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深宫毒链 > 第一章

1
深宫惊变
景和十七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
才过霜降,紫禁城已覆上了一层薄雪。琉璃瓦在晨曦中泛着冷光,飞檐上的脊兽默然凝视着宫墙内外的纷扰。卯时三刻,钟鼓楼报晓的鼓声穿透凛冽空气,各宫主子纷纷起身,宫女太监们端着铜盆热水穿梭于长廊之间,一日又始。
长春宫内,瑾妃苏氏正对镜梳妆。镜中的女子年近三十,眉眼如画,只是眼角已爬上几不可见的细纹。贴身宫女婉容小心翼翼地为她簪上一支九凤绕珠赤金簪,动作轻缓得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娘娘,今儿个戴这支可好皇上赏的。婉容轻声问道。
瑾妃凝视镜中片刻,摇了摇头:太过招摇。换那支白玉云纹的罢。
婉容应声更换,忍不住多嘴:娘娘总是这般素净,难怪皇上说您不爱打扮。
瑾妃唇角微扬,却无笑意:在这宫里,太过招摇不是好事。
话音未落,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脚步声。瑾妃的另一个贴身太监小德子慌慌张张地闯进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娘娘,出、出大事了!小德子脸色煞白,声音发颤,永和宫那边...荣贵妃她、她殁了!
金玉镶宝的梳子从婉容手中滑落,在花梨木地板上发出清脆声响。瑾妃的身子几不可察地晃了一下,指尖抵住妆台边缘,关节泛白。
怎么死的她问,声音平静得令人心惊。
太医说是突发心疾...但、但是...小德子压低了声音,奴才听说,贵妃昨夜还好好的,今早宫人发现时,身子都僵了,而且、而且...
说。
贵妃手中攥着一块玉佩,不是她宫中之物。
瑾妃缓缓闭上眼睛,复又睁开:什么玉佩
听说是一枚双鱼戏珠白玉佩,雕工极精细。小德子抬头,意味深长地看了主子一眼,皇上已经震怒,下令彻查。
婉容倒吸一口凉气,手中的帕子不觉落地。瑾妃却神色不变,只淡淡道:本宫知道了。你们且下去,婉容留下。
待小德子退下,婉容立即关上房门,转身时已是泪光盈盈:娘娘,那玉佩...
是本宫去年赠予琮儿的生辰礼。瑾妃接话,声音依然平静,眼中却掠过一丝暗影,琮儿前日来说玉佩不见了,没想到...
三皇子李琮,瑾妃唯一的儿子,年方十五。而那永和宫住的荣贵妃,正是二皇子李琏的生母。
这可如何是好!婉容急得团团转,若是被人知道玉佩是三殿下的,皇上定会以为——
以为琮儿与荣贵妃之死有关,或者更糟,以为本宫指使。瑾妃站起身,走向窗边。窗外雪花又开始飘洒,将朱墙黄瓦渐渐染白。
娘娘,得想个法子啊!要不要先告诉三殿下
不。瑾妃斩钉截铁,琮儿性子急,知道反会坏事。你悄悄去一趟太医院,找王太医,问他荣贵妃的死因可有什么蹊跷。
2
毒影迷踪
婉容领命而去后,瑾妃独自站在窗前,望着漫天飞雪,思绪飘回十五年前。
那时她刚入宫不久,只是个小才人,而荣贵妃已是宠冠后宫的妃子。她们曾有过姐妹相称的时光,一起赏花作诗,互诉心事。直到她生下琮儿,荣贵妃生下琏儿,一切就慢慢变了。皇上的恩宠、太后的青睐、朝臣的站队...宫墙之内,从来没有永远的姐妹,只有永远的利益。
娘娘。不知过了多久,婉容回来了,声音发颤,王太医说,荣贵妃并非心疾而亡,而是、是中毒而死。那种毒无色无味,服下后十二个时辰发作,状似心疾,极难察觉。
瑾妃转身:他可说了是什么毒
王太医不敢断定,只说像是...南疆来的奇毒。
南疆。瑾妃的心一沉。她的父亲镇南侯曾驻守南疆十年,这是朝野皆知的事情。
脚步声再次从门外传来,这次整齐而沉重。门被推开,一群带刀侍卫立在门外,为首的是内务府总管太监赵全。
瑾妃娘娘,赵全躬身,语气却毫无敬意,皇上有请。
乾清宫内,炭火烧得极旺,却驱不散一股寒意。
皇上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下方跪着的是二皇子李琏,已经哭得双眼红肿。两侧站着几位大臣和太监,个个屏息凝神。
瑾妃步入殿中,行礼如仪:臣妾参见皇上。
瑾妃,皇上开口,声音冷如冰霜,荣贵妃昨夜暴毙,你可知道
臣妾刚刚听闻,深感悲痛。瑾妃垂首道。
李琏忽然抬头,指着瑾妃嘶声道:是你!定是你害死我母妃!因为你嫉妒父皇宠幸她!
