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下不停的雨 > 第一章

那日,云翻雨涌,一抹烟雨轻轻洒落在多情的春城。
那年我二十岁,家人已经开始催婚,总问我什么时候考虑找个对象。
急什么,我才二十,还在上学呢。实在不行就等以后相亲呗。我总用这样的理由搪塞过去。
结果,当然免不了遭一顿白眼。
我是个传统的人,始终认为谈恋爱就该以结婚为目的,那是一辈子的事,绝不能敷衍。
慢慢等吧,总会等到那个属于我的人。
直到某天,像往常一样在网上漫无目的地浏览,机缘巧合下认识了一个女孩。我们聊得很投缘,很快加了好友。进一步了解才发现,我们之间相隔两千公里。
但距离并没有阻碍我们。日复一日,我们分享着彼此的日常,直到有一天,她突然问:要不要打语音
我说:好啊。
那是我们第一次通话。
我们聊了许久,直至入睡时分。我忽然提议:就这么挂着吧,就好像有人陪着自己一样。
她轻轻笑了,说:好呀。
从那天起,每晚我们都连着语音入睡。
暑假我报名学了车,开始了高强度练车的日子。
生活渐渐变成这样:白天练车,晚上和她连麦聊天。
那个夏天,仿佛一切都美好得恰到好处。我甚至暗暗希望,这样的日子能一直持续下去。
我会跟她分享练车时的趣事,她也会向我吐槽学业上的压力。我们都乐此不疲。
我想,我大概真的遇到那个对的人了。
我们换上了情侣头像、情侣名字,连聊天背景也搭配着用了同一组图。
改签名的时候,她让我选一个能跟她配上的句子。
我看着她发来的欲语泪先流,隐约觉得有些熟悉,却一时想不起出处,便问她:这句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
她只淡淡回:没什么,随便找的文案。
我想,时间还长,我们可以慢慢了解、慢慢走下去。
有一天,一位许久未见的朋友回来了,约我出去逛逛。我自然应允。心想她那边还要上课、补习,便没多打扰。
和朋友聊起彼此的近况与对未来的设想,我说:总归是要成家立业、娶妻生子的。
朋友笑问:你怎么对结婚生子这么执着
我比较传统。我答道。
那我也传统。朋友笑嘻嘻地接话。
我忍不住调侃:你前任数量比我家族谱还长,还好意思说传统。
和朋友的相处总是这样轻松又无厘头,惬意得很。
我们找了个电玩厅坐下,窗外不知何时下起了雨。脚边搁着两杯奶茶,这个夜晚,本该很美好。
正玩得投入,手机突然弹出她的消息:
我好崩溃。
我以为只是学习上又遇到压力,就简单回了几句,继续打游戏。
没过多久,她又发来:
可以打语音吗
我下意识站起身,对朋友说:我得接个电话。
他一脸懵:怎么了我摇摇头,匆匆走了出去。
电话接通,那头传来的几乎是撕心裂肺的哭声:
我真的好崩溃……我明明什么都做好了,为什么他们不信我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她哭着倾诉学业的重压、家人的不理解……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一个女孩这样哭。我慌了,不知该说什么,只能一遍遍重复:会好的,没事的,我在这儿,我一直都在。
那一刻我真觉得,我可以是修复她的那个人,是可以陪她走很久的人。
窗外的雨打湿了我的外套,而她的哭声,却仿佛淋透了我的心。
一种说不清的情绪裹住了我。
我告诉朋友不用等我,先回去了。他问要不要送,我婉拒了。
就这样,我一个人淋着雨慢慢往家走,电话那头的哭声还未停。
这个夜晚,到底算是好,还是不好呢
从那晚起,我们的关系更近了一步。她找我的次数变多了,我们约定:如果哪天没时间聊天,就写信。
于是我买来信纸和信封,写下了第一封信。
又觉得光寄信太单薄,人生第一次走进礼品店,想着该送她什么。
太贵的买不起,只能挑些小礼物和零食。
后来突发奇想:不如亲手做点什么。
我找来一些小木块,尝试刻一枚平安符。
失败了好多次——不是刀太快削坏了,就是太慢刻不动——但最终,还是成功做出了一个小宝剑的形状。
我笨拙地刻上平安二字,希望这枚小小的信物能带去我最深的祝愿。
