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盛夏的羞辱
七月的江城,像一口密不透风的蒸笼。正午十二点的阳光砸在柏油路上,能烤得鞋底发黏,蝉鸣声从法国梧桐的枝叶间涌出来,聒噪得像是要把人的神经扯断。
江城一中的林荫道上,许沐攥着手里那杯早就化了一半的冰奶茶,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奶茶是他攒了三天早饭钱买的,林薇薇最爱的葡萄味,杯壁上的水珠渗进他洗得发白的校服口袋,凉得像一块冰,却压不住胸口翻涌的燥热。
他等了快半小时。约定的时间是十一点半,林薇薇却带着她的三个闺蜜,还有孙浩,踩着十二点的铃声慢悠悠地晃过来。
林薇薇今天穿了条鹅黄色的连衣裙,头发披在肩上,皮肤白得晃眼。她是江城一中公认的校花,走到哪儿都是焦点,而许沐,只是她众多追求者里最普通的一个——成绩中下游,家境普通,身上永远是洗得变形的校服,连双像样的运动鞋都没有。
以前许沐总觉得,只要他够温柔、够听话,总能焐热林薇薇的心。他会记得她来例假的日子,提前在保温杯里泡好红糖姜茶;会在她晚自习忘带笔的时候,把自己最好用的那支递过去;会在她随口说想吃校门口的煎饼时,冒着迟到的风险跑出去买。
可现在,看着林薇薇皱着眉打量他的眼神,许沐心里突然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顺着脊椎爬上来。
许沐,你找我到底有事林薇薇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明显的不耐烦,她甚至没看那杯奶茶,目光掠过许沐的脸,落在他身后的公告栏上,像是在看什么无关紧要的东西。
周围已经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高三(2)班的李胖子靠在树干上,吹了声口哨;孙浩双手插在运动裤口袋里,走到林薇薇身边,很自然地把胳膊搭在她肩上,眼神扫过许沐时,带着毫不掩饰的嘲讽——孙浩家开了三个建材厂,是学校里出了名的富二代,他追林薇薇的事,全校都知道。
许沐的喉咙发紧,他攥着奶茶的手更用力了,冰凉的液体顺着指缝流下来,滴在地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薇薇,我……我就是想问问你,暑假要不要一起去图书馆复习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话一出口就后悔了。他明明想说的是我们能不能好好的,可面对林薇薇那副冷淡的样子,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最卑微的请求。
林薇薇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嗤笑了一声,她抬起头,终于正眼看向许沐,眉头皱得更紧了,声音也拔高了几分,确保周围的人都能听见:许沐,你是不是听不懂人话我们真的不合适。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许沐洗得发白的校服袖口上,眼神里的轻蔑几乎要溢出来:你打算用你的‘温柔’,让我以后跟你一起喝西北风吗你看看你,连件新衣服都买不起,还想跟我谈未来别再来找我了,挺没意思的。
没意思三个字,像是一把钝刀,慢慢割在许沐的心上。
他身后传来一阵压抑的窃笑声。李胖子凑到旁边同学耳边,小声说:我就说吧,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自找的。孙浩则搂紧了林薇薇,低头在她耳边说了句什么,逗得林薇薇笑出了声,那笑声落在许沐耳朵里,比蝉鸣还要刺耳。
许沐感觉自己的脸像被火烧一样,滚烫滚烫的。他想反驳,想告诉林薇薇他会努力,会考上好大学,会给她好的生活,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他的舌头像打了结,喉咙里堵得难受,连呼吸都变得困难。
他看到林薇薇接过孙浩递过来的进口冰淇淋,看到她的闺蜜们围着她,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偶尔瞥向他的眼神,像是在看一个小丑。
世界突然变得很安静。蝉鸣声、笑声、窃窃私语声,全都像被按下了静音键,只剩下林薇薇那句喝西北风在他脑子里反复回荡,每一次回荡,都像是在他的心上扎了一针。