琏儿,休得无礼!皇上呵斥,但语气并不坚决。
瑾妃不慌不忙:二皇子悲痛过度,臣妾理解。但无凭无据,岂可血口喷人
无凭无据皇上冷笑,赵全。
赵全上前,呈上一物:皇上,这是在荣贵妃手中发现的玉佩。
那枚双鱼戏珠白玉佩在赵全手中泛着温润光泽,瑾妃一眼就认出确是她赠予琮儿的那枚。但她面上不动声色:这玉佩怎么了
瑾妃娘娘不觉得眼熟吗赵全尖声道,据查,这玉佩与三皇子所佩极为相似。
白玉玉佩宫中有许多,雕工相似也不足为奇。瑾妃平静回应。
但这一枚,皇上缓缓道,经辨认,是去年朕赏给你父亲镇南侯的贡品之一。镇南侯从南疆带回的宝玉。
瑾妃的心猛地一沉。她没想到皇上连这个都记得。
臣妾父亲确曾进贡过一批南疆美玉,但制成玉佩后大多赏赐出去了,未必就是琮儿那枚。
那就传三皇子来对质吧。皇上冷声道。
3
母子同心
当李琮被传召入殿时,瑾妃的心揪紧了。少年显然已经听到风声,脸色苍白但强作镇定。
琮儿,看看这玉佩,可是你的皇上问。
李琮上前仔细查看,顿时面色大变:这、这确是儿臣丢失的玉佩!怎么会在...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你何时丢失的皇上逼问。
前、前日儿臣发现不见的,还让宫人四处寻找...李琮的声音开始发抖。
皇上猛地一拍案几:前日丢失,昨日出现在荣贵妃手中,今日她就暴毙!李琮,你作何解释!
李琮扑通跪下:儿臣不知!儿臣真的不知玉佩为何会在贵妃那里!
父皇!李琏哭喊道,定是李琮害死母妃!求父皇为儿臣做主!
瑾妃深吸一口气,突然开口:皇上,若真是琮儿行凶,为何要将如此明显的证物留在现场琮儿虽年少,却不至愚蠢至此。这分明是有人栽赃陷害!
殿内一时寂静。皇上眯起眼睛:那你说是谁陷害
臣妾不知,但有一事请教太医。瑾妃转向一旁侍立的太医,荣贵妃中的是何毒
太医战战兢兢上前:回皇上,娘娘,经初步查验,贵妃中的似是南疆奇毒‘相思断’。
南疆皇上瞳孔收缩,目光猛地射向瑾妃。
镇南侯与南疆的关系,此刻成了最致命的线索。
父皇!李琮突然抬头,眼中含泪但语气坚定,儿臣愿以性命起誓,绝未害荣贵妃!这玉佩儿臣前日在御花园练习射箭时解下放在一旁,后来就不见了。定是有人偷去陷害儿臣!
谁证明你当时在御花园皇上问。
儿臣的侍卫和太监都可作证。
你的人自然替你说话。李琏冷笑。
正当僵持之际,忽有太监来报:皇上,太后驾到!
满头银发的太后在宫女搀扶下步入殿中,所有人纷纷跪迎。太后虽已年迈,目光却依然锐利。
后宫不幸,发生此等悲剧,皇帝该当彻查,但不应急于下定论。太后缓缓道,目光扫过瑾妃和李琮,瑾妃入宫十余年,一向温良恭俭;三皇子勤奋好学,性情敦厚。老身不信他们会行此大逆之事。
皇上神色稍霁:母后说的是,但证据当前...
