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韭菜初长成
小林,把这些交割单录入系统,下班前务必完成。投资总监赵明扔来一叠文件,金丝眼镜后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光。
好的赵总。林浩接过文件,手指划过那些动辄七位数的交易金额,心里泛起涟漪。作为一名刚入职券商的分析师,他每天接触着市场最前沿的信息,却只能拿着6000块的月薪,看着客户们通过他的建议赚取暴利。
下班后,他照例来到营业部大厅。75寸显示屏上,创业板指数一路飘红,乐思网、东南财富等明星股涨停板上的封单堆积如山。散户们挤在行情机前,空气中弥漫着贪婪与恐惧混合的特殊气味。
又套牢了吧旁边传来沙哑的声音。老陆端着泡满枸杞的保温杯,眯眼盯着盘面,创业板市盈率都150倍了,还在追高
林浩认得这个老股民。营业部的人都传说老陆是2007年那波牛市中的大户,后来在熊市中赔掉了大半身家,如今只剩下二十多万在市场中挣扎。
陆老师,您觉得这波行情能到多少点林浩虚心求教。作为科班出身的金融硕士,他本来瞧不上这些民间股神,但三个月来的市场教育已经让他明白,在A股市场,理论永远干不过经验。
老陆呷了口茶水,指着屏幕上的K线图:你看,从去年12月的585点到现在,创业板已经涨了140%,但政策面还在吹风。新国九条说了,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这意味什么意味着一波大牛市正在路上!
林浩正想追问,手机突然震动。是赵明的短信:速回公司,急事。
------
赵明的办公室烟雾缭绕,两位陌生男子坐在真皮沙发上。见林浩进来,赵明立即起身介绍:这位是王总,这位是李总,都是公司重要客户。接着直入主题:小林,你负责一下‘华科新材料’的调研,下周出报告。
林浩心头一凛。华山新材料是创业板明星股,三个月涨了200%,此时安排调研明显别有深意。更让他不安的是,赵明递材料时悄悄塞来的纸条:强烈买入,目标价位翻倍。
当晚加班,林浩对着华科新材料的财报百思不解。公司主营收入下滑,应收账款激增,唯一亮点是并购了一家游戏公司,涉足了当时最热门的手游概念。按照他的估值模型,这只股票最多值15元,而现在已是45元。
想不通吧赵明突然出现在身后,手里端着两杯咖啡,市场炒的是预期,不是现在。华山要定向增发,有资金提前布局了。
林浩接过咖啡,手指微微颤抖:赵总,这算不算...
内幕消息赵明笑了,在华尔街,这叫信息优势。在A股,这就是生存法则。他俯身压低声音,公司自营盘已经建仓,你跟着买点,赚个首付钱。
道德挣扎只持续了半夜。次日开盘,林浩刷光了所有信用卡,凑出8万元全部买入华山新材料。接下来的一周,他度日如年,直到周五下午,华科突然涨停。
当晚公司公告:与某知名游戏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连续五个涨停板后,林浩的账户余额变成了16万。他取出4万还给信用卡,剩下的12万全部买入另一只赵明推荐的股票。
那一刻,他感觉自己触摸到了财富的密码。
------
2014年夏:杠杆上的狂欢
2014年夏天,A股进入技术性牛市。券商板块集体暴动,杠杆资金源源不断涌入市场。林浩已经辞去工作,成为专职股民。凭借从赵明那里获得的信息,他的账户资金滚雪球般达到80万元。
但他不再满足于单纯跟庄。通过营业部认识的圈子,他接触到更高层次的信息源。在一次私募沙龙上,他认识了关键人物——某信托公司业务总监赵经理。
现在是最好的时代。赵经理举着香槟,对围拢来的听众侃侃而谈,监管放开,杠杆提升,银行资金通过伞形信托进入股市。各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无限子弹!
林浩挤到前排:赵总,具体怎么操作
简单。赵经理微笑,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认购信托产品优先级,获得3-4倍杠杆。年化成本只要8%,而随便一只股票涨都不止这些。
第二天,林浩就把80万全部打入信托账户,通过结构化产品获得320万操盘资金。当他第一次登录交易终端,看到八位数的可用资金时,手心全是汗。
杠杆放大收益,也放大风险。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没人相信牛市会结束。尤其是11月央行意外降息后,市场进入疯狂状态。
疯了!全疯了!老陆在营业厅跺脚,两融余额都突破万亿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旦下跌,就是踩踏式暴跌!