这些年来,我一个人远行、一个人奔波,南北东西地漂泊,所以对我来说,平安比什么祝福都重要。
我仔细包好所有礼物:因为她总不记得喝水,我买了一个杯子;她低血糖,我就选了一些糖果。
当把所有东西整齐地装进盒子时,心里涌起一阵满足。唯一心疼的是攒的钱都快花完了——但一点也没觉得可惜,甚至还在想:是不是还不够
几天后,她收到盒子,开着语音一边拆一边惊呼。我听着她惊喜的声音,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人生第一次送别人礼物,好像……没有搞砸。
后来有一天,她突然问我:要不要打游戏接着推荐了一款恐怖游戏。我其实没什么兴趣,但不想扫她的兴,就下载了。
玩了一会儿觉得无聊,我提议换个游戏,她欣然同意。
于是我们玩起了《我的世界》。我说我要盖房子,她说她想去逛逛。
过了一会儿,她说要给我看个东西。我本以为她建了个什么建筑,或是发现了什么风景。
直到游戏里的太阳落下,黑夜降临,我才看清——
她用发光方块拼出了我的名字,下面是一行清晰的LOVE。
那一刻,很难形容是什么感觉。如果非要总结,那大概就是……幸福。
她笑着问:怎么样我也笑了:很棒。
我想,我真的遇到了那个能走很久很久的女孩。
她总是很忙:补习、全托、上课、写作业……各种事情塞满了她的时间。
我说:那我等你下课。
她轻声回:等你下课,是我听过最浪漫的话。
回头看我的前二十年,好像总是运气不好,诸事不顺。可自从遇见她,一切仿佛都没那么糟了。
她问我:我们什么时候能见面
我说:不急,等待只会让相见那一刻更开心。
她笑着说:好。
我想,这个夏天能遇见她,是何其幸运;可又有些遗憾,为什么这个夏天才遇见她。
我们依旧每晚连着语音入睡。半梦半醒间,我听见她模糊地说:你可以陪我很久……
我轻声回:嗯,我会陪你很久。
然后又仿佛听到她嘟囔着以后有家了、有孩子了要取什么名字……
只不过,我也太困了,没有听清。
时间一直走,没有尽头,只有接连不断的路口。
我们依旧每晚聊天,我常劝她早点休息,她却总说没关系。后来,我也渐渐不再劝了。
有一天,她突然问我:如果见面了,你会发朋友圈吗
data-fanqie-type=pay_tag>
她知道,我几乎从不发朋友圈——总觉得没什么值得分享。
但我回答:会啊。
我反问她:你知道发朋友圈意味着什么吗那等于向所有人官宣——我和你在一起。
她很快回:知道啊,当然可以。
我们在电话两端都笑了。
她说,要开始攒钱,等她毕业,我们就一起去旅行。
我说好。
心里突然被什么触动——原来在那么远的未来里,也有人把我认真计划了进去。
从某一天起,我开始写信。后来她说手机用得不太自由,我想,那就写更多的信。等她有机会时,慢慢读,就像我一直陪在她身边。
信的内容其实很平常,不过是日常流水、偶尔的心里话,和对未来的些许憧憬。
我也写了很多调节情绪的方法,教她如何宣泄、如何平静。
我能做的似乎都已做了,至于时间将带我们去哪里,就交给时间吧。
通话时,她总喜欢一遍遍叫我的名字。
我每次应她,她就会轻轻说:我想你。
我笑:我不就在这儿吗
她也笑:我知道呀。然后继续叫我,我不厌其烦地回应。
不去想未来如何,至少此时此刻,我是真的开心,真的幸福。
我们一起玩的那款恐怖游戏,其实有些无聊。但陪着她,我就觉得什么都好。尤其听到她激动又清脆的笑声——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什么轻轻叩响。
七夕快要到了,她问我打算怎么过。
我说:如果你想,我可以请假去陪你。
我的大学离她所在的城市很近,火车仅仅十分钟。
她兴奋地说好,又小心地问:请假真的没问题吗
我说:有些事情,总比上课重要。比如窗外的月亮,比如你。
她笑着说我很会撩,打趣问我是不是个把妹高手。
可其实,我从未真正谈过恋爱,和女生的交集也屈指可数。
或许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无师自通吧。
时间悄然流淌,我渐渐习惯了早睡早起——每晚和她连着语音一同入睡,又在清晨相近的时刻醒来。
