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三国之常山赵子龙 > 第一章

第一章
常山少年郎
我出生在常山真定,那地方现在属于河北石家庄。要是早知道两千年后这里会因为雾霾出名,我当年就该劝家里人搬去江南。
常山的春天来得特别晚,已经是二月了,枝头才勉强冒出点绿芽。我蹲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看蚂蚁搬家,心里琢磨着待会儿是去后山掏鸟窝,还是下河摸鱼。
云儿!又偷懒!父亲的怒吼从身后传来,我吓得一哆嗦。
爹,我在...在观察自然之道!我慌忙起身,拍拍屁股上的土。
父亲拎着我的耳朵往家走:自然之道我让你看看戒尺之道!《论语》背会了吗
背会了背会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下一句呢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不亦...
不亦乐乎!父亲气得胡子直抖,你都十三了,连《论语》都背不全!
我小声嘀咕:孔子又不会使枪,背他的书有什么用...
这话偏偏让父亲听见了,结果那天我的屁股结结实实体验了一把戒尺之道。
说实话,我真不是读书的料。先生教《论语》,我能在下面用毛笔给孔子像画盔甲;教《诗经》,我能把关关雎鸠改成关关雎鸠,烤了吃咻。先生的戒尺都打断三根了,我还是那个德行。
直到那天,一切都变了。
那是初夏的午后,我溜到城外小河边摸鱼。突然听到树林里有破空之声,好奇凑过去一看,顿时挪不开眼了。
一个青袍老道正在林中练枪。那杆长枪在他手中仿佛活了过来,银光闪闪,犹如蛟龙出海。但见枪尖点点,好似百鸟朝凤;回身横扫,宛若风卷残云。我看得入迷,连手里的鱼掉了都不知道。
小子,看够没有老道不知何时已收枪而立,笑吟吟地看着我。
我扑通就跪下了:师父在上,受徒儿一拜!
老道扶起我:贫道童渊,看你是个苗子。但学武辛苦,你能坚持
能!绝对能!我头点得像小鸡啄米,再苦也比读书强!
从此我每天鸡鸣起床,跟童渊师父学百鸟朝凤枪。师父教得严格,一个架势不到位,就得练上百遍。
手腕要稳!腰马合一!你这枪花耍得好看,实战中就是送死!师父的戒尺比先生的还疼。
师兄张任和张扬偶尔也来。张任总板着脸,说我枪花太浮夸;张扬笑我下盘不稳。我们时常对练,我总是输多赢少。
三年寒暑,我的枪法终于小成。师父要云游去了,临走前对我说:子龙,你枪法已成,但记住:武艺越高,越要慎用。这乱世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杀戮。
我似懂非懂地点头。后来才知道,师父这话多有先见之明。
第二章
初露锋芒
初平二年,黄巾余党在常山一带闹事。那日我正在田间帮母亲干活,忽然村口传来惊呼声:黄巾贼来了!
我抄起锄头就往村口跑,只见十多个彪形大汉正在抢粮,为首的那个脸上有道刀疤,格外凶恶。
光天化日,还有王法吗!我虽然心里打鼓,还是硬着头皮喝道。
刀疤脸哈哈大笑:王法老子就是王法!小兔崽子滚开!说着挥刀就砍。
我下意识使出身法躲过,手中锄头顺势一点,正中他手腕。这一招是师父教的凤点头,没想到用锄头使出来也挺好使。
刀疤脸吃痛撒手,刀当啷落地。他恼羞成怒,招呼同伙一拥而上。我舞动锄头,使出百鸟朝凤枪法,虽然兵器不顺手,倒也打得有模有样。
这时乡亲们拿着农具赶来助阵,黄巾贼见占不到便宜,撂下几句狠话跑了。
里正拍着我肩膀:子龙好样的!没想到你小子还有这本事!