林浩此时已经听不进任何劝告。他通过杠杆资金重仓的券商股连续涨停,账户单日浮盈就超过他过去一年的收入。他在市中心租下高档公寓,站在落地窗前俯瞰城市,感觉自己站在世界之巅。
12月9日,市场突然暴跌。上证指数单日下跌5.43%,创五年最大跌幅。林浩的杠杆账户一度触及平仓线。
要不要减仓他颤抖着给赵经理打电话。
慌什么!赵经理语气轻松,正常调整,管理层要的是慢牛,不是快牛。明天就会反弹,说不定还是大涨。
果然,次日央行窗口指导的消息传出,指数大幅反弹。林浩不仅没减仓,反而追加了保证金,继续满杠杆操作。
这次有惊无险的经历,让他更加确信:国家队托底,牛市永不落幕。
------
2015年春:神坛之上
2015年春天,林浩账户净值突破2000万。他已经从普通股民晋级为游资圈新锐,在几个知名股票论坛拥有数万粉丝,每天都有散户跟着他操作。
3月,他受邀参加一个游资聚会。组织者正是赵经理,参与者多是江浙一带的私募大佬。在上海陆家嘴某五星级酒店的套房里,十几个人围坐一堂,讨论着下一步布局方向。
创业板估值太高了,得找新故事。一个温州口音的老板说。
做国企改革概念吧,有政策支持。
我看好‘一带一路’主题,中字头股票还没怎么动。
赵经理最后总结:搞就搞大的!我这边能组织10亿资金,各位一起做一波华夏针车怎么样南北车合并是国家级战略,空间很大。
林浩心脏狂跳。华夏针车是当时市场最热门的股票,南北车合并后复牌,连续涨停,是真正的龙头股。能参与这样的大局,是他从未想过的事情。
我出2000万。他毫不犹豫地说。
4月20日,华夏针车再次涨停,林浩的席位出现在龙虎榜买五位置。当晚,他在朋友圈发了一张陆家嘴夜景,配文:会当凌绝顶。
5月26日,上证指数突破4900点,华夏针车市值逼近万亿,超过西门和阿尔斯总和。林浩的持仓浮盈超过80%。
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能接到无数请教电话,甚至包括他曾经的老板赵明。营业部老陆却一反常态地沉默,每次见到他都欲言又止。
data-fanqie-type=pay_tag>
6月初,老陆终于拦住他:小林,清仓吧!市场已经疯了,全通教育市盈率1000倍,暴风科技连续37个涨停,这明显是泡沫末期了!
林浩不以为然:陆老师,您不懂。这次不一样,国家需要牛市来推动经济转型。
哪次牛市不是这么说老陆激动地说,1999年519行情这么说,2007年大牛市也这么说!结果呢哪次不是一地鸡毛!
林浩懒得争辩。他正准备离开,老陆突然压低声音:我听说监管层要查场外配资,这是釜底抽薪啊!杠杆资金一旦撤离,就是崩盘!
这句话像一根刺,扎进林浩心里。他确实注意到证鉴会在不断提示风险,甚至罕见地让官媒发文降温。但牛市惯性让他选择忽略这些信号。
6月12日,上证指数创出5178.19点新高。当晚,林浩和赵经理等人在外滩庆祝。香槟塔映照着黄浦江的霓虹,每个人都相信,万点不是梦。
没有人注意到,证鉴会官网在深夜悄悄发布了一条通知:《关于加强证券公司信息系统外部接入管理的通知》。
------
2015年夏:股灾降临
6月15日,星期一。
上证指数低开低走,收盘下跌2%。
6月16日,继续下跌3.47%。
6月19日,周五,暴跌6.42%。
市场开始恐慌,但大多数人仍认为是正常调整。周末,各大券商纷纷发表观点,称牛市根基未变,调整提供买入机会。
林浩接到赵经理电话:稳住,这只是技术性调整。我们这么大的资金,一下子出不来,必须维护盘面。
然而,情况急转直下。
6月26日,黑色星期五,上证指数暴跌7.4%,创业板跌8.91%。两市近2000只股票跌停,创A股历史之最。
林浩的杠杆账户开始预警,券商要求追加保证金。他咬牙卖出部分持仓,但市场流动性枯竭,抛单根本无人接盘。
6月27日,央行意外降息0.25个百分点,但市场毫不买账。
6月29日,周一,指数再次暴跌3.34%。
当晚,证鉴会紧急发文,称回调是正常的市场行为,融资业务规模仍有增长空间。这种苍白无力的表态,加速了第二天的暴跌。
7月1日,尽管有养老金入市消息,指数仍跌5.23%。
7月2日,继续下跌3.48%。
林浩的账户已经击穿平仓线。券商发出最后通牒:次日10点前必须追加保证金,否则强制平仓。
他疯狂拨打赵经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最后一条短信回复是:我也爆仓了,好自为之。
