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1949制衡世界 > 第379章
这次南下,是为了参加马鞍山钢铁公司的高炉点火仪式。
这是从中国第一套全流程大型工业项目,代表着至少五十年以内的最高技术水平。
只要成功投产,中国马上就可以照葫芦画瓢,开始不停复制,直接把钢铁产能拉到一亿,两亿,甚至十亿。
现场还是浓浓的五十年代风格,人山人海,彩旗飘飘。
所以人脸上都是兴奋中带着紧张。
马鞍山钢铁公司总裁蔡博带着一队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站在主席周围,等着他下命令。
主席看着远处高耸的高炉,微微点了点头。
为了把这座高炉成功的立起来,面前这些人每天最多就睡五个小时,光是文本资料和视频,都看了满满几个集装箱。
虽然今天是好日子,大家都梳洗打扮过,但眼睛周围的黑眼圈,还有一脸的疲惫,都掩饰不住。
“辛苦你们了!准备工作都做好了?”
蔡博等入使劲点头:“主席放心,炉料,烘炉,包括投料都都已经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就绪,目前没有任何问题。
现在就等主席一声令下,我们就可以开始投料了。”
主席点了点头:“既然这样,就开始点火吧。”
蔡博抄起步话机:“控制室,点火!”
坐在控制室的工作人员狠狠按下点火按钮,远处热风炉六千千瓦的风机启动时传来的啸叫声,隔着几里路都能听到。
主席眯上眼睛:“这就是工业化的力量么?”
虽然已经接触了东大的智能设备很久,但老一代的革命家们,对这种大工业依然是沉迷其中。
在他们的思维定式中,明显还是更相信钢铁的力量。
邹临天此时却在应付鞍钢的代表。
作为技术支援团队,鞍钢在这次建设中也出了大力。
此次点火,鞍钢的领队邵象华亲自到场,为的就是堵邹临天。
“下一个高炉,轮也该轮到我们了吧?”
邹临天拉着他的手:“高炉没问题,拿人来换。
下一批,鞍钢,马鞍山,广钢三个高炉同时开始安装,你要帮我把人带出来。”
邵象华开始叫冤起来:“邹顾问,我们现在就锻炼出了一个团队,你这样搞,我们鞍山的进度不是要受影响么?”
邹临天反问道:“鞍山钢铁技术改造之后,效果如何?
石沱镇钢铁公司使用你们的生铁,可是一直亏损,也就去年下半年你们改造完成之后,才勉强抹平成本。”
这话让邵象华老脸一红,做人不能用人时朝前,不用了朝后。
不是石沱镇钢铁公司一直帮鞍山钢铁顶着,恐怕鞍山钢铁公司一波就被东大的钢铁冲垮了。
没办法,大家成本相差数十倍,国家也不可能填这么大的坑,就算国家愿意贴钱,但因为钢材质量不过关,工程质量出了问题谁负
责?
但凡下面的干部不是鞍山钢铁的死忠,都不会在自己负责的工程中用鞍山的钢铁。
经过持续一年多的技术改造,鞍山才把生铁的成本降到可以接受的地步,但钢铁生产的后续流程,邹临天一直在拖着他们,等的就是
全部上新设备,从头开始搞新工艺。
邵象华要是捂着他那些人不放,邹临天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邵象华有点为难:“国家现在对日本全面封锁,团队里面的日本工程师有思想包袱,做事情没有以前那么积极。”
邹临天摇了摇头:“这些人都是我们争取过来的,以前打仗的时候都能转化过来,为什么现在就不行了?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当时接触这些资料,都是提前提醒过的,工业发展局的技术保密科也绝对不会让这些人有出国的机会,思想问
题你们自己要想办法解决。”
东北遗留的日本人不少,其中鞍钢这种技术密集型单位,日籍技术员更多。
在邹临天眼里,没什么区别,能为我所用,自然你好我好,要是敢玩花样,出卖技术机密,不管你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都要让你尝
尝社会主义铁拳的厉害。
这座高炉的产能设计系数为2.2t/(m3.d),铁水年产量约为380万吨。
第二天一早,休息了一夜的主席,就已经看到转炉里面出来的钢铁,被轧钢机轧制成一根根螺纹钢,一卷一卷的钢板。
邹临天解释道:“现在主要生产螺纹钢和0.5毫米到5毫米厚的热轧板。
前者是为了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后者主要是为了满足摩托车和三轮车制造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