我挠头傻笑,心里却想:师父教的枪法真管用,可惜用的是锄头。
这事很快传开了,常山赵子龙的名号渐渐响亮起来。附近乡勇都来找我学艺,我便组织起一支民兵队伍,保境安民。
第三章
投奔公孙瓒
这天,村外来了一队骑兵,旌旗招展,为首的白马银鞍,好不威风。
常山赵子龙何在白马将军扬声问道。
我上前行礼:在下便是。不知将军是
吾乃幽州公孙瓒,闻你勇武,特来相请。他打量着我,可愿随我讨贼安民
我心想:这公孙瓒名气不小,白马义从威震塞外,倒是条出路。便点头应允。
母亲连夜为我缝制新衣,絮絮叨叨:在外要小心,莫要强出头...
父亲闷头抽着烟袋,最后叹了口气:乱世之中,但求问心无愧。
告别父母,我随着公孙瓒来到幽州大营。军营比我想象的还要壮观,旌旗猎猎,号角连天。
公孙瓒对我颇为赏识,常叫我陪同巡营。但他太过注重表面功夫,白马义从的铠甲要擦得锃亮,队形要排得整齐,却不太关心士兵是否吃饱穿暖。
子龙你看,我这白马义从,可称天下精锐公孙瓒不无得意地问。
我委婉提醒:将士们威武雄壮,只是...粮草似乎有些吃紧。
他摆摆手:小事,已命人去催粮了。
我心中暗叹:这公孙瓒,好面子胜过务实。
第四章
结识刘关张
在公孙瓒帐下数月,这天听说来了三位客人,是公孙瓒的同窗刘备及其结义兄弟。
中军大帐里,我第一次见到这三位传奇人物。刘备耳垂硕大,面容温和;关羽红脸长须,不怒自威;张飞黑脸环眼,声如洪钟。
俺看公孙太守这白马义从,花花架子罢了!张飞大嗓门震得帐篷直抖。
公孙瓒脸色顿时铁青。我忍不住插了句:白马义从不只是好看,昨日刚击退一支乌桓骑兵。
张飞瞪向我:小子何人俺们说话轮得到你插嘴
常山赵云。我抱拳道,不卑不亢。
刘备眼睛一亮:可是单枪匹马冲散黄巾余党,救出三十百姓的赵子龙
我愣了一下:不想刘使君竟知此事。
刘备起身拉住我的手,眼神热切:子龙英勇,备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一表人才!
我被他拉着手,有点不自在。公孙瓒咳嗽一声:玄德啊,子龙是我爱将,你可别打什么主意。
张飞在一旁嘟囔:小白脸一个,能有多大本事...
关羽眯着眼:观子龙步伐沉稳,呼吸绵长,应是练家子。
data-fanqie-type=pay_tag>
那晚张飞非要跟我比试酒量。
常山的小子,敢不敢跟俺老张喝一场他拎着两坛酒,咣当放在我面前。
我微微一笑:张将军有请,云敢不从命
结果三碗下肚,我就发现不对劲——幽州的酒比常山的淡多了,跟喝水似的。张飞这黑厮一碗接一碗,面不改色。
小子,不行了吧张飞得意大笑。
我咬牙硬撑:将军海量,云佩服...
