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这个方向的天山储备库和哈萨克斯坦的供销社系统冲突不断,时常为了物资损耗谁来负责扯皮。
官司打到工业发展局,邹临天就让他们拿证据,自己从起点溯源,他们哪里经历过这么讲证道理的场面,再说了,真要是证据确凿,那还扯什么皮?
事情就扯到彭总这里。私欲彭总每天为了安置移民忙得焦头烂额,哪里有心情处理他们这种破事,往往就是各打五十大板,让他们一边负责一半。
其他仓库也差不多是同意的情形,每年光是这里面的破事,就能给国家造成几亿元的损失。
关键是下面的人还不服气,很多人还抱怨,明明自己没出错,为什么自己还被扣了奖金和绩效。
总理都无奈了,只能找到邹临天:“你看看吧,现在他们还没意识到,搞得乱七八糟只是他们根本没有这个能力。
一旦他们意识到百万曹工,衣食所安,他们的胆子会变得更大,到时候这七个仓库百万员工就真的成了他们拿捏中央的筹码。
全数字化的仓库管理系统没办法推广,至少先弄一个简单一点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把这乱象压下来。”
幸亏东大有现成的条码系统,虽然没有二维码好用,但用来建立商品及仓库管理系统够用了。
这也是1954年下半年,整个工业发展局加班加到人崩溃的原因。
全中国生产的商品种类几万种,东大进口的商品包括它们的配件高达百万,现在这些全部要建立条码库。
储备库那些也要给他们培训员工,重新清点整理,全部录入系统。
老周没办法,只能一味的在加班费确认单上签字。
现在中低级干部之间流传着一个笑话:想买车的同志,就申请借调去工业发展局,是人他们就要。
加班费拿到工资的两倍都没问题,逢年过节还有大红包,前提是命要够硬。
没走过长征的同志可以去体会一下。
保证你一年干完提新车。
冷笑话不好笑,却实实在在的为工业发展带来了一万五千多份借调申请。
这是一个火热的时代,如果你走进任何一级政府的大门,拉住一个政府的工作人员,问他们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十个人里面就有十个人回答你,想买一辆汽车。
不管是全顺也好,还是最近在欧洲和中国同步上市的雨燕,都是现在中国干部心目中的梦中情车。
对于普遍收入在一两百块钱,股份分红还遥遥无期的中低级干部,只要是汽车就行,根本不带嫌弃的。
借调过来的干部,有人一看到工业发展局办公园区里面随时待命的那两部救护车,调头就走。
更多的人留了下来,开始享受在办公室支行军床,每天007的生活。
走的人不后悔,留下来的人看到每个月少则五六百,多则上千的工资条,也庆幸自己来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