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这个时间点,大家吃饭都是自己掏招待费。
那还不是因为大家都穷?上面的干部下去多吃几顿,说不定能把下面的单位办公经费都吃光了。
但现在的经济条件改善得有点快,有些人看到账上的钱就有点飘,总想着怎么花一点。
单位的房子车子动不了,饭吃到肚子里,你总不能让我不带回家吧?
这两年招待费用明显上升就是一个信号。
黄克诚今年开年就在修理这些拿公款大吃大喝的干部。
邹临天有点心疼他日夜忙个不停,只能给书记处支招:“按干部级别确定报销额度,包括公车,除了公安这些事务部门的专用车辆,政府公车都逐渐取消,按职务级别发放出行补贴,你爱买啥车就买啥车。
正厅级以上还有一份司机工资补贴,正厅级以下的,自己开车吧。
别说什么一个县委书记日理万机,自己开车不方便不安全,需要在车上思考发展大计,就你开你车的那点时间,全县百姓饿不死。”书记们也听说过东大九十年代,一年吃掉三座三峡大坝的故事。
现在把干部相关的费用全部转成明明白白的贴,至少政府知道一年大概要花多少。
就算是这些干部把钱揣进口袋,那也只能揣他们自己那一份。
最关键的是,堵住打白条坑害私人餐馆饭店的路子。
九十年代的干部们尽管签单,给你一分钱现金算我输。
这种恶劣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东大政府自己成了最大的老赖,好多基建项目举步维艰,人家就是不肯赚这个钱了,怕把自己身家性命都赔进去。
现在改为补贴,干部招待客人出去吃饭,要是你还敢签单,那就不是政府欠钱,而是你私人在饭馆吃霸王餐,那就是另一种说法了。人一旦吃自己的,掏起口袋来就要多考虑几分,免得下面刚吃饱饭的农民看着大吃大喝的干部骂娘。
对这一点,主席是深恶痛绝的,中国不比东大的积重难返,还有拯救的机会。
大部分干部还处于淳朴阶段,只觉得这种制度挺方便的,至少好管理。
出差每天的补助都是清晰明了,该怎么吃怎么住都由自己安排,也自由了不少。
单位也省下大笔稀里糊涂的招待费用,上级来视察,也要体谅下面的干部,你总不能吃完人家的补贴,还要人家拿工资出来付账,真要这么不要脸皮,恐怕人家先把你捅到监察部了。
去吃企业?你先想想扛不扛得住全体股东,甚至里面还有大量干部的反噬吧,这比吃公款风险更大。
唯一不好的,恐怕就是酒厂餐馆之类的生意暂时受了点影响,这要是有股票市场,白酒餐饮板块恐怕直接就是几个跌停。
邹临天在描述这番景象时,专门向书记处举了个例子:“我出这个建议前,随便找个熟人,让他用杠杠做空这两个板块,随随便便资产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