7月3日早晨,林浩凑集了所有能动用的资金,包括信用卡套现和高息借贷,勉强追加了200万保证金。他祈祷着市场能够反弹,哪怕只是短暂的技术性反抽。
9点15分,集合竞价开始。上证指数低开2%。
9点30分,连续交易开始,指数直線跳水。
9点42分,上证指数暴跌5%,触发第一档熔断。
暂停交易15分钟。
交易大厅里死一般寂静。林浩瘫坐在椅子上,看着冻结的行情界面,知道自己已经完了。
9点57分,恢复交易。
1分钟后,指数暴跌7%,触发第二档熔断。
A股提前收市。
林浩的持仓被券商系统自动强平。由于流动性匮乏,他的股票大多以跌停价抛出,实际平仓价格远低于预估线。
收盘后,他对着账户余额发呆:-83万。不仅2000万灰飞烟灭,还倒欠券商83万。
窗外,雨点敲打着玻璃,仿佛为无数破碎的财富梦奏响挽歌。
(第二章)
林浩盯着券商APP上的负数余额,83万的债务像一座山压在他的胸口。交易大厅里弥漫着死寂,偶尔传来几声啜泣。老陆默默走到他身边,递过一支烟。
都过去了。老陆的声音沙哑,1997年金融危机,2001年互联网泡沫,2008年大熊市,我都经历过。股市就是这样,吃人不吐骨头。
林浩机械地接过烟,手指颤抖得打不着火。老陆为他点上,烟雾缭绕中缓缓说道:你知道吗在佛教中,‘浮屠’指的是佛塔,也比喻股市这座虚幻的财富之塔。人们拼命往上爬,却不知道塔基早已松动。
窗外,救护车的鸣笛声由远及近。传闻隔壁营业部有个大户爆仓后突发心梗。林浩打了个寒颤,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的逼近。
------
2015年秋:废墟中的挣扎
股灾后的市场满目疮痍。证鉴会全面清查场外配资,万亿杠杆资金灰飞烟灭。林浩被迫卖掉刚买半年的公寓和奔驰车,偿还了部分债务,仍欠券商37万。
更糟糕的是,他发现自己上了证券业黑名单。由于爆仓后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券商取消了他的交易权限,其他券商也拒绝为他开户。这个曾经在龙虎榜上留下席位的新锐游资,连最基本的交易资格都失去了。
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去找工作。但曾经的辉煌成了绊脚石,没有一家机构愿意聘用一个负债累累的交易员。最后,在老陆的介绍下,他在一家小型投资公司找到研究员的职位,月薪8000元。
公司位于浦东一栋老旧写字楼里,老板是个崇尚价值投资的中年人。第一天上班,老板就告诉他:在这里,我们不追热点,不炒概念,只找那些被市场错杀的好公司。
林浩表面点头,内心却不以为然。经历过杠杆牛市的疯狂,他再也看不上这种缓慢的盈利方式。每天下班后,他仍然偷偷用母亲的账户做短线,试图快速翻本。
但市场环境已经变了。监管趋严,游资收敛,那种连续涨停的妖股越来越少。他频繁交易的结果是亏损加剧,甚至把工资都赔了进去。
12月的一个雨夜,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租住的隔间,收到赵经理发来的短信:有个重组借壳的机会,需要200万资金锁仓,三个月至少翻倍。
林浩苦笑。别说200万,他现在连2万都拿不出来。更重要的是,他隐约感觉到,那种靠内幕消息赚钱的时代正在终结。
果然,一周后证鉴会宣布对某知名私募展开调查,涉嫌操纵市场。新闻报道中,赵经理被带走的画面一闪而过。林浩惊出一身冷汗,第一次为自己的一无所有感到庆幸。
------
2016年冬:熔断之殇
2016年1月4日,元旦后第一个交易日。
A股正式引入熔断机制:沪深300指数涨跌幅超过5%暂停交易15分钟,超过7%提前收市。
林浩所在的投资公司召开晨会,老板忧心忡忡:这个机制有问题。涨跌停板制度本来就能防止极端波动,现在加个熔断,只会加剧恐慌。
开盘不久,沪深300指数迅速下跌。当跌幅达到5%触发熔断时,市场果然出现恐慌性抛售。恢复交易后仅用了6分钟,指数就暴跌7%,再次触发熔断。
A股提前收市。
公司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种前所未有的走势震惊了。老板猛地拍桌子:看到了吗流动性危机!本来跌5%时还有人敢抄底,现在一熔断,所有人都想抢先跑路!