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挤出人群的。脚步像灌了铅一样重,每走一步,都觉得周围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他身上。他不敢回头,也不敢抬头,只能盯着自己的旧球鞋,漫无目的地往前走。
阳光依旧刺眼,可他却觉得浑身发冷,从骨头缝里渗出的寒意,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他攥着那杯已经完全化掉的奶茶,走了很久很久,直到手腕发酸,才发现自己走到了市图书馆的门口。
图书馆的大门是深棕色的木质门,有些地方的漆已经剥落了,门口挂着一块旧牌子,上面写着市图书馆四个褪色的大字。这里是许沐小时候常来的地方,妈妈以前会带他来读绘本,那时候的图书馆,对他来说是最温暖的避风港。
现在,这里成了他唯一能躲的地方。
他从口袋里摸出借书证——那是初中时妈妈给他办的,边缘已经磨得毛糙了。他刷了卡,推开沉重的木门,一股带着旧书霉味的冷气扑面而来,让他打了个寒颤。
阅览室里人不多,只有几个戴着老花镜的老人在看报纸,管理员阿姨趴在柜台上打盹,发出轻微的鼾声。许沐尽量放轻脚步,避开了靠窗的位置——那里容易遇到熟人,他绕到最里面的藏书室,推开了那扇贴着传记类标签的木门。
藏书室里光线昏暗,只有几盏昏黄的白炽灯挂在天花板上,书架一个挨着一个,挤满了整个房间。空气里弥漫着旧纸张特有的沉闷气息,混合着灰尘的味道,像是被时光遗忘的角落。
许沐靠在书架上,慢慢滑坐到地上。他把脸埋在膝盖里,肩膀控制不住地颤抖。喉咙里像堵了一团棉花,哽咽着,却一滴眼泪都流不出来。他觉得自己像个笑话,一个拼尽全力去喜欢一个人,最后却被当众羞辱的笑话。
原来他视若珍宝的温柔,在林薇薇眼里,只是廉价的累赘;原来他小心翼翼维护的感情,在别人眼里,只是一场无聊的闹剧。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的腿麻了,眼睛也干涩得发疼。他抬起头,胡乱抹了把脸,视线没有焦距地扫过面前的书架。最高一层的书架上,落着一层均匀的薄灰,显然很久没人动过了。
一本硬壳旧书被挤在两本厚书中间,书脊朝里,露出的封面一角已经泛黄。许沐鬼使神差地站起身,踮起脚,费力地把它抽了出来。
灰尘簌簌落下,呛得他咳了两声。他用袖子擦了擦封面,上面印着名人成功秘诀五个字,字体是上个世纪流行的艺术字,旁边画着一个模糊的人影,张开手臂,背后是爆炸般的红色光芒,看起来土气又廉价。作者名字被磨损得看不清了,出版社的名字也很陌生——江城古籍出版社。
许沐嗤笑了一声,心里满是自嘲。成功秘诀这种书,跟那些地摊上卖的快速致富指南有什么区别以前他还相信努力就能成功,可今天才知道,有些东西,不是努力就能换来的。
可他的手却像是不听使唤,下意识地翻开了封面。里面的纸张粗糙泛黄,排版密集,字很小,看起来很费力。他随意翻到某一页,看到一段关于专注的论述,旁边配着一张黑白照片——一个穿着白大褂的男人,戴着眼镜,眼神锐利得像是能穿透纸张。
就在他的目光落在那段文字和照片上的瞬间,许沐浑身猛地一僵!
像是一道无声的惊雷劈中了他的天灵盖,一股陌生的、冰冷又灼热的激流突然窜进他的大脑!嗡——的一声,剧烈的刺痛感让他眼前发黑,手里的书差点掉在地上。
无数混乱的画面和信息碎片在他的脑海里翻滚:实验室里的烧杯、写满公式的草稿纸、凌晨三点的台灯、反复修改的数据表格……这些画面不属于他,却异常清晰,像是他亲身经历过一样。
他甚至能感受到那种心无旁骛的状态——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眼前的实验,连时间的流逝都感觉不到,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和他要解决的问题。
几秒钟后,激流突然停了。刺痛感像潮水一样退去,留下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
许沐大口喘着气,额头上全是冷汗,心脏咚咚地跳着,几乎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他惊疑不定地看着手里的书,又抬头看了看四周——还是那个昏暗的藏书室,还是那些旧书架,没有任何变化。
刚才的一切,是幻觉吗
因为被羞辱得太厉害,精神失常了
许沐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把书翻到下一页,这一页写的是时间管理,旁边画着一个奇怪的饼状图,把一天的时间分成了好几块,每一块都标注着具体的任务。
他的目光落在饼状图上,心里带着一丝恐惧和好奇。
轰——
