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能接受,邹临天严词拒绝了钱学森和李强捐赠别墅的想法,他以子路贡牛为例,再次强调了人付出就要收获正反馈,这样所有事业才具有可持续性,科研工作同样如此。
邹临天最早玩撒钱大法还是在长安机械厂,但凡突破重要技术节点,相关参与人员都会按贡献拿到厚薄不等的现金。
现在这套玩法已经逐渐流传开来,因为长安机械集团上上下下的战斗力,大家都看在眼里。
只要是它们生产的机械零部件,都代表了中国最高技术水平。
随着这一波欧洲留学生回国潮,长安机械集团员工人数直接突破三十万人。
邹临天作为总裁,即使是下面的分公司经理处理了大部分事务,每天提交上来需要他拍板的事情依然多如牛毛。
他当机立断向书记处提交了改制的方案,但书记们实在舍不得每年高达几十亿的纯利润,目前还在犹豫中。
下面下干部的也议论纷纷,不明白邹临天为什么要把效益如此之好,管理如此严格,技术进步肉眼可见的巨型国有企业改制掉。
要不是邹临天这些年逐步建立起了威信,大家也都知道他是什么人,指不定就有难听话出来了。
只有邹临天从集团极速膨胀中看到了危机。
光是集团内部的幼儿园就有八十多所,里面两万多名孩子的餐标每天高达六元。
在计算机还是奢侈品的现在,他们就已经开始接触计算机,在计算机上练习打字绘画。
这种情况,如果放在2033年的东大当然没问题,问题是这是在1957年的中国。
当全国人民还在起步阶段拼命奋斗的时候,大部分农民冬天都还要光着膀子,到膝盖深的冰水里挑泥挖泥,赚取一点劳务费时,长安集团的员工却靠着白捡来的,垄断性的技术优势,让孩子提前过上了发达国家的生活。
集团内部各种隐形福利更是层出不穷,邹临天不松嚼子,下面的人干不了活,一松嚼子,下面的人花起钱来就不心疼。
各级干部员工家属,也依靠着集团的各种业务,大发其财。
他们甚至不用做任何违规的事情,仅仅是三十万员工的蔬菜供应,只需要把损耗提高一两个百分点,就能将几百名干部家属养得流油。每年工业局财务处和监察部的联合审计,都在账本上找不出他们的毛病。
归根到底,虽然在邹临天的严密控制下,没有人敢直接把钱往自己兜里塞,但国家的钱大家一起花了,你总不能怪我,总裁你的工资福利好几十万都在账上挂着呢,你不领,不能让下面的人也不领。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大企业病和国企病。
在邹临天下去调研中,其他国企比如马鞍山钢铁,鞍山钢铁,一拖都有类似情况。
其他几家比如中国一汽,唐山钢铁,石沱钢铁等这些全员持股企业中,大企业病也有,毕竟这是企业走向规范化管理的必经之路,但国企这种企业包办社会服务,大手大脚挥霍的行为却极其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