最后还是关羽看不过去,一把按住张飞还要倒酒的手:三弟,适可而止。又对我道:子龙莫怪,翼德就这脾气。
我晕乎乎地摆手:关将军言重了,张将军是真性情。
刘备过来扶我,叹气道:翼德啊,不是谁都像你这般能喝。又对我低声道:子龙明日若头疼,我那儿有解酒汤。
那晚星光很好,刘备陪我在帐外醒酒。他说:观当今天下,诸侯割据,民不聊生。备虽不才,愿伸大义于天下,救黎民于水火。
我看着他,月光下那双眼睛格外真诚。但我还是问了句:刘使君欲如何施为
刘备愣了一下,随即苦笑:实不相瞒,备尚无明确方略。眼下只能依附公孙太守,伺机而动。
我笑了,这人至少诚实。
子龙笑什么
笑使君实在。若是他人,定要夸夸其谈一番宏图大业。
刘备也笑了:备不会欺瞒朋友。
第五章
兄长病故
在公孙瓒帐下一年有余,忽然收到家书:兄长病重。
我急忙告假回乡,日夜兼程赶回常山。可惜还是晚了一步,兄长已经去世三日了。
跪在灵前,我泪如雨下。兄长大我十岁,父母忙于生计,是他一手把我带大。记得小时候我顽皮捣蛋,先生要打手心,总是兄长来求情;我偷邻居家的枣子,也是兄长去赔礼道歉。
云儿,男儿当立志...兄长临终前还在念叨这句话。
处理完丧事,我守孝三月。期间公孙瓒多次来信催促,我都婉拒了。见识过他的浮夸作风后,我实在不想再回去。
倒是刘备时常来信问候,不谈军国大事,只问家中安好,可需帮助。这些细节让我倍感温暖。
孝期将满,我正思考前程,忽然收到刘备密信:他已离开公孙瓒,投奔曹操,邀我前去相会。
我收拾行装,对父母道:儿欲往许都投奔刘使君。
父亲沉吟片刻:刘备此人,仁德有名,但势单力薄,前途未卜啊。
我坚定道:乱世之中,能追随明主,匡扶正义,儿心已决。
母亲抹着眼泪:我儿长大了...凡事要小心。
就这样,我踏上了前往许都的路途。这一去,便是波澜壮阔的一生。
第六章
许都重逢
建安五年春,我终于在许都见到了刘备。他当时依附曹操,虽受礼遇,实则如同软禁。
子龙!刘备一见我就扑过来,眼泪汪汪,备日夜思念将军!
我被他抱得喘不过气:云亦思念使君。
心里嘀咕:刘使君这爱哭的毛病越发严重了。
关羽、张飞见到我也很高兴。张飞拍我背:赵小子!这些年长结实了啊!
关羽捋须微笑:观子龙气象,武艺必是精进了。
我笑道:关将军的胡子也更长了。
曹操设宴款待,席间特意叫我上前:闻子龙勇武,可愿为朝廷效力
我恭敬回答:云乃粗人,唯愿追随刘使君,匡扶汉室。
曹操目光闪烁,大笑:好个忠义之士!
后来私下里,曹操派人送来金银珠宝,暗示我可另投明主。我原封不动退回,附信曰:云虽不才,岂是见利忘义之徒
刘备知道后,又拉着我的手哭了一场:得子龙如此,备之幸也!
我无奈道:使君,您这眼泪都快把我袖子浸坏了。
在许都的日子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刘备整日种菜浇园,装作胸无大志;曹操则暗中监视,试探不断。
一天,曹操请我们狩猎。林中忽现猛虎,直扑曹操。我张弓搭箭,一箭射穿虎眼。
曹操惊魂未定,拍我肩膀:子龙真虎将也!
刘备悄悄对我竖大拇指。
这次之后,曹操对刘备更加忌惮。不久,刘备借口截击袁术,率部离开许都。我也随行,开始了真正的征战生涯。
第七章
长坂坡的七进七出
建安十三年秋,曹老板亲自带队南征,那阵仗真是锣鼓喧天,旌旗蔽日。刘琮那怂包直接举白旗投降,主公只好带着十多万百姓逃难。
说实在的,带着这么多老百姓逃跑,速度比蜗牛快不了多少。我护着主公的家小,一天到晚听得最多的是甘夫人和糜夫人的叹息,以及阿斗那小家伙的哭声。
赵将军,甘夫人忧心忡忡地问,曹军追兵何时会到
我只好安慰她:夫人放心,云必誓死护卫。
结果第二天一早,曹军就追上来了。乱军之中,我与主公家小失散。这下可好,把我急得满头大汗。
好不容易找到糜夫人,她腿受了伤,抱着阿斗坐在断墙边。
赵将军!带阿斗走!她眼神决绝。
我急道:夫人何出此言云必护夫人周全!
她摇头:妾已伤重,不可连累将军。愿将军护阿斗见到皇叔!