证据可伪造。太后打断,赵全,你带人仔细搜查永和宫,任何蛛丝马迹不得放过。所有近日接触过荣贵妃饮食的人,一律隔离审问。
太后又看向瑾妃:瑾妃,老身知你委屈,但为避嫌,这些日子你就待在长春宫暂不得出。三皇子同理。
这已是眼下最好的处置。瑾妃叩首:臣妾遵旨。
回到长春宫,宫门即刻被侍卫把守。婉容急得团团转:娘娘,这可如何是好太后虽出面保您,但若真找不到凶手...
data-fanqie-type=pay_tag>
瑾妃默然不语,只命所有宫人退下,独留婉容一人。
婉容,本宫需要你办一件事。瑾妃压低声音,去找小德子,让他暗中查访,前日有谁接近过御花园的射箭场,特别是琮儿练习的那片区域。
娘娘怀疑...
玉佩是在哪里丢失的,偷玉佩的人很可能就是真凶,或者真凶的同谋。瑾妃目光锐利,还有,打听一下最近谁接触过南疆来的人或物。
婉容领命而去后,瑾妃独自坐在窗前,望着宫墙上四角的天空。雪花仍在飘洒,将一切染白,却掩不住宫墙内的血腥与阴谋。
她想起去年琮儿生辰时,将玉佩赠予他时的情景。少年欣喜的笑容犹在眼前,如今却卷入这等风波。
母妃!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她的思绪。李琮不知何时溜了进来,脸上泪痕未干。
琮儿你怎么...长春宫不是已被看守了吗
儿臣从后墙狗洞爬进来的。李琮哽咽道,母妃,儿臣没有...真的没有...
瑾妃一把抱住儿子:母妃知道不是你。但如今有人设局,我们要万分小心。
是谁要害我们是二皇兄吗
瑾妃摇头:琏儿虽然嫉妒你得父皇宠爱,但不至于此。况且若是他陷害,为何要用南疆毒药,反而引人联想到母妃家世
那会是谁
瑾妃沉默片刻,低声道:这宫里,希望荣贵妃死,又能一石二鸟除掉我们母子的人,不止一个。
李琮瞪大眼睛:您是说...其他娘娘
或是朝中之人。瑾妃目光深远,你父皇年事已高,立储之争早已开始。荣贵妃娘家势大,她若为后,琏儿必为太子;母妃虽不争,但你外公镇南侯在军中的影响力,也让你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
少年似懂非懂,但紧紧握住母亲的手:母妃,儿臣怕。
别怕,瑾妃抚摸着儿子的头发,在这深宫之中,恐惧是最无用的情绪。我们要冷静,找出真凶。
4
真相渐显
夜深人静时,婉容终于带回消息。
娘娘,小德子打听到,前日午后曾有个小太监在射箭场附近鬼鬼祟祟,但无人认得他是哪个宫的。婉容低声禀报,另外,太医在荣贵妃的指甲缝里发现了一丝丝线,似是挣扎时从凶手衣物上抓下的。
什么颜色的丝线
罕见的金墨色,带暗纹。小德子说,这种料子只有江南织造局进贡,今年一共才进了十匹,皇上赏给了...婉容突然噤声。
赏给了谁瑾妃追问。
婉容声音发抖:赏给了长春宫、永和宫、还有...贤妃的景仁宫。
长春宫、永和宫、景仁宫。贤妃刘氏,育有大皇子李璊,但因母亲出身卑微,一直不得宠爱,在宫中几乎被人遗忘。
贤妃...瑾妃沉吟。那个总是低眉顺眼,见人便躲的女人
还有一事,婉容更加压低声音,守宫门的侍卫说,半个月前有个南疆模样的商人曾递牌子求见景仁宫的人,但被贤妃回绝了。
一切似乎渐渐清晰,却又更加迷雾重重。
次日清晨,一个更惊人的消息传来:贤妃宫中的一个大宫女昨夜投井自尽了!
瑾妃得知消息时,正在用早膳。银筷从她手中滑落,在寂静中发出刺耳声响。
什么时候的事她问来报信的小德子。
尸体是今早发现的,已经泡得发白。但奇怪的是,井边发现了一块布料碎片,正是金墨色的丝线。小德子面色惊恐,赵总管已经带人去景仁宫了。
瑾妃猛地起身:快去打听贤妃现在如何!