第二股激流又来了!比刚才稍弱,却同样清晰。这一次,他感受到的是一种对时间的极致敏感——如何把每分钟都利用起来,如何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完成小任务,如何制定计划并严格执行……这些认知像是烙印一样,刻进了他的脑海里。
许沐猛地合上书,胸口剧烈起伏。他盯着那本旧书,手指因为用力而发白。
这书……有问题。
它能传递经验能把别人的能力,灌输给自己
世界上怎么会有这种事
可脑海里那两份清晰的体悟,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他闭上眼睛,就能想起那种专注的感觉,就能清楚地知道该怎么规划一天的时间——这些都不是他以前会的。
被羞辱的痛苦和绝望,在这一刻被巨大的惊骇和一丝疯狂的希望取代了。
如果……如果这是真的呢
如果他真的能通过读传记,获得那些名人的能力和经验呢
许沐攥紧了手里的书,指节泛白。他抬起头,看向藏书室门口,外面的阳光透过门缝照进来,形成一道细长的光柱,里面漂浮着无数灰尘。
那道光,像是他绝境里的唯一希望。
他必须抓住它。
第二章:旧书堆里的光
图书馆闭馆的音乐响起时,许沐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已经下午四点了。他把《名人成功秘诀》抱在怀里,几乎是同手同脚地走出了藏书室。
管理员阿姨已经醒了,正收拾着柜台上的报纸,看到许沐,笑着点了点头:小伙子,看了一下午书啊
许沐愣了一下,连忙点头:嗯……谢谢阿姨。他的声音还有点发颤,说完就快步走出了图书馆。
外面的阳光依旧刺眼,可他却觉得浑身都充满了力量。他没有回家,而是转身走向街角的新华书店——那里的传记类书籍更全。
新华书店的门是自动玻璃门,推开时会发出叮的一声轻响。店里很凉快,空调的冷风吹在身上,让许沐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他直奔二楼的传记区,脚步飞快。
传记区在二楼的最里面,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封面的书。许沐的目光扫过书架,《爱因斯坦传》《达芬奇传》《富兰克林自传》《乔布斯传》《梅西传》《稻盛和夫传》……这些名字以前只在课本或新闻里见过,现在却像是一个个宝藏,吸引着他。
他伸出手,把那些看起来有用的书一本本抽下来。《爱因斯坦:想象颠覆世界》《达芬奇:列奥纳多的笔记》《富兰克林自传:美国精神的奠基人》《乔布斯传: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他抱了十几本,怀里堆不下了,就放在旁边的地上,继续找。
同学,你要找什么书吗一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店员走过来,疑惑地看着他。许沐一下子抱这么多传记,确实有点显眼。
许沐抬起头,连忙说:我……我就看看,谢谢。他的脸有点红,说完就抱着书走到角落,席地而坐。
店员看了他一眼,没再多问,转身走了。
许沐靠在书架上,深吸了一口气。他把怀里的书放在地上,先拿起那本《爱因斯坦:想象颠覆世界》,然后把《名人成功秘诀》放在旁边——他不确定没有这本钥匙,能不能触发吸收能力。
data-fanqie-type=pay_tag>
他翻开《爱因斯坦传》,目光落在第一页的文字上:1879年3月14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家庭……他快速翻到描写爱因斯坦思考追光实验的章节,那里写着:爱因斯坦在十六岁时,曾想象自己骑着一束光,去追赶另一束光……这个看似荒谬的想象,为后来相对论的提出埋下了种子。
旁边配着一张爱因斯坦的照片——他穿着宽松的毛衣,头发凌乱,眼神里带着一丝迷茫,又透着对未知的好奇。
许沐的心跳开始加速。他盯着那段文字和照片,屏住了呼吸。
几秒钟后,一种轻微的眩晕感传来,像是高速电梯启动时的失重感。随即,一股清凉的激流涌入他的大脑!
这一次,他没有感到刺痛,反而觉得很舒服。无数关于思考的碎片在他脑海里展开:如何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如何用想象去构建物理图景,如何对理所当然的事情保持怀疑……他甚至能感受到爱因斯坦在思考时的那种状态——不是死记硬背公式,而是用思想实验去推导,去验证。
比如,他会想象自己站在火车上,看着外面的时钟,思考时间和速度的关系;他会想象光线经过太阳时的弯曲,去验证引力的存在。这些思维方式,以前许沐连想都不敢想,现在却像是本能一样,刻进了他的脑海里。
许沐猛地合上书,激动得手都在抖。
是真的!是真的!
那本《名人成功秘诀》真的是钥匙!只要拿着它,读其他传记,就能吸收里面人物的能力和经验!