这样的相伴,也生出许多细小而柔软的瞬间。
她会在五点二十分发来早上好,然后笑着说:这个时间点,好浪漫。
从未尝过恋爱滋味的人,又怎能抵挡这样的心动。我笑着回应:早上好,你也是。
练车的日子难免枯燥。每当我在路边等待教练,我们依旧通着电话。听她抱怨没什么可吃的、只能啃面包,我就忍不住笑,说:等会儿要是电话没挂,你或许还能听见我被教练训。
她在那头笑:好呀,我可要好好听。
我们记下了彼此的生日,约定好今后每一个日子都要一起过。我说她的生日我可能去不了,但礼物一定会提前准备好。
我拉着她一起挑裙子、选鞋子,她却总是嫌弃我的审美。
我有点无奈:我觉得穿得舒服就好了呀。
她笑我:直男审美哦。
最后她说下次再选吧,我也就依了她,转头又一起去打游戏。
我调侃:以前也没见你这么爱玩游戏。
她声音带笑:之前不是没时间嘛,现在有空啦。
其实于我而言,做什么并不重要。只要是陪着她,只要她开心,就足够了。
年少时候的感情,总是这样——炽热、坦荡、毫无保留。
直到有一天,她说她可能要出国了,轻轻问我:怎么办
我沉默了一下,问:还会回来吗
她说:不知道。
我说:如果你愿意回来,我就等你。如果你不回来了……我也会守着我这个小角落,默默祝福你。
我轻声问:你愿意和我一起努力,磨平这段距离吗
她说:我愿意。
过了一会儿,她又说,如果真不回来了,叫我别等她,说还会有更好的人。
我摇摇头,尽管她看不见:我不会再有第二个二十岁,也不会再遇到第二个你。
我们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聊起见面之后该去哪里玩。
我说:都可以,你定就好,我们提前计划。
她说七夕那天可能没空,想把见面的日子提前。
我说:好,那我就请假过去。
她说,经历了刚才的对话,更珍惜我了。
我想,我也是。
如果一段感情注定没有结果,那么它的过程,也一定要足够美好、足够明亮。
我说:如果你出去了,我就等你。一直等到你回来。
她说:那你一定要等我。
我说:嗯,我会的。
我们依旧保持着之前的节奏——聊天、通话,偶尔说些只有彼此才懂的情话。
生活简单,却因为有了她,而变得不一样。
她心情低落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只能发个小红包让她买杯奶茶。
我觉得这没什么,她却认真地说:等见面了,我要请你喝奶茶。
我问:蜜雪冰城行吗
她立刻拒绝:不行!
我只好笑着依她。
有一次,她兴奋地说项目终于凑齐人了,我开玩笑问:是哪个倒霉蛋被我们逮到啦
可惜后来项目出了问题,老板坑她,钱也退不回来。她在电话里气得声音发抖,我又给她转了一笔:去买杯果茶吧,缓一缓。
她问我怎么又转钱,我说:你喝到喜欢的茶,能开心一点,我就觉得值。
她说她最讨厌计划被打乱,我接话:那就用钱弥补。
她惊讶:你疯了吗这样你预算要超很多了!
之前说好见面时午饭我请,剧本杀我包,加上她的打车费和逛超市的开销,我的预算已经提到一千二以上。
但我真的不在乎。我只希望我们第一次见面能开心一点、特别一点,随后就给她转了过去,然后钱包就瘪了。
其实我一个月生活费只有一千五。她问我钱够不够,我嘴上说放心,我有留好的,心里却已经盘算着要找朋友周转一点。
她说不够的话她可以帮我垫,回头再还她就成。
我应了声好,但并没真的打算让她出。
回学校那天,距离我们见面只剩两天。我却莫名地有些不安。
一方面,最近没能自律锻炼,体型走了样,而她又那么好看——我心里忍不住有些自卑。
另一方面,我隐约感觉她对我的态度好像有了些变化。
在我动身去找她的前一天,我已经赶往火车站。一路上和她发信息,她却显得兴致不高。
我问她怎么了,她只说没什么。我说有事可以跟我说,她却回:这些事跟朋友说说就好了。
我隐隐觉得不对劲,却不敢细想,只是继续往车站赶。
十点多,我终于到了她所在的城市。离她住的地方只有十五公里,我甚至想过干脆慢慢走过去——需要多久呢
可那是国道,没有商铺,没有旅店,连一家网吧都没有。
为了省点钱,我还是决定往前走一段。