然而没等小德子出门,景仁宫已传来消息:贤妃被软禁了。
事情急转直下,出乎所有人意料。
午后太后召见,瑾妃得以走出长春宫。慈宁宫内,皇上、太后和几位重臣都在,贤妃跪在中央,面色如死灰。
贤妃,你宫中的宫女已死,但证据指向你,你作何解释皇上厉声问。
贤妃抬头,泪流满面却语气坚定:臣妾冤枉!臣妾与荣贵妃无冤无仇,为何要害她那南疆商人确是求见过臣妾,但臣妾根本不认识他,才回绝不见。金墨色料子皇上是赏了臣妾,但早已制成衣裳,昨日不慎勾破,才让宫女拿去修补,怎就成了证据
那你宫女为何自尽
臣妾不知...或许她是被真凶收买,如今事情败露,只好以死保全家人...贤妃磕头不止,求皇上明察!
瑾妃静静观察着贤妃的每一个表情。那绝望与委屈看起来如此真实,不像伪装。
皇上,一直沉默的瑾妃突然开口,臣妾有一事相求。
所有人都看向她。
既然贤妃姐姐说料子是不慎勾破,可否请人查验那件衣裳若真是勾破,破损处应当与碎片吻合。
贤妃眼中顿时闪过希望之光:对对!衣裳还在臣妾宫中!
皇上准允。不多时,衣裳取来,经比对,破损处与井边发现的碎片完全吻合。
案情再次陷入僵局。
太后揉着额角:看来真凶早有预谋,连环设局。先是偷玉佩栽赃三皇子,又偷衣料栽赃贤妃。
皇上皱眉:但谁会同时针对荣贵妃、瑾妃和贤妃
一直沉默的大学士王文贤突然开口:老臣以为,或许不是针对哪位娘娘,而是针对皇子们。
一言惊醒梦中人。若荣贵妃死,瑾妃和贤妃被牵连,三位最年长的皇子都将失去母亲庇护,那么...
四皇子!皇上猛地起身。
四皇子李璻年方十岁,其母淑妃去年病故。若前三皇子皆失势,他便是最年长的皇子,且其外公是当朝宰相。
传淑妃宫中人!皇上下令,严加审问!
然而审问数日,四皇子宫中毫无破绽。案情再次陷入僵局。
瑾妃回到长春宫,心中忐忑不安。直觉告诉她,真相并非如此简单。那投井的宫女、巧合的衣料、南疆商人...一切都太刻意,像是精心设计的戏码。
夜深人静,她独自在灯下沉思,忽然想起一事:荣贵妃指甲中的丝线。
婉容,她唤来贴身宫女,你去打听一下,贤妃那件勾破的衣裳,破损在何处
婉容不解其意,但仍领命而去。半时辰后回报:娘娘,打听清楚了,贤妃的衣裳是右袖口处勾破。
瑾妃眼中闪过精光:但荣贵妃指甲中的丝线,应该是从凶手身上抓下的。若挣扎中抓到衣袖,通常会是哪个部位
婉凝想了想:若是面对面挣扎,很可能抓到前襟或肩臂处。
没错!袖口未免太低了些!瑾妃起身踱步,除非...
突然,她停住脚步:婉容,更衣。本宫要求见太后。
5
旧事重提
慈宁宫内,烛火通明。太后已就寝,但听闻瑾妃有急事求见,还是披衣起身。
瑾妃,这么晚有何要事
臣妾冒昧,但想到了一个关键。瑾妃叩首,请太后准允臣妾查验荣贵妃遗体。
太后震惊:这...为何
臣妾怀疑,荣贵妃指甲中的丝线,并非来自贤妃的衣裳。
但比对过...