他的心脏像是要跳出胸腔,一种前所未有的喜悦和希望,在他的心里疯狂滋长。他再也不是那个被人嘲笑的学渣了,他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许沐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还有很多书要读,时间不多了——暑假只有六十天,他要尽可能多地吸收能力,要在开学时,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他拿起下一本《达芬奇:列奥纳多的笔记》,翻到描写达芬奇观察鸟类飞行的章节。书上写着:达芬奇花了三年时间,观察不同鸟类的翅膀结构和飞行姿态,他把每一个细节都画在笔记本上,甚至计算出翅膀扇动的频率和空气阻力的关系……
旁边配着达芬奇的手稿——上面画着鸟类的翅膀,标注着各种尺寸和角度,旁边还有密密麻麻的注释。
许沐的目光落在手稿上。
又是一股激流!这一次,是细腻的观察力和跨学科的思维方式。他能感受到达芬奇对世界的好奇——他不仅是画家,还是科学家、发明家、解剖学家。他会从绘画的角度去研究解剖学,了解人体的肌肉和骨骼结构;他会从工程学的角度去设计飞行器,尝试把艺术和科学结合起来。
许沐甚至能想象到达芬奇坐在窗边,手里拿着笔记本,仔细观察窗外的小鸟,一边画一边思考的场景。那种对未知的渴望,那种打破学科壁垒的创造力,让他豁然开朗。
原来学习不是孤立的,物理和数学可以结合,语文和历史可以互通,甚至艺术和科学,也能找到共同点。
许沐继续往下读,一本接一本。
《富兰克林自传》里,他吸收到了严苛的自我管理法则——富兰克林每天都会制定计划,把一天分成几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都有具体的任务,还会在晚上反思自己有没有完成计划,有没有做错的地方。许沐的脑海里甚至出现了富兰克林的十三项美德清单,还有他记录日常的表格。
《梅西传》里,他吸收到了瞬间决策力和专注——梅西在球场上,能在零点几秒内判断出传球的方向,能在密集的防守中找到突破点,这种能力来自于他无数次的训练,来自于他对足球的极致专注。许沐能感受到那种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快速做出最佳选择的感觉。
《稻盛和夫传》里,他吸收到了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的信念——稻盛和夫在创办京瓷时,遇到过无数次危机,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甚至睡在工厂里,和员工一起解决问题。那种坚韧和执着,让许沐心里的懦弱和退缩,一点点消失。
一本,又一本。
许沐像一块干涸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书中的养分。他的大脑越来越清晰,以前看不懂的物理公式,现在能轻易理解;以前写不出的作文,现在有了无数的思路;以前总是拖延的毛病,现在也有了克服的方法。
时间一点点过去,书店里的人越来越少。傍晚六点,店员走过来提醒他:同学,我们七点要闭店了,你要是想继续看,可以明天再来。
许沐这才抬起头,发现窗外已经黑了。他看了一眼地上的书,已经看完了十二本。他的头有点涨,像是被塞满了东西,可精神却异常亢奋。
谢谢,我明天再来。许沐把书放回书架,小心翼翼地把《名人成功秘诀》放进书包里——这本书是他的命,绝对不能丢。
他走出书店时,外面已经亮起了路灯。夏夜的风吹在身上,带着一丝凉爽。他抬头看了看天空,星星很亮,月亮挂在树梢上,像是在对着他笑。
许沐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个久违的笑容。
他沿着人行道往前走,脚步轻快。路过一家便利店时,他进去买了一瓶矿泉水,一口气喝了半瓶。冰凉的水滑过喉咙,让他清醒了不少。
他想起了妈妈。妈妈在一家小工厂上班,每天要工作十二个小时,挣的钱不多,却总是把最好的留给许沐。以前许沐成绩不好,妈妈从来没有骂过他,只是说:沐沐,尽力就好,妈妈不怪你。
他以前总觉得自己对不起妈妈,可现在,他有了让妈妈骄傲的机会。
许沐握紧了书包里的《名人成功秘诀》,心里暗暗发誓:这个暑假,他一定要拼尽全力,开学后,他要考出最好的成绩,要让妈妈笑一次,要让那些嘲笑过他的人,都闭嘴。
第二天早上六点,许沐就醒了。他洗漱完,给妈妈留了张纸条:妈,我去图书馆学习,中午不回来吃饭了。然后背上书包,拿着昨天买的面包和牛奶,直奔图书馆。
图书馆早上八点开门,许沐在门口等了一个小时。开门后,他直奔藏书室,还是昨天那个角落,他把书包放在地上,拿出《名人成功秘诀》,然后从书架上找了十几本传记,开始了新一天的吸收。
日子一天天过去,许沐每天都泡在图书馆和书店里。早上八点到下午四点,在图书馆看书;下午四点到晚上九点,在书店看书;九点书店闭店后,他会回家,用富兰克林的时间管理法,把当天吸收的能力整理一遍,然后制定第二天的计划。