她打来电话,问我到哪了。我发了定位给她。
她语气着急,叫我赶紧找地方休息,说夜路太危险。
我说我走夜路走惯了,不是第一次。她执意不肯:不行,你得去找个地方。
我注意到她嗓子有些哑,像是病了,催她去喝水,她却只顾着和我较劲,坚持要我安顿下来。
最后我还是妥协了,拦了辆车。她发来定位,问我要去哪休息。
我说:可能找个网吧将就一下吧。
现在是晚上十一点半,我独自走在静海的街头。路灯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又压得很短,循环往复,如同我这二十岁的年纪,一时以为自己顶天立地,一时又蜷缩如初生之婴。
这座城我是第一次踏足,与别处并无大异。楼是楼,路是路,雨水落下来也一般地冷。街面积水映出零落的霓虹,碎成一片又一片,我的脚步踏过去,便更碎了。
背上的汗水与雨水浸在一处,竟分不清孰内孰外了。我想,汗是从我身上流出的,雨是从天上落下的,而此刻都在我背上相会,彼此也都不问来处。
我想我不会有第二个二十岁了。这话听来颇有些伤春悲秋之意,实则不过是一桩再平常不过的事实。
每一个年岁皆只一度,何独二十然而人偏是在这种年岁格外敏感,以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则古人今人后人,谁不曾二十过谁不自以为独特雨水落入积水,积水又被新的雨水打散,如此而已。
世界很大,世界很小。我忽想起少时在地理课上识得诸多名城,纽约、伦敦、洛杉矶,当时只道是地图上的符号,而今依然如是。我所认识的世界,不过是我所认识的人的总和。陌生人构成的城,于我只是砖石的堆积;而有相识之人的荒村,亦可为世界的中心。
时近午夜,雨尚未止。我须寻个落脚处,静候天明。一切的一切,都将在明天变为过去式——这话原是不错的,然而明天又何尝不会成为另一个今天过去的并未过去,未来的早已来临。
我站在静海的街角,望见一家网吧的招牌尚亮着灯,如同这城市勉强睁开的一只倦眼。
我便向那光亮走去。
这夜晚,总要有个地方收留,而这场雨,淋湿了我。
最终还是找了个网吧过夜。通宵二十,但得办会员卡。我想也行,于是花了五十办卡,充了二百网费——看来今晚注定无眠。
她让我拍照证明自己在哪,语气里带着怀疑。我笑着问:这么不信任我她直言:不信。
我只好拍下网吧的照片发过去。
这时已经夜深,我问她怎么还不睡。她说喝了咖啡睡不着,又说给我订了花,第二天一起去取。我答:好。
之后她便没了回音。我想她大概终于睡着了。我开着电脑,漫无目的刷着视频——如今的我对游戏,早已提不起什么兴趣。
清晨六点,我坐不住了,索性下机出门,想去看看这座她生活的城市。
我漫无目的地走着,拍下了刚刚升起的日出。心里猜想,她大概是睡过头了,今天也许见不到了。
有些失落,却又有点高兴——她总算能好好休息。
后来还是收到了她的消息。她叫我去图书馆等她,我说好。
见到她时,她看起来有些疲倦,却依然很美。我们没有想象中的尴尬,只是一句接一句自然地聊着。
打车去剧本杀的路上,我把那五十封信交给了她,还有我准备的小礼物:一把按摩梳,两个发圈。
心里悄悄想,总该会用得上的。
原本计划中的安排全都落了空,只剩这一场剧本杀。说好的一起吃午饭、逛超市、买衣服……都只能变成一句下次再说。
剧本杀的过程有些煎熬。我实在太困,又是第一次玩,主持人问我是不是很懵,我只能老实点头。
甚至连水都没喝完。
就这样迷迷糊糊熬到了结束。
出来之后,她说这个本不好玩,下次换一个。
我答应她:好,下次再来陪你。
她要走了,我说送她一段。在车上,我们拍了几张照片。她拿我手机自拍,笑着问我:如果你发了朋友圈,你朋友会怎么说
我说:大概会骂我一顿吧……不过无所谓。
于是我真的发了人生中第一条朋友圈。果然没多久,就遭到朋友们一阵声讨。
我并不在意,她也在一旁笑。
下车之后,我照常嘱咐她几句:好好吃饭,记得休息。
随后我叫了辆车,独自离开。
当时我并不知道,这第一次相见,也会是最后一次。
车上我们还发着信息,商量下次要去哪里玩。我说:都可以,听你的。
回到宿舍,我给她发了条消息,倒头便沉沉睡去。
