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邹同志,这事还没确定?”
邹临天挠了挠头皮:“这不是等诸位首长看过了再给意见吗?”
主席挥了挥手:“当初就委托你全权处理,现在看来你做得很好,我们也相信你。”
不相信不行啊,书记们倒是想脑袋一拍定一个价,但到时候亏了本算谁的?
不光是他们扛不住这么多贷款,这里面还有全国人民不断投进来的钱,光是增发股份都搞了三次,可不敢乱来。
“就按成本翻一倍吧,现在扩大市场要紧,少赚一点。”
看着大家目瞪口呆的表情,邹临天解释道:“这种厢式小货车的适用性是无与伦比的,适合跨过温饱线的家庭所有用车场景,和搞运输的小个体户作为生产工具,即使放到国际市场,以我们现在的造车技术,也没有车可以竞争得过它,便宜卖肯定不可能。”
1954年1月1号,全顺客货两用车正式以3999-4999元的价格上市。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第一辆量产汽车,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台都进行了报道。
丰盛银行为车主提供最多五年的车贷支持,其他四大行也清楚这款汽车的意义,虽然银根紧张,但也推出了相应的政策,只是没有丰盛银行优惠。
邹临天在东大倒腾过来的那些特制车起步就是一万新币,这也就意味着家庭年收入至少要在一万以上,才能考虑购买。
至于现在中国干部心目中的神车坦克300,售价更是高达3万新币,购买的客户除了部长级干部,就是企事业单位。
从私人汽车开放以来,都是高级干部,和有产业的城市家庭才负担得起。
现在入门价格直接降了一半还多,门槛直接从师厅级干部降到了县团级干部,整个元旦节,前来门店看车的人就没停过。
最火爆的,正是邹临天备货最多的九座车型。
没办法,现在中国家庭都偏大,买车的家庭即使没有九个人,也要考虑到自己家的三姑六婆。
仅仅元旦节三天,订购数量就超过了一万台。
以至于书记们拿到数字都有点不相信。
“你不会是为了安慰我们,造一个假数据来哄我们开心吧?”
邹临天指了指报表:“诸位首长看看销量的地区分布,就明白原因了。”
任书记一眼就看出了问题:“越是人口稀疏的地区,订单数量反而更多?”
邹临天点了点头:“远东的双子城门店,订购数量就超过一千台,是因为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农场主,林场主,他们手中的耕地少的六百亩,林场主手中的林地更是过千亩,这么点钱,他们只要多砍点树就出来了,没人想在西伯利亚的寒风里骑摩托车。”
少奇书记也点了点头:“确实如此,南方人口密集,人均资源少,他们的订购比例就要低得多,毕竟一家十几亩地,能买个摩托车都要精打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