刚开始的时候,吸收能力的过程很痛苦。每读完一本传记,他的头都会疼得厉害,像是有无数根针在扎。有时候吸收的能力太多,还会出现思维混乱——比如同时吸收了爱因斯坦的抽象思维和达芬奇的具象思维,脑子里会出现很多矛盾的想法,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理顺。
有一次,他读《梵高传》,里面描写梵高在阿尔勒的日子,那种对艺术的疯狂和绝望,让他吸收时差点崩溃。他感受到了梵高的痛苦和孤独,那种情绪压得他喘不过气,他甚至想把书扔了,再也不读了。
可他想起了妈妈的眼神,想起了林薇薇的嘲讽,想起了孙浩的挑衅,他又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他用稻盛和夫的坚韧,对抗着那种负面情绪;用梅西的专注,把注意力重新拉回到书本上。
慢慢的,他开始适应这种节奏。他学会了控制吸收的速度,每天最多读三本传记,避免思维混乱;他学会了在头痛的时候,用达芬奇的观察法,看看窗外的树,看看天上的云,让大脑放松下来;他还学会了把吸收的能力融合起来——比如用爱因斯坦的思维解物理题,用达芬奇的观察力找题目里的陷阱,用富兰克林的时间管理法规划考试时间。
图书馆的管理员王大爷,注意到了这个每天都来的小伙子。王大爷今年六十多岁,在图书馆工作了二十年,很少见这么能吃苦的年轻人。许沐每天都坐在那个角落,一动不动地看书,中午只吃面包和牛奶,有时候王大爷会给他倒杯热水,许沐总会很礼貌地说谢谢。
有一次,王大爷问他:小伙子,你怎么每天都看传记啊这些书不好懂。
许沐抬起头,笑了笑:大爷,这些书里有很多厉害的人,我想向他们学习。
王大爷愣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好啊,年轻人就该多学点东西。以后渴了,就去我那儿倒水,别客气。
许沐心里一暖,说了声谢谢大爷。
书店的店员小林,也对许沐印象很深。她刚开始觉得这个小伙子有点奇怪,每天都抱一堆传记,坐在角落里看,一看就是一下午。后来她发现,许沐看的书越来越杂,从科学家到艺术家,从企业家到运动员,几乎每个领域的传记都看。有时候她整理书架,许沐还会主动帮忙,帮她把书摆整齐。
有一次,小林问他:你看这么多传记,能记住吗
许沐笑着说:能记住一些,主要是想学习他们的方法。
小林点了点头,心里对这个小伙子多了几分佩服。
暑假快结束的时候,许沐的变化越来越明显。他的眼神不再是以前的迷茫和怯懦,而是变得沉静而锐利;他的走路姿势也变了,不再含胸驼背,而是抬头挺胸,步伐沉稳;他说话的时候,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甚至能说出很多深刻的观点——这些都是他从传记里吸收来的。
有一次,他在图书馆遇到了以前的同桌张昊。张昊成绩中等,以前和许沐的关系一般,只是偶尔聊聊天。张昊看到许沐,惊讶地说:许沐,你怎么瘦了这么多看起来好像变了个人。
许沐笑了笑:暑假一直在看书,可能有点累。
张昊指了指他手里的《居里夫人传》,说:你还看这个啊居里夫人可是诺贝尔奖得主,她的故事可感人了。
许沐点了点头:嗯,她很厉害,那么难的环境,还能坚持研究放射性元素。他说起居里夫人的实验过程,说起她对科学的执着,说起她的爱国情怀,条理清晰,眼神里带着敬佩。
张昊惊讶地看着他:许沐,你什么时候懂这么多了以前你跟我聊游戏,都没这么能说。
许沐笑了笑,没说话。他知道,他已经不是以前的许沐了。
八月末的一天下午,许沐合上了最后一本传记——《菲尔普斯传》。他吸收到了菲尔普斯的自律和坚持——菲尔普斯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训练,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对自己的饮食要求极其严格,从不碰垃圾食品;他在比赛前,会反复想象自己夺冠的场景,用积极的心理暗示鼓励自己。
许沐轻轻吐出一口气,站起身,走到图书馆的窗边。夕阳的金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看着远处的高楼大厦,心里平静而坚定。
六十天,一百本传记。
爱因斯坦的思维、达芬奇的创造力、富兰克林的时间管理、梅西的决策力、稻盛和夫的坚韧、居里夫人的执着、菲尔普斯的自律……这些能力,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成为了他的一部分。
他拿出手机,看了一眼日历——明天,就要开学了。
摸底考,他准备好了。
第三章:开学的惊雷
九月一日,江城一中高三开学日。
暑假的慵懒还没完全散去,可高三教学楼里,已经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走廊里贴满了距离高考还有278天的标语,教室里,同学们的桌子上堆满了参考书和试卷,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焦虑。
许沐背着书包,走进了高三(17)班的教室。他来的很早,教室里只有几个人。他走到自己的座位——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放下书包,拿出课本。