1月7日,历史重演。
开盘仅12分钟,沪深300指数就暴跌5%触发熔断。
恢复交易后2分钟,跌幅扩大至7%,再次熔断。
全天交易时间仅14分钟,创下A股最短交易日记录。
那天晚上,林浩独自在外滩徘徊。黄浦江的风刺骨寒冷,江对面陆家嘴的霓虹依旧璀璨,却照不亮他内心的黑暗。两次熔断,他母亲的账户又亏损了40%,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1月8日,证鉴会紧急宣布暂停熔断机制。但这个短命的制度已经造成了数万亿市值蒸发,无数投资者血本无归。
老板在晨会上宣布解散公司:市场生态已经破坏,价值投资在华夏行不通。各位另谋高就吧。
失业的林浩走在寒冷的街道上,感觉自己像是个被市场抛弃的废品。在南京东路的天桥上,他遇到了正在发传单的沈曼——营业部曾经的前台小姐。
林老师沈曼惊讶地看着他落魄的模样,您怎么...
林浩尴尬地想躲闪,却被沈曼拉住:正好,我开的面馆今天开业,来尝尝吧。
在那家只有六张桌子的小面馆里,林浩说出了自己的经历。沈曼安静地听着,最后轻声说:其实那轮牛市里,我也亏了所有积蓄。所以才开了这家店,至少饿不死。
热腾腾的面上桌,沈曼笑着说:你知道吗在股民圈里,这叫‘关灯吃面’。但现在我们有灯,有面,还有希望。
那一刻,林浩的眼眶湿润了。
------
2017-2018年:深渊徘徊
为了偿还债务,林浩不得不打多份工:白天在便利店做收银员,晚上代客炒股。他没有交易权限,只能通过提供建议赚取微薄的分成。
老陆偶尔来便利店看他,总是买最便宜的烟。还在炒股吗老人问。
林浩摇头:戒了。
戒了好。老陆吐着烟圈,股市就像赌场,离开才是赢家。
但林浩心里那团火从未熄灭。他仍然每天复盘,研究市场变化。2017年白马股行情,2018年贸易战暴跌,他都精准判断了趋势,却只能通过别人的账户验证自己的判断。
代客炒股的风险很快显现。一个客户因为重仓中新通讯被美国制裁连续跌停,账户爆仓后迁怒于林浩,威胁要报警说他非法代客理财。
无奈之下,林浩只能赔偿客户损失,用最后积蓄填平了这个坑。当晚,他醉倒在面馆里,对沈曼说:我可能永远翻不了身了。
沈曼收拾着碗筷,轻声说:知道为什么面馆叫‘重生’吗因为我相信,每个人都有重来的机会。就像市场,牛熊轮回,否极泰来。
2018年11月5日,首届进博会上宣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个消息像一道闪电划过林浩的脑海。
那晚,他彻夜未眠研究科创板的规则:注册制、差异化表决权、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他意识到,这可能是华夏资本市场一次前所未有的变革,也是个人投资者最后的机会。
------
2019年夏:科创狂潮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市。
首批25只股票平均涨幅超过140%,安记科技最高涨幅达520%。
林浩站在营业部门口,看着屏幕上的一片通红,内心波澜起伏。他知道,这是一个全新的战场:前五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之后涨跌幅放宽至20%,这为短线交易提供了更大空间。
但问题是,科创板有50万资产门槛,他根本达不到开户条件。
转机出现在8月的一个下午。老陆找到他,直截了当地说:我开了科创板权限,但不懂这些科技公司。你来看盘,盈利三七分成,亏损我承担。
林浩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为什么相信我
老陆笑了:因为我知道,只有被蛇咬过的人,才会真正懂得躲避危险。
于是,林浩开始了为期一年的科创板交易。他摒弃了过去的追涨杀跌模式,深入研究公司基本面,结合技术分析寻找买点。他独创的科创板情绪周期战法取得了惊人成效:2019年下半年,账户收益率达到280%。
2020年春节后,疫情爆发,股市暴跌。但林浩敏锐地发现,医疗和科技股反而受益。他重仓买入口罩机龙头和核酸检测概念股,在随后的反弹中获得了超额收益。
到2020年7月,他已经为老陆赚取了超过500万利润,自己也分到了150万。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还有了重启事业的资本。
更重要的是,在这段艰难岁月里,他和沈曼的感情悄然生长。那个总是在他最落魄时给予温暖的女子,成了他生命中的光。
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涨跌幅放宽至20%的制度从科创板推广到创业板,A股全面注册制改革拉开序幕。
