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1949制衡世界 > 第369章
目前全国各地,工业项目的供电基本都是靠着柴油机在支持。
一是蓄能水库需要时间建设,二就是书记处放慢了对东大太阳能板采购的节奏,等的就是自己能生产的一天。
李强站直了身体:“现在工厂已经开始试产,我们保证下半年能正式投产。明年计划产出至少100万GW。”
邹临天怕书记们听不懂,在旁边小声解释道:“就是100万千瓦的装机量。”
主席皱起了眉头:“有点少啊,才100万千瓦。”
有专家们在场,任书记也只好压低声音解释道:“历史上我们这个时候只有三百万千瓦的装机容量,还基本都是落后的小机组,一度电成本相当于五六斤粮食。”
这么一说,主席就了解了,现在有的这些,都是属于要淘汰的垃圾机组了,怪不得那些工厂用柴油机发电都能赚钱。
实在是东大的柴油机发电成本,比中国现在这些火电机组成本低得多。
主席问李强:“我们自己制造的太阳能板,发电成本是多少?核算过吗?”
李强有点为难:“我们大致核算过,前期制造成本会高一点,配合蓄能水库,发电成本差不多是一斤粮食,后面正式投产之后,会逐渐压低到半斤左右。
想要更低的成本,就要继续攻克其他配套,比如气体,试剂,耗材,还有电站的其他辅助装备,这些现在都靠进口。”
主席转过头问邹临天:“我们现在投产的太阳能电站,发电成本是多少?”
邹临天信手拈来:“石沱电站的供电价格是六分,实陈成本不到三分,还有望继续降低。”
事实就是这么残酷,没人能和东大比规模化生产工业品的价格,中国想要赶上,恐怕不折腾个二三十年都没结果。
主席对李强他们的困难也表示理解:“大家现在已经做得很好了嘛,至少我们的电力成本,跟其他国家比已经很有优势了,这会大大的增加我们工业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一边生产一边改进,科学技术是无止境的,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送走李强等人,大家马上讨论起自产的这些太阳能板先投放到哪里的问题。
主席想投放到北海抽水发电工程上,但这样建议没通过。
主要原因就是,北海抽水电站是一项综合工程,虽然现在国家调动了两百多万人在建设,但光是土建工程就要三四年才见效,这期间不可能让这些太阳能板在仓库发霉。
其他的地方一时间也没这么大的需求,最后只好按邹临天的提议,撒胡椒粉一样,先给正在建设蓄能水库的每个县的电站分配一千千瓦的份额,让他们先解决办公和照明用电,之后再逐渐扩充规模,直到满足当地用电为止。
反正太阳能板产量也会逐渐提升,能在十年内,完成电力系统的全面覆盖,就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与此同时,一些兼顾发电和防汛救灾的水电站也要开始规划设计。
以现有的条件,新安江水电站和葛洲坝水电站都可以开始前期准备工作。
总理一听又要花大钱,就忍不住叹气。
“我们每次做决策,都提醒自己不要走老路,大跃进是要不得的,可每次看到现实困难,还是忍不住想把步子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