许沐一个声音传来。许沐抬起头,看到了张昊。张昊走过来,坐在他旁边的座位上,惊讶地说:你暑假真的一直在学习啊我还以为你开玩笑呢。
许沐笑了笑:嗯,看了点书。
张昊指了指他的课本,说:你居然还带了课本以前你暑假回来,课本都是新的,连名字都没写。
许沐没说话,只是翻开了数学课本。他用爱因斯坦的思维,快速浏览着里面的公式和定理,以前看不懂的内容,现在一眼就能明白,甚至能想到几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教室里的人越来越多,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着暑假的经历。
听说了吗这次摸底考是学校找外市的专家出的题,据说很难。
完了完了,我暑假光玩游戏了,一点都没复习。
我妈给我报了补习班,每天都要上课,累死我了。
欸,你们看,许沐来了。
他居然还好意思来不是被林薇薇甩了之后,就躲起来了吗
看起来也没什么变化啊,还是那副穷酸样。估计暑假也没好好学习,还是年级倒数。
议论声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许沐的耳朵里。他抬起头,看了一眼说话的那几个同学——是班里的几个富二代,以前经常和孙浩一起嘲笑他。
许沐没有生气,也没有反驳。他只是平静地看了他们一眼,然后继续看书。
那些人的议论,在他看来,已经不重要了。他现在要做的,是在摸底考中证明自己。
许沐!一个声音传来。许沐抬起头,看到了林薇薇。
林薇薇走到他的座位旁边,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她的脸上带着一丝复杂的表情,像是愧疚,又像是不屑。
许沐,暑假作业你写了吗借我抄抄。林薇薇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语气。以前她也经常找许沐抄作业,许沐从来不会拒绝。
许沐抬起头,看着林薇薇。她今天穿了件白色的T恤,搭配牛仔短裤,看起来很清纯。可在许沐眼里,她的样子已经没有以前那么耀眼了。
我没写。许沐淡淡地说。
林薇薇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许沐会拒绝她。她皱了皱眉:你怎么没写暑假这么长时间,你都干什么了
看书。许沐说完,就低下头,继续看书,不再理她。
林薇薇的脸色有点难看。她站在那里,尴尬了几秒钟,然后冷哼了一声,转身走了。
旁边的张昊惊讶地看着许沐:你居然拒绝林薇薇了以前你不是对她言听计从吗
许沐笑了笑:以前是以前,现在不一样了。
张昊还想说什么,上课铃响了。班主任李老师走进了教室。李老师五十多岁,戴着一副老花镜,脸上总是没什么表情。他看了一眼全班同学,清了清嗓子:好了,安静。暑假结束了,明天开始摸底考,考三天,语文、数学、英语、理综,跟高考一样的流程。大家做好准备,这次考试的成绩,会作为高三分班的参考。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分班是高三的大事,实验班的师资和资源都比普通班好,所有人都想进实验班。
李老师的目光扫过全班,最后落在了许沐身上。他皱了皱眉,语气带着一丝不满:许沐,暑假有没有好好学习上次期末你考了年级倒数第五,这次要是再考不好,可就真的没机会了。
全班同学的目光都集中在许沐身上,带着嘲讽和看好戏的眼神。
许沐抬起头,看着李老师,平静地说:老师,我会努力的。
李老师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许沐会这么回答。以前许沐被批评的时候,总是低着头,不敢说话。李老师点了点头,没再多说,开始讲开学的注意事项。
第二天早上,摸底考开始了。
第一科是数学。许沐走进考场,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他的座位在考场的最后一排,旁边就是孙浩。
孙浩看到许沐,嗤笑了一声:许沐,你还来考试啊我要是你,就直接请假了,省得考个倒数,丢人现眼。
许沐没理他,拿出笔和橡皮,放在桌子上。
监考老师走进考场,开始发卷。试卷发下来后,许沐快速浏览了一遍。题目确实很难,很多题型他以前从来没见过,最后两道压轴题,光是看题目,就让人头晕。
考场里静悄悄的,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同学们都皱着眉,咬着笔,一脸为难的样子。孙浩看了几道题,就开始抓头发,显然也不会做。
许沐深吸了一口气,闭上眼睛,回忆着从传记里吸收的能力。他用爱因斯坦的思维,分析着数学题的逻辑;用达芬奇的观察力,找着题目里的隐藏条件;用富兰克林的时间管理法,规划着解题的时间。
他睁开眼睛,拿起笔,开始答题。
笔尖在纸上快速移动,一道又一道题被他解开。以前需要想很久的题,现在几分钟就能算出答案;以前看不懂的压轴题,现在也能找到解题的思路。
他的速度很快,不到一个小时,就把所有的题都做完了。他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错误后,放下了笔。