一觉醒来,已是下午。
她发来的信息静静地躺在屏幕上,字里行间却透出一种疏离。她说我们观念不合,说我们不一样——像是否认了我们之间的一切。
我觉得这些虚无缥缈的理由并不值得争论,只回了一句:以后再说吧。
然后独自去了操场跑步。
傍晚六点,耳机里突然传来消息提示音。
她让我删掉相册中所有她的照片,还有那条朋友圈。
我疑惑地点开她的空间,映入眼帘的,却是她与另一个男生的聊天记录。
他们谈笑风生,言语间的亲昵,甚至胜过我们最初的时光。
她问他:你是不是喜欢我
对方转来一个红包——2000元。
数额醒目得像一句嘲讽。
配文只有一句:我早就知道啦。
那一刻,我几乎喘不过气。
我想骂她,想怒吼,想质问——可最终,我什么也没做。
我从不骂人,也从未经历过如此汹涌的情绪。
我只是固执地、几乎是绝望地想:
人不该是这样的。
也不该这样对待另一颗真心。
这一天,我应当是狼狈的,也应当是崩溃的。
操场上的夕阳总是那么美,我习惯在这个时间跑步。回去,便能顺理成章地完成接下来的步骤:洗澡,背单词,消磨时间,然后入睡。
她竟然这么快就选择了别人。那我算什么我们曾经的一切,又算什么
我不停地问自己:人不该是这样的,人不能是这样的。
有人说过,等我回家的时候,会特意到机场来接我;有人答应,等我出去散心,要请我吃一顿火锅;还有人提醒我,说她并不好,你要保持清醒。
有人给我寄来一盒家乡的糕点,嘱咐我在外面好好的,早点回家。
我想,总归是有人正在牵挂着我。
雨一直没有停。我一直在听。好几次,我几乎要冲进雨幕之中,任凭雨水砸遍全身——可若真那样做了,恐怕连自己都会觉得可笑。
我想,我应当不算寂寞。
两年前,当我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一望无际的平原竟让我感到心慌。那一刻,我莫名思念起远方的山峦,和我来自的那片土地。
那时的我,或许是寂寞的。就像水底的一块石头,沉默地承受流水的冲刷。也许很多年后,它会被一个孩子偶然拾起,视若珍宝;又或者,只是被随手一扔,再无回响。
如今,若只论空间,我依然是寂寞的。可寂寞又如何流水终将逝去,而礁石——依旧还在。
我想,不会再有一次,冒着大雨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找一个未曾谋面的人。
或许,今后回想起来,也只是浅浅微笑。
那家网吧的账户里,还存着我未用完的余额;那个街头的相册中,仍定格着我拍下的日出;那辆车的角落里,静静躺着我留下的照片;那场剧本杀的桌上,还放着我没喝完的半瓶水。
一切照旧,只是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我一直以为,告别是需要一个流程的,我想,可能是一个温暖的拥抱,或是一句再见。
可我现在明白了,人生中大部分的告别,都是悄无声息的,上车前那次回头,竟就是永远。
我知道了,山水未必相逢,来日未必方长。
我愿意为所有过往付出代价,却从不怀疑自己当初的眼光。
事与愿违,大概真的只是我能力还不够。
即便重来千万次,我依然会做同样的选择、说同样的话,做我说过的,说我做过的,我要把这条路走到底,走到黑,一直走到天光亮起。
我不再追问缘由,也不等谁的回头,就当那是一整个灿烂而短暂的夏天。
而今秋风起,故事也该翻篇了。
后来,我一个人真的走过了许多地方。江南的雨飘进眼里,西北的山压在胸口。景色一字排开,盛大而寂静,唯独身旁的位置,始终空着。
那些信里写过什么,早已模糊不清。只是偶尔恍惚——当年并肩计划的远方、约好要一起做的事,如今只剩我独自来完成。
人说,忘记一个人,最先忘的是她的缺点。到我这里,竟成了真。如今我所能记起的,只剩相遇的那个瞬间,与相处中的细碎片段。
它们依旧干净、甜蜜,不肯褪色。
她曾说:回忆是最肤浅的东西。
那时的我沉默不语,不敢回答。
但现在,我想堂堂正正地反驳:
不敢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