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将圣旨交给元平帝,敷衍的行了一礼,便紧跟着舒姣一并离开。
留下元平帝在屋里气得发疯。
但他又不敢砸太后送去的圣旨,只能把屋里那些屏风摆件一并扫落。
随后看见陪自己长大的奴才一瘸一拐的进来,瞧着没太大问题,他心情才勉强好点儿。
“皇上,您”
对上那双熟悉的、充满担忧的眼,方才咽下的委屈,瞬间涌入心口。
元平帝半晌苦笑着跌坐在椅子上,“罢了,罢了,这位置本就不该我坐。”
他本来也从未肖想过皇位。
父皇在时,也只一味叫他做个傀儡。
只是等真成了皇帝
他实在不甘心啊!
不甘心就这样眼睁睁看着皇权,却一点儿都摸不到;不甘心看似站在文武百官头上,却连一道旨意都发不出。
世家拿他当刀,他如何不知呢?
只是,他实在不愿意,争都不争一下就认输。
眼下输了也好。
那么多世家子弟都没了,他好歹还留着一条命不是?
人要知足。
知足常乐嘛。
元平帝不断安慰着自己,“退位之后,太后总不能把我也圈了,至少也是个亲王。咱回王府去,日子还潇洒快活些。”
总比三皇兄整日待在府上,门都出不了要好。
这样看来,接他班当傀儡的就是二皇兄了。
真可怜呐~
这皇帝当得憋屈,二皇兄上位可别把自己给气死了
隔了几天的大朝会上,元平帝便将罪己诏和退位诏书一并拿出,被太后像赏赐似的给了个庸亲王,还送了个王府。
当天下午他便带着妻儿灰溜溜的住了进去。
他是走得痛快,可龙椅空了啊!
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呐!
这下咋整?
朝臣的想法,其实和新到位的庸亲王合得上,都觉得太后是要新扶持个更听话的上位。
先帝留下来的皇子里,除了庸亲王就剩俩。
别说,那俩也是这么想的,现在在府上都可兴奋了,已经做好抬位升咖的准备。
就算做个傀儡也好。
傀儡那也是皇帝啊!
他们俩绝对不会像庸亲王那么不懂事儿,当个傀儡还不安分,刚上位就和太后斗,最后落得耻辱退位的下场。
他们能忍。
就算耗,也能把太后耗死。
最多也就二十年,只要太后一死,他们就能真正掌权,他们的天就亮了!
只可惜,他们想得太好了。
太后和舒姣,压根儿没准备给他们半点儿机会。
接收到太后信息的朝臣,直接一步到位,奏请太后登基了。
太后当然是“不同意”啊。
舒姣抬手一个高产粮种,为太后造声势。
再加上两个月前就开始制造各种“神迹”、“祥瑞”,砸钱收买的一大批“水军”
她势必要给太后定出一个“神女下凡”的光环。
这叫什么?
这叫用神话信仰,突破儒家“后宫不得干政”的传统枷锁,塑造太后登基的合法性。
舒姣得了重赏,奉上祥瑞的人得了重赏
一个个先例在前,朝臣自然心里有数,于是很快各地祥瑞频现,都在为太后庆贺。
此后,有朝臣第二次恭请太后登基。
皇子不服,但也没办法。
皇室宗亲有意见。
可仔细一清点,发现好些宗亲,尤其是头铁的宗亲,早就折损在几个月前,太后和世家的对冲之中。
咋整啊?
难不成真要眼睁睁看着太后上位?
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