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1949制衡世界 > 第411章
老李赶紧挂了电话。
开玩笑,他们是全国倒数一百名的贫困县,为了整个砖瓦厂,掏空了全县干部百姓的口袋,才凑齐一个砖瓦厂的钱,好多百姓现在还
穿的化肥袋子,就是省下钱凑了砖瓦厂的股份,现在还没见到回头钱呢,哪里敢贷款上水果罐头厂。
“听到了吧,人家方方面面都想到了,现在的难题,恐怕就是看农业部的良种果树靠不靠谱了。”
“要不也打个电话问问,看他们的资料,那苹果又红又大又圆,产量还高,确实是好东西,可惜就是要价太高。”
老李一边收拾文件,一边说道:“你这不是废话么,好东西价格能不高,国家也是花钱从外国引进的,要是不要钱往下发,多少苗子都
不够。
没看每次开会,大家抢扶贫开发公司的项目狗脑子都打出来了。”
老革命就是猛,光是赵二小姐到下面和市政府县政府对接扶贫项目的时候,看到的全武行就好几次了。
都想把项目拉到自己家里,说不过就动手呗,枪子都挨过,挨几拳怎么了。
只要能把项目抢回来,下乡的时候,老百姓看到咱们谁不竖个大拇指。
不然被老乡看到就是一口吐沫,然后嘀咕一声怂包?
“咱们开个会,看看这个信用贷款怎么宣传推广,既然人家有政策,咱们就要把这个政策政用好了,过上个几年,说不定真能凑出一家
罐头厂来。”
黄土高原是真穷,人吃水都成问题。
不是国家引进了耐旱的小米良种,大家连吃饱饭都是奢望。
就是靠着良种和化肥,一举把以前的平均亩产八十斤,直接推高到了六百斤。
老李现在还记得第一次收获时,所有人蹲在田梗上嚎啕大哭的场景。
作为从黄土高原走出去,又因为负伤转业回来的军转干部,老李有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正因为自己出身于这里,他更清楚,这里的百姓经不起一点风险。
虽然中储粮在延安市修起了高大的储备库,但老李清楚,那里面并没有储备多少粮食。
从农民手中收购的粮食,都被那种大型拖车拉往北京香河。
废话,作为劳动力密集型的粮食,小米用收割机一直都效果不好,浪费严重,导致它在东大的价格五块起步,当然要收购了卖过去。
国内工业的发展,也让他明白,靠着这些黄土地,种点粮食,只能保证大家勉强不饿死而已。
想要发展,还得搞农业部现在正在推广的特色农业。
围着大城市的地区,搞的就是菜篮子工程,农民种菜送往城市的菜市场。
而老李所在的县,正是农业部划分的苹果主产区。
兴冲冲的跑到农业部一问,结果良种苹果树苗要自己掏钱买。
问国家为什么不拨款,反倒被农业部的一个司长狠狠批了一顿:“国家的钱,首先就要投资在跟你们修路,通水通电这些基础建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