臣妾指的是位置。瑾妃解释,贤妃衣裳破损在袖口,但若挣扎中抓到凶手,不太可能只抓到袖口那么低的位置。臣妾怀疑,真凶故意偷了贤妃的衣料,撕碎后留在现场和井边,制造假象。
太后沉思片刻,准允了瑾妃的请求。
停灵室内,荣贵妃的遗体静静躺在冰棺中。瑾妃在女官陪同下,仔细检查贵妃的双手。指甲已经修剪过,但缝中的丝线已被太医取出保存。
娘娘请看,女官呈上丝线,这就是贵妃指甲中发现的。
瑾妃仔细观察那金墨色的丝线,忽然注意到一丝异样:丝线上沾着极细微的红色痕迹。
这是什么她问。
女官凑近一看:似是...胭脂
瑾妃心跳加速。贤妃从不施浓妆,而荣贵妃那日妆容...她记得是深紫色的口脂。
快去请王太医查验,这胭脂是什么颜色!瑾妃命令道。
结果令人震惊:丝线上的胭脂是正红色,而后宫只有一个人用正红色胭脂——已故的荣贵妃自己!
这说明...太后得知后,若有所思。
说明荣贵妃抓到的不是凶手的衣服,而是自己的!瑾妃激动道,凶手一定是在与贵妃挣扎时,被贵妃抓到了衣襟,但凶手穿着深色衣服,怕留下纤维证据,于是急中生智,将贵妃的手引向她自己的衣襟,抓下了她自己衣服上的丝线!
但荣贵妃那日穿的是紫色朝服,并非金墨色。
所以真凶仍然穿着金墨色的衣服,只是机智避免了留下证据。瑾妃分析,而后他故意偷来贤妃的衣料,撕碎后留在现场和井边,嫁祸于人。
太后点头:有理。但真凶为何要偷三皇子的玉佩
这也是臣妾疑惑的。瑾妃沉吟,若真要栽赃,为何选择如此容易被追查的方式
忽然,她脑中灵光一闪:除非...偷玉佩和下毒的不是同一个人!
案情有了新突破,太后下令彻查所有拥有金墨色衣料的人。然而查来查去,只有三宫得到赏赐:长春宫、永和宫、景仁宫。
永和宫是荣贵妃自己,长春宫是瑾妃,景仁宫是贤妃。难道真是贤妃
就在此时,一个小太监战战兢兢地出来作证:荣贵妃薨逝那晚,他曾看见一个穿着金墨色斗篷的人影从永和宫偏殿溜出。
你认得是谁吗赵全厉声问。
小太监抖得更厉害:当、当时天暗,奴才没看清脸...但那人身形不高,像是...像是女子。
后宫女子!所有线索似乎又指回后妃。
瑾妃夜不能寐,在宫中踱步思忖。忽然,她想起一事:荣贵妃宫中有一个贴身宫女,在贵妃薨后就被调去了浣衣局。
婉容,去找那个宫女!悄悄带她来见本宫!瑾妃命令道。
婉容费尽周折,终于在天亮前将那名叫小翠的宫女偷偷带入长春宫。
小翠跪在地上,浑身发抖:娘娘饶命!奴婢什么都不知道!
瑾妃柔声道:别怕,本宫只问你几个问题。你如实回答,本宫保你平安。
小翠稍稍安定:娘娘请问。
荣贵妃薨逝那日,可有什么异常
小翠犹豫片刻,低声道:那日下午,贵妃见过一个客人。

奴婢不认得,是个蒙着面纱的妇人。但贵妃屏退左右,单独与她谈了近一个时辰。
之后贵妃情绪如何
很是激动,又哭又笑,还摔了东西。晚上就...小翠哽咽起来。
瑾妃心跳加速:你可听见她们谈什么
小翠摇头:奴婢不敢偷听。只隐约听到几句...好像说什么‘当年的事’、‘孩子’、‘秘密’...
孩子瑾妃蹙眉。荣贵妃只有二皇子一子,还有什么孩子
忽然,一个尘封多年的记忆浮上心头:十五年前,荣贵妃曾有过一个女儿,但出生不久就夭折了。当时还传出谣言,说孩子其实没死,而是被偷偷送出了宫...
