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一个中餐,就可以拍一部经典的记录片出来。
外国百姓也是凡胎肉体,没有人能拒绝美食的诱惑,不如就从菜谱开始宣传中国。”
她兴冲冲的抱着邹临天送给她的纪录片回家,主席本来还想批评她去找邹临天这个极右份子请教宣传工作的行为,可一看到纪录片里面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故事,眼睛已经挪不开了。
拿过纪录片的封面一看:“早餐中国,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中国家宴.
果然物质基础决定精神基础,这些人肚子吃饱了,就开始折腾怎么吃好,舍得花费这么多心思去拍这样的片子。”
江青猜不透他的意思,小心翼翼的问道:“那这个题材拍还是不拍?”
主席捏了捏鼻梁:“拍吧,老让你们这样闲着琢磨政治上的风吹草动也不是个事,先从早餐中国开始,尽量拍好拍细一点,还要出一个广播电台的声音版,让看不到电视的百姓也能听到,万一有人学会一个特色小吃,说不定就多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
江青把这个策划案拿到中央广播电台视台,等大家听过她的构想,再听说主席哪里也赞同之后,所有的干的部都欢呼起来。
说实话,对这些旧时代走过来的宣传干部,面对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他们实在是有点狗咬刺猬无从下口的感觉。
不是没想过拍工业成就,可惜能代表工业成就的工厂基本都是保密单位,进都进不去。
拍基建项目?够档次的都还是些半拉子工程,连钢结构办公楼的结构都是保密技术,拍个屁?
中央广播电视台的编辑记者们扫了一圈,感觉自己就是个小透明,但凡有点秘密的东西都接触不到。
从早餐这里切入,没有泄密的可能,也没有路线偏离的担忧。
说个不客气的话,即使是斯大林现在从床上爬起来,他也要吃饭。
江青把自己总结(抄袭)来的纪录片结构分发给大家:“就按这个思路来,先发函让各地政府推荐,把要求设高一点,拍一百个然后我们再从中间挑选,优中选优,我们不是要做一部中国一流的纪录片,而是世界一流。”
可惜的是,她还没学会如何画大饼,要是邹临天在这里,说不定就是上千的奖金许下去了。
作为台长,平时舍不得用的数字摄像机,坦克500采访车,卫星信号转发车全部开了出来,一共十个小组分赴各地,摩拳擦掌的准备搞个精品出来。
江青的这个策划案,大大提高了她在台中的威信。
大家看向她的目光明显变得有些不同,受此鼓舞,她找个空闲时间,又跑到邹临天这里来了。
“大型节目?当然是春节晚会啊。我们的电视覆盖率越来越高,大年三十晚上,和家人坐在一起看晚会恐怕是所有中国人的心愿。
当然,节目要注意照顾全国各地的风俗习惯,每个地区的特色都要照顾到,难办但是要想办法,总不能让某个地区的人以为国家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