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最大的项目就是在建立新的员工宿舍。
当这个员工宿舍建好之后,化工厂的员工就都能住上宿舍了。
在这个年月,能住上工厂宿舍,那真是不小的福气。
特别是对于本地工人,好多还在跟爹妈挤小房子呢。
因为这个时候还没有大开放,华夏的商业极为微弱。
所谓的商品房那更是影都没有,全是靠分配。
农民因为地方广,那时候也没啥宅基地之类的说法,都是想怎么建,给村里说一声就行。
当然农民也不愿意多占农田,因为他们收入来源是这个。
但是也基本够用,就好像陈锋家之前条件这么差,也有三间烂瓦房,烂归烂,空间还是在的。
但是城镇就不一样了,人口密度大,就是政府不管你,你想多占点地方,你邻居也不会同意的。
所以随着人口的增加,很多家庭的住房就开始紧张起来了。
而能在这种情况下,分得一套宿舍,那就能极大的缓解家里的住宿紧张的情况。
所以李展鹏搞这个项目,还真是一个解决工厂工人紧急需要的好项目。
而且陈锋看了,这个项目李展鹏花费不少,建成之后,甚至可以达到工人都有自己的单人间宿舍。
这确实是很花费功夫和金钱的。
也就是这个时代房地产还没起来,李展鹏能靠家里还有化工厂在当地的重要性,从镇政府的手里要来那么一大块便宜地盘。
要是放在后世去,李展鹏就是有这想法,也没这个实力。
因为涉及民生,陈锋看的非常的仔细。
这个项目过问的也多,很快就很了解了。
对于这个宿舍项目,陈锋也是大开绿灯,来的单子都是优先的签批。
只是在陈锋签批的同时,一个年轻工人在后勤部,反复的跑,就是为了申请一套单人宿舍。
“高义,跟你说了,这个情况,申请不了单人宿舍,因为你又是单身,工龄又不够,需要服从调剂的!”后勤部主任是个五十多岁的汉子,一脸不耐烦的看着面前的年轻小伙说道。
“不是,袁主任,这,我妈生病了,家里没人照顾她,我想让她来跟我住宿舍,这样方便照顾和工作啊。”叫高义的年轻人,梗着脖子说道。
“那也不行!”袁主任声音提高了一些:“你都来了七八趟了,每次都这么说,但是工厂有工厂的规定啊!”
袁主任声音越发的高了,作为退伍军人,回到地方进入化工厂,他也是矜矜业业的干了半辈子,最后调到后勤部是准备等退休的。
但是后勤部的工作太过繁琐,袁主任文化不高,已经处理的比较吃力了。
最近眼前这个高义,反复的来后勤部,就是为了申请宿舍。
但是又不符合条件,袁主任只觉得很烦。
因为要是放在部队上,遇到个这样的新兵蛋子,他早就两脚给他踢出去了。
规定就是规定!哪有这么多废话?
但是高义还在说,翻来覆去的就是那些话,袁主任不耐烦了。
直接喊了保卫科,把高义赶了出去。
高义站在后勤部的门口,脸色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