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交通运输算是最先利用大数据分析的行业,根据东大专家们的预测,仅仅是大数据的提前应用,中国至少要在交通建设上节省四十万亿的投资。
第一条高速公路已经确定为成都出发,途经重庆,武汉,南京到上海。
对于这条高速公路的速度等级,建设规划,工业发展局,各沿线省政府,交通部吵成一团。
邹临天要一步到位,修建成双层高速公里,下面走货车,上面走小型客车,设计时速150公里。
上面全部覆盖光伏太阳能板,加上储能站,为沿途地区提供电力供应。
负责出钱的交通部和各省政府认为这样代价太大了,他们无法承受,想先修一条四车道限速120公里的,有这个钱,可以到别处修更长的高速公路。
邹临天知道中国经济,人口的增长将超过在座这些人的想象,他们认为够用的高速公路,连十年都撑不到。
1954年春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爆发性增长,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仅仅是春节春这一个月,相比去年的600亿新币不到,今年的这个数字突然跃升到了900亿新币。
要知道2025年的东大,春节那一个月也才折合8000亿新币左右。
要不是工业发展局年前就催着中国一汽,摩托车厂,电动车厂,食品厂,服装厂加班加点,这次春节就要出现物价飞涨的情景。
杨成武军团在苏联方向压力减轻之后分离出来的物流公司,几万辆重型拖车更是日夜颠倒,不停的从七大储备仓库(新建了面对哈萨克斯坦,蒙古北部两个方向的储备库),把物资送往各地的供销社。
工业发展局与供销社合作的调拨中心,上千名接线员更是三班轮流,电话接个不停。
这些接线员用键盘记录下当地供销社负责人打过来的订货电话,然后整理成订单单据,送往财务处,财务处在确认收到货款后,把送货指令发往当地储备库,储备库再整理出同一条线路上的订货数据,把这些货分类打包送上物流公司的货车,让货车司机沿着线路分发货物。这里实际就是东大网络购物的模式,不过顾客都是各地供销社,采用的也是电话购物这种初级模式。
折腾了两三年,这套系统终于在这个春节磨合完成,进发出了强大到让所有高层领导目瞪口呆的供应能力。
连远在哈萨克斯坦的彭总都发电报回来,表扬供销社和工业发展局这次的表现。
早在春节之前,他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实在不行,到时候把军队储备物资拿出来先给当地百姓顶一顶。
毕竟这套系统以前一直在负责军队后勤供应,自从开始尝试将供销社纳入系统之后,因为民用产品种类更多,对仓储物流管理的要求更高,时常出现错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