哗啦——许沐站起身,椅子在地上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
全班同学都抬起头,惊讶地看着他。
他要干什么
不会是做不出来,要交卷吧
才一个小时!这可是数学考试,他疯了
孙浩抬起头,嘲讽地看着许沐:怎么做不出来,想溜了
许沐没理他,拿着试卷,走到讲台前,递给监考老师:老师,我交卷。
监考老师愣了一下,看了看墙上的挂钟——才九点十分,距离考试结束还有一个小时。他接过试卷,低头扫了一眼,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试卷上写满了答案,字迹工整,条理清晰。尤其是最后那道压轴题,下面写着三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步骤完整,逻辑严密。
监考老师推了推眼镜,抬头看着许沐:你确定要交卷不再检查一下
不用了,老师。许沐说完,转身走出了考场。
考场里瞬间炸开了锅。
我靠!他居然交卷了
这也太装逼了吧肯定是乱写的。
最后那道题我都没看懂,他还写了三种解法吹牛逼呢。
孙浩看着许沐的背影,心里莫名有点慌。他咬了咬牙,强迫自己低下头,继续做题,可脑子里却总是想着许沐交卷时的样子,根本静不下心来。
接下来的几科考试,许沐依旧保持着提前交卷的节奏。
语文考试,他提前四十分钟交卷。作文题是绝境中的光,他结合了居里夫人、梵高、爱因斯坦的故事,写出了一篇立意深刻、文笔流畅的作文,连监考老师都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
理综考试,他提前五十分钟交卷。物理题用牛顿的思维解,化学题用居里夫人的严谨检查,生物题用达芬奇的观察力找知识点,几乎没有遇到难题。
英语考试,他提前三十分钟交卷。阅读理解全对,作文写的是关于成功的秘诀,引用了富兰克林、稻盛和夫的例子,被监考老师评为雅思范文级别。
每一次许沐提前交卷,都会在考场里引起一阵骚动。质疑、嘲讽、惊讶的声音不断,可许沐却始终保持着平静,仿佛那些声音都与他无关。
张昊每次看到许沐提前交卷,都觉得不可思议。他问许沐:你怎么每次都这么快你都会做吗
许沐笑了笑:还好,都会一点。
张昊看着许沐的笑容,突然觉得,这个以前总是跟在他身后的同桌,好像真的不一样了。
第四章:738分的风暴
成绩公布的前一天,各科老师都在加班加点地批改试卷。
数学教研室里,数学组长王老师拿着一份答题卡,手都在抖。
满分!这居然是满分!王老师的声音带着激动,最后那道压轴题,全市能做出完整步骤的估计都不超过十个,他居然用了三种解法!而且每种解法都对!
旁边的李老师凑过来,看了一眼答题卡上的名字,惊讶地说:许沐这不是我们班那个许沐吗上次期末还考年级倒数第五,怎么这次……
王老师点了点头:就是他!我刚才查了监控,他考试的时候没有任何异常,全程都在认真答题。这孩子,肯定是暑假下了苦功夫!
理综教研室里,同样一片震惊。
理综298分!物理满分,化学扣了两分步骤分,生物满分!这成绩,也太离谱了吧理综组长刘老师拿着许沐的答题卡,一脸不可思议。
我教了这么多年书,还是第一次见进步这么快的学生!旁边的张老师说,他暑假到底经历了什么难道是开窍了
语文教研室里,语文老师看着许沐的作文,忍不住赞叹:这篇作文写得太好了!立意深刻,例子丰富,文笔还这么流畅,几乎可以打满分!
英语教研室里,英语老师拿着许沐的试卷,笑着说:这孩子的英语水平,都快赶上大学生了!阅读理解全对,作文还是雅思范文级别,太厉害了!
第二天早上,成绩录入系统。高三(17)班的教室门口,围满了学生,都在等着看自己的成绩。
许沐坐在座位上,平静地看着书。张昊跑过来,激动地说:许沐,成绩出来了!快去看啊!
许沐笑了笑:不急,等会儿再看。
就在这时,李老师拿着一张成绩单,走进了教室。他的脸上带着激动的表情,手里的成绩单都在抖。
全班同学都安静下来,目光集中在李老师身上。
李老师清了清嗓子,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同学们,这次摸底考的成绩出来了。我们班,出了一个好消息!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许沐身上,笑着说:许沐同学,这次考了年级第一!总分738分!
轰——
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
738分!我没听错吧
年级第一许沐这怎么可能
上次期末他还是年级倒数第五,这次居然考了年级第一开挂了吧
作弊!肯定是作弊!不然怎么可能进步这么快!
张昊惊讶地看着许沐,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许沐,你……你居然考了年级第一738分
许沐笑了笑,点了点头。
李老师拍了拍手,让大家安静下来:大家安静!我知道大家很惊讶,我刚开始也不信。但是我们查了监控,许沐同学考试的时候没有任何异常,而且这次的题目是外市专家出的,根本不可能作弊。
他顿了顿,继续说:许沐同学这次的成绩,语文142分,数学150分,英语148分,理综298分,总分738分,比年级第二高出了40分!这是我们江城一中建校以来,高三摸底考的最高分!
