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因为樱桃已经下树了,但是他们小树屯的书记,还是没找到合适的销路。
只能发动屯子和周边的老百姓支持屯里的产业。
结果嘛,可想而知,人家种樱桃,那是为了赚钱的。
你让屯子里自己人买,那不是左手倒右手么?
更别说,这相当于是让没种樱桃的人去补贴种了樱桃的人。
这个时代的人确实淳朴,但是淳朴不是傻子。
而且本来这年月粮食都不够吃,又有几个人愿意花钱买樱桃吃?
所以这大量的樱桃就在树上,虽然还没全部成熟,但是以樱桃的成熟期之短。
如果没有地方消化,那肯定是不成的。
之前宋玉泽就跟陈锋说过这个事情,当时陈锋随口答应了下来,正好遇到秦博文是罐头厂的厂长,也跟秦博文建言了。
但是后边他就去跟孙昭宁上山了。
秦博文也没联系他,他以为秦博文是对他的建言没兴趣。
所以也没主动联系。
陈锋前世能做到地下世界的大佬,经商的本事也是必须的,上赶着不成买卖的话陈锋也很明白。
更别说秦博文是国营工厂的厂长,和私人企业很不一样。
想要做点什么,那肯定是需要层层审批的。
指不定哪一层就卡住不能向下了。
这边没了下文,陈锋想了想,让宋玉泽去把这樱桃新成熟的先装一车出来。
只能上县里去试试了。
他记得上次他带刘招娣她们几个女孩上县里面买日用品的时候,还县国营商店的经理有过一次交道。
只能先去探探路子,实在不行,也可以在县里面叫卖一番。
看看有没有机会。
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头已经在开始发各种吹风文件和社评了。
对于农民多余的农副产品自己销售的情况已经基本上不禁止了。
宋玉泽只要不采太多的樱桃出去,问题是不大的。
听着陈锋的计划安排,宋玉泽一颗心算是放回了肚子里。
这次种樱桃,他是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入了进去。
要是没销路,那叫一个血本无归!
宋玉泽也听陈锋暗示过,如果不行,就给他把亏空补了。
但是宋玉泽自己也不愿意,一方面是觉得太麻烦陈锋了,另一方面也觉得那样的话他就太丢脸了。
能把这樱桃卖出去,那才是最好的,毕竟小树屯这次种樱桃的人家还是有那么七八家的,如果真是没销路,他有陈锋兜底,其他几家人呢?
这倒不是宋玉泽矫情,这真是这个时代人的真实心情。
若不是这代人的无尽付出,哪有后世的好日子的基础?
陈锋也知道大舅哥的想法,不过人力有时而穷,这个事情能办到什么地步,陈锋也不知道。
不过只能说是尽力而为吧。
主要还是这时代限制太多,而且整个社会的收入也太少了。
所以很多非必须的消费还没有开发出来。
等到大开放以后,局面就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