林浩知道,属于他的时代终于来了。
------
2021年春:最后的狂欢
凭借在科创板积累的资金和声誉,林浩重新回到了游资圈。但他这次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不再依赖内幕消息,而是建立了一套基于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的交易系统。
2021年春节后,市场出现大幅调整,茅台等核心资产暴跌30%。林浩却在这波下跌中看到了机会,他大胆重仓押注新能源赛道,在宁得时代和隆机股份上获得了巨额回报。
4月,他正式成立阳光私募产品,首期募资5000万。在产品说明会上,他坦诚地分享了自己的失败经历:我曾经爆仓负债,上过黑名单,睡过隔间房。正因为这些教训,我才更懂得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他的真诚打动了投资者,产品很快超募。操作上,他严格执行止损纪律,单只股票仓位不超过20%,日换手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到2021年底,产品收益率达到85%,最大回撤仅12%,在同类产品中排名前列。
2022年元旦,他向沈曼求婚成功。婚礼上,老陆作为证婚人,说了一段让他铭记终生的话:股市如人生,起落无常。重要的不是站得多高,而是跌得多重后还能站起来。
然而,成功的背后暗流涌动。随着管理规模扩大,业绩压力与日俱增。2022年上半年市场持续下跌,产品净值回撤15%,部分投资者开始赎回。
这时,一个熟悉的诱惑再次出现。某上市公司董秘找到他,提出市值管理合作:公司准备释放利好,希望林浩配合拉升股价,事后利润分成。
林浩犹豫了。他知道这是赤裸裸的操纵市场,但眼下业绩压力巨大,这个机会犹如救命稻草。
深夜,他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看着浦东的璀璨夜景。曾经,他在这里仰望那些亮着灯的窗户,幻想有一天成为其中的主人。如今他做到了,却发现自己站在了道德的悬崖边。
沈曼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轻声说:还记得你为什么要给产品取名‘阳光私募’吗你说要让投资在阳光下进行。
林浩转身拥抱妻子。第二天,他回绝了那个董秘的提议。
然而,市场的残酷超出预期。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美联储激进加息,A股持续下跌。到9月底,产品净值已跌至0.82,面临清盘危机。
绝望中,林浩做出了一个致命决定:通过场外期权加杠杆,试图快速翻本。
------
2022年秋:轮回
10月,林浩重仓了某只ST股票。该公司正在破产重整,有传言将被新能源企业借壳。通过场外期权,他实际上建立了相当于管理规模两倍的多头头寸。
最初几天,股价确实连续涨停。净值快速回升,投资者情绪稳定下来。
但第十天,证鉴会突然发布新规:严格规范破产重整中借壳上市行为,禁止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通过重整上市。
该股连续15个跌停板。
由于是ST股票,每日涨跌幅限制为5%,但这种阴跌更加可怕。流动性完全枯竭,根本无法平仓。场外期权交易对手方开始要求追加保证金。
林浩计算了一下,即使把全部资产变现,也无法弥补这个窟窿。更严重的是,这次操作涉嫌违规使用场外杠杆,可能面临监管处罚。
2022年11月11日,证鉴会对林浩开出罚单:认定其涉嫌操纵市场,禁止从事证券业务5年,并处违法所得三倍罚款。
那一刻,林浩反而平静了。他清算了所有头寸,退还了投资者剩余资金,缴纳了罚款。最后,他带着仅剩的10万元,来到沈曼的面馆。
对不起,我又失败了。
沈曼默默为他端上一碗面:先吃饭吧。
这时,电视新闻开始播放一条消息:北交易所正式揭牌开业,首批81家公司上市交易。镜头扫过交易大厅,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上洋溢着期待和兴奋。
林浩望着那些面孔,仿佛看到了八年前的自己。他轻轻握住沈曼的手:这次,我想开个投资教育工作室,教普通人如何避免我犯过的错误。
窗外,梧桐叶飘落,覆盖了昨日的足迹。但树梢已萌出新芽,准备迎接下一个春天。
股市浮屠,有人攀登,有人坠落。唯一不变的是,这座塔永远矗立在那里,等待着新一轮的轮回。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