教室里再次陷入了震惊。40分的差距,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进步了,而是碾压!
那些以前嘲笑过许沐的同学,现在都低着头,不敢再看许沐。他们心里充满了愧疚和嫉妒——以前他们总觉得许沐是个学渣,可现在,许沐已经远远地把他们甩在了身后。
林薇薇坐在座位上,脸色煞白。她看着许沐的背影,心里充满了后悔。她想起暑假找许沐抄作业时,许沐拒绝她的样子;想起开学时,她对许沐的不屑;想起以前,她对许沐的羞辱……
她以前总觉得许沐配不上她,可现在,许沐已经成了年级第一,成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而她,只是一个成绩中等的普通学生。
孙浩的脸色更是难看。他考了年级第五十名,本来还挺高兴,可听到许沐的成绩后,他觉得自己像个笑话。他以前总喜欢嘲笑许沐,可现在,他连跟许沐比的资格都没有。
就在这时,教室的前门和后门同时被推开。
前门走进来的是教务主任,他身边跟着一个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
后门走进来的是年级组长,他身边跟着一个穿着职业套装、干练利落的女士。
两人的目光在教室里一扫,同时锁定了许沐。
教务主任快步走到许沐面前,笑着说:许沐同学,这位是清华大学招生办的李教授!
年级组长也连忙走过来,说:许沐同学,这位是北京大学招生办的张主任!
李教授和张主任互相看了一眼,眼里闪过一丝竞争的火花,然后同时伸出手,笑着对许沐说:许沐同学,你好!
许沐站起身,跟他们握了握手。
李教授率先开口:许沐同学,你的成绩非常优秀!我们清华大学的物理系在全国排名第一,非常适合你这样的人才。如果你愿意来清华,我们可以给你提供全额奖学金,还能让你进入最好的实验班!
张主任不甘示弱:许沐同学,我们北京大学的理科实力也很强!我们有最顶尖的师资力量,还有很多科研项目,如果你选择北大,我们可以为你量身定制培养计划,还能推荐你去国外名校交流!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清北招生办的老师,居然亲自来班里抢人!这待遇,江城一中建校以来都没发生过几次!
李老师站在一旁,脸上满是骄傲。他从来没想过,自己班里居然能出一个让清北抢着要的学生。
张昊看着许沐,心里充满了敬佩。他知道,许沐能有今天的成绩,肯定付出了很多努力。
那些以前嘲笑过许沐的同学,现在都低着头,脸上满是羞愧。他们以前总觉得许沐是个废物,可现在,许沐已经站在了他们永远达不到的高度。
林薇薇看着许沐,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她后悔了,真的后悔了。如果当初她没有那么虚荣,如果当初她能对许沐好一点,现在站在许沐身边的,会不会是她
就在这时,许沐的手机响了一下。他从口袋里拿出手机,看到了一条短信。
发件人是林薇薇。
【林薇薇:许沐,对不起。我知道错了。以前是我太虚荣,太势利了。我不该那样对你,不该嘲笑你。其实我还爱——】
短信还没看完,又一条短信发了过来,来自一个陌生号码。
【陌生号码:同学你好,冒昧打扰。我是清华大学的苏清雅,今年大二,是学校招生办的志愿者。我听李教授说了你的成绩,对你很好奇,想跟你认识一下,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
许沐看着这两条短信,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想起了暑假里那些泡在图书馆的日子,想起了王大爷的热水,想起了小林的帮忙,想起了妈妈的期待。
他抬起头,看向窗外。阳光正好,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温暖而明亮。
他删掉了林薇薇的短信,然后给苏清雅回了一条:【你好,我是许沐。有时间,我们可以聊聊。】
然后,他抬起头,看着李教授和张主任,脸上露出了一个从容的笑容:谢谢两位老师的认可。我还需要考虑一下,等我想好后,会尽快给你们答复。
李教授和张主任点了点头,笑着说:好,我们等你的消息。
许沐看着他们,心里充满了感激。他知道,这只是他人生的一个新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还有更多的目标需要他去实现。
他想起了那本《名人成功秘诀》,想起了那些在传记里遇到的伟人。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精神,已经成为了他前进的动力。
许沐握紧了拳头,心里暗暗发誓:他不会辜负这个机会,不会辜负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他要像那些伟人一样,用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窗外的蝉鸣声依旧聒噪,可在许沐听来,却像是一首充满希望的歌。
全新的世界,已经在他面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