难道与此有关
瑾妃赏了小翠一些银两,命人悄悄送她回去。自己则陷入深思。
6
线索中断
如果荣贵妃之死与多年前的旧事有关,那么真凶很可能不是出于争宠夺嫡的目的,而是私人恩怨。
她想起一个人:林嬷嬷。荣贵妃当年的乳母,在公主夭折后不久就请辞出宫了。若有什么秘密,她一定知道。
小德子,瑾妃唤来心腹太监,你立即出宫,寻找林嬷嬷下落。务必秘密进行。
三日后,小德子带回惊人消息:林嬷嬷一年前就已病故。但她有个女儿,现在京西一家绣庄做工。
瑾妃命小德子继续打听,终于从林嬷嬷女儿口中得知一个惊天秘密:当年荣贵妃的女儿并未夭折,而是因为生下畸形(有六指),怕影响贵妃地位,被偷偷送给了宫外一户农家收养!
那农户现在何处瑾妃急问。
听说后来搬去了南疆。小德子答道。
南疆!一切终于串联起来。
荣贵妃见过的神秘妇人,很可能就是与她女儿有关的人。而毒药来自南疆,也与此吻合。
弹真凶是谁婉容不解,谁知道这个秘密并利用它来杀人
瑾妃沉思良久,忽然问:当年经手此事的还有谁
小德子挠头:林嬷嬷女儿说,除了她母亲,还有一个老太监知情,但早已病死了。不过...
不过什么
她说荣贵妃身边有一个心腹宫女叫如意,可能知道些内情。但如意在贵妃薨后就被调去了慈宁宫花园当差。
慈宁宫!太后宫中!
瑾妃立即求见太后,将所得信息和盘托出。太后震惊不已,立即传唤如意。
如意起初矢口否认,但在太后威压下,终于吐露实情:荣贵妃确实有个女儿在世,如今已十五岁。一个月前,那女孩偷偷来信,说要来京认母。荣贵妃又喜又怕,私下安排见面。
那日贵妃见的蒙面妇人是谁太后厉声问。
如意抖如筛糠:是、是那女孩的养母。她从南疆来,说女孩突然病故,带来遗物和消息...
然后呢
贵妃悲痛欲绝,赏了那妇人许多银两。但奴婢隐约听到妇人说什么‘报应’、‘当年弃她’之类的话...
太后与瑾妃对视一眼,心照不宣:那妇人有重大嫌疑!
立即画影图形,全城搜捕那南疆妇人!太后下令。
然而搜捕数日,一无所获。那妇人仿佛人间蒸发。
案情再次陷入僵局。
瑾妃回到长春宫,疲惫不堪。连日劳心劳力,她却觉得离真相越来越远。
夜深人静,她忽然想起一事:那妇人是如何混入宫中见到荣贵妃的没有宫牌,外人根本进不了深宫。
除非...有内应!
她立即召来小德子:去查荣贵妃薨逝那日,谁的值守记录有异常谁可能放外人入宫
小德子领命而去,翌日回报:娘娘,查到了!那日西华门当值侍卫中有一个叫张忠的,记录显示他曾放一个‘送绣品的妇人’入宫,但无人记得那妇人模样。而这张忠...三日前告老还乡了!
这么巧瑾妃起身,他老家何处
保定府。
立即派人追赶!瑾妃下令,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然而消息传来时,张忠已被发现死在回乡路上,是遇劫被害。
线索再次中断。
瑾妃几乎绝望。真凶心思缜密,步步为营,将所有线索一一掐断。
她独坐灯下,反复思量每一个细节。偷玉佩、南疆毒、金墨色衣料、荣贵妃的秘密、被杀的张忠...这一切背后,一定有一个她忽略的关键。
突然,她脑中闪过一个念头:为什么选择南疆毒为什么选择偷玉佩为什么选择金墨色衣料
这些选择看似随机,但若串联起来,却精准地将嫌疑引向三个方向:瑾妃、贤妃、三皇子。
后宫中,谁能同时得到这三宫的内部消息谁能熟知荣贵妃的旧秘密谁能调动侍卫、安插眼线
一个可怕的想法浮现在瑾妃脑海。
7
幕后黑手
她立即起身,连夜求见太后。
太后,她跪在慈宁宫冰冷的地面上,声音颤抖,臣妾有一个大胆的猜测。
说。
真凶可能不是妃嫔,而是...皇室成员。
太后瞳孔收缩:你是说...
皇子们尚年轻,没有如此手段。但先帝的皇子中,还有一位一直在宫中...
