车好用,汽车暂时别想。
别提什么安全不安全的问题,现在先解决有和无的问题。
顺便扩张轮胎,钢材,电动机的市场空间。
工业就是这样,一个市场空间广大的产品,能带动一系列的产业链扩张,提升技术水平。
一会的北京,老周带来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贝利亚要来中国访问!
“不是,苏联怎么想的?还打仗呢,他们不怕老百姓造反吗?”
老周笑了:“造反?造什么反,除了战线节节后退之外,整个苏联现在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你信不信?
老百姓日子从来没这么好过。”
邹临天眼角抽了抽:“你的意思是,咱们两百亿美元的迁移费把他们养肥了?”
老周摇了摇头:“不至于,到现在才付了四成左右,对苏联这种国家来说,远不够把整个国家撑起来。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和苏联国内的形势,把贝利亚逼得走上了这条路。
虽然他们搞的股份制改革漏洞百出,但比起他们原来那种僵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已经进步了不少了。
至少汽车产量都已经翻倍,粮食产量也提高了五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