说罢将阿斗塞给我,翻身投入枯井。
我心中悲愤,将阿斗裹进战袍,绑在胸前,翻身上马。小家伙倒是懂事,居然不哭不闹。
第一个撞上的是淳于导,使一柄大刀,哇呀呀冲过来:吾乃曹仁部下淳于导!来将通名!
我一枪刺去:常山赵云!
三个回合就把他挑落马下。说实话,这水平也敢出来叫阵
接着是夏侯恩,背着把宝剑,耀武扬威:吾乃夏侯...
话未说完,已被我挑落马下。捞起那剑一看,剑身镌青釭二字,果真好剑。心说:曹老板装备不错啊,都配发给这种货色
正走着,忽听一声大喝:赵云休走!
回头一看,是张郃。这老对手了,使一杆长枪,武艺不凡。
张将军别来无恙我勒马笑道。
他面色凝重:子龙何苦执迷不悟丞相爱才,若肯归降...
我打断他:云平生最恨背主求荣之辈!
我们大战十余回合,他的枪法比以前老辣多了。最后我仗着青釭剑锋利,削断他的枪头,他才惊退。
最惊险的是遇上徐晃,使一柄开山大斧,力沉势猛。
赵云!今日叫你见识俺的厉害!他一斧劈来,风声呼啸。
我侧马闪开:徐公明,力气见长啊!
战了二十回合,我诈败而走,他紧追不舍。回马一枪,点在他护心镜上,震得他吐血而退。
曹操在景山顶上看见我,问:此乃何人
曹营没人认识我。正常,我这种不爱出风头的人,知名度自然不如关张。
曹操感叹:真虎将也!务必生擒!
我心想:老曹你这就不对了,战场上要么杀要么放,生擒多费事啊!就是这道命令救了我的命——曹军不敢下死手,我却可以随便捅人。
杀出重围见到主公时,我解开战袍递上阿斗:幸不辱命。
主公接过孩子,突然扔在地上:为此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我目瞪口呆。刘使君,您这戏过头了吧而且您扔的是亲儿子啊!虽说是摔在草丛里,万一扭到脖子呢
我赶紧抱起哇哇大哭的阿斗,心说:这孩子摊上这么个爹也真不容易。
张飞冲过来拍我肩膀:好个赵小子!七进七出,比俺老张还猛!
关羽捋须点头:千军万马中如入无人之境,关某佩服。
诸葛亮摇着羽扇:子龙勇猛,真乃万人敌也。
我苦笑:军师莫夸,云现在手臂还在发抖。
第八章
荆州闲话
取得荆州后,我被封为牙门将军。日子总算安稳了些,有时间跟几位老友聚聚。
诸葛亮常来找我切磋武艺——别看他文士模样,剑法相当不错。
子龙看我这招如何他一剑刺来,角度刁钻。
我格开剑锋:军师好剑法。不过实战中这样出手,胸口会露出破绽。
诸葛亮叹道:亮终究是纸上谈兵。
我安慰他:军师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何必亲上战阵
有关羽在时,总爱拉我喝酒。三杯下肚,就开始抱怨:
大哥太过重用诸葛亮,一个书生懂什么军事!
我劝道:关将军,军师确有经天纬地之才。
关羽冷哼:子龙你也帮他说话
我正色道:云只帮道理说话。赤壁之战,军师之功有目共睹。
关羽默然片刻,又道:那借荆州之事,岂不是让东吴记恨
我笑道:此事云不敢妄议。不过既然借了,总要还的。
后来果然为这事闹出不少风波。
张飞倒是越来越稳重了,还会读书识字。有次我看到他捧着《春秋》打瞌睡,口水流了一书。
翼德,用功呢我打趣道。
他惊醒:赵小子别吵!俺在读圣贤书!
我指指他嘴角:圣贤的书好吃吗
他擦擦嘴,自己也笑了:这劳什子《春秋》,看得俺头疼。还是练武痛快!
说着就要拉我比试枪法。结果百回