太后猛地起身:你是说...宁亲王
先帝幼子,当今皇上的弟弟宁亲王李弘,因自幼体弱多病,一直未就藩,留在宫中静养。虽不涉朝政,但宫中大小事都瞒不过他。
但他为何要害荣贵妃太后不解。
瑾妃抬头,眼中含泪:太后可记得,宁亲王年少时曾爱慕荣贵妃但先帝将荣贵妃指给了当今皇上。
太后怔住,良久,缓缓道:确有此事...但过去这么多年...
若是因爱生恨呢瑾妃低声道,而且臣妾听说,宁亲王近年暗中结交朝臣,似有异心。若荣贵妃死,二皇子失势,后宫大乱,他或许能趁乱...
太后沉默良久,终于道:此事关系重大,不可妄下结论。但老身会暗中调查。
三日后,调查有了惊人发现:宁亲王的心腹太监曾秘密接触过南疆商人;宁亲王有一件金墨色斗篷;宁亲王在荣贵妃薨逝那日称病不出,但实则悄悄出过宫...
证据似乎指向宁亲王。太后与皇上密谈后,决定软禁宁亲王,继续调查。
然而就在宁亲王被软禁当夜,瑾妃宫中突然起火!
火势迅猛,瞬间吞没了偏殿。瑾妃被困在寝宫内,浓烟滚滚中,她看到一个人影站在门外,冷冷地看着她。
谁...她呛咳着问。
那人轻笑:娘娘聪明一世,可惜明白得太晚了。
是赵全的声音!内务府总管太监!
为什么...瑾妃挣扎着问。
因为您查到了不该查的地方。赵全冷冷道,安心去吧,娘娘。三皇子会很快追随您的。
就在瑾妃绝望之际,外面突然传来嘈杂声:走水了!快救火!救瑾妃娘娘!
赵全的身影迅速消失。宫门被撞开,几个侍卫冲进来,将瑾妃救出。
惊魂未定的瑾妃被安置在安全处,连夜求见皇上。
皇上!真凶是赵全!她跪地禀报,他刚才要烧死臣妾!
皇上震惊,立即下令捉拿赵全。然而赵全已消失无踪。
全宫搜捕之下,终于在冷宫一口枯井中找到赵全的尸体——又是自尽。
但这次,赵全怀中留下一封密信,是写给宁亲王的:事已败露,奴才以死谢罪,望王爷保重。
证据确凿,宁亲王被定为幕后主使,削爵囚禁。荣贵妃案终于了结。
长春宫重新修葺,瑾妃和三皇子恢复了名誉。皇上为补偿,晋封瑾妃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然而瑾妃心中始终不安。赵全的死太轻易,认罪书太完美,像是早就准备好的。
8
宫墙无赢家
一个深夜,她独自来到赵全生前住所,想寻找可能遗漏的线索。
在翻查一堆废纸时,她偶然发现一张被撕碎的药方。拼凑起来后,她震惊地发现:这是治疗不育之症的方子!而署名是...太医院王太医。
赵全一个太监,为何需要治疗不育
除非...
瑾妃浑身冰冷。她想起一个宫中的古老传言:赵全并非真太监,而是某位贵人的替身...
她立即秘密提审王太医。严刑之下,王太医终于吐露真相:赵全确实不是真太监,而是宁亲王的替身!真正的宁亲王早已病故,赵全冒充他多年,暗中布局...
但为什么一个太监如此大费周章为何
瑾妃忽然想到最可怕的可能性:或许赵全背后还有人
她连夜查抄赵全的密室,终于在一个暗格中发现一封密信,只有一行字:
母仇已报,儿当自隐。待时机至,取回本该属于我的一切。
瑾妃拿着信纸的手剧烈颤抖。她终于明白了一切。
赵全不是真凶,只是棋子。真正的幕后主使,是那个本该继承一切的人。
但那人是谁瑾妃不敢想,也不敢查下去了。
她将密信投入火盆,看着它化为灰烬。
有些真相,永远不该被揭开。
雪花又开始飘落,覆盖了紫禁城的金瓦红墙,掩盖了所有的阴谋与血腥。
瑾妃站在长春宫窗前,望着四角的天空,轻声叹息:
这宫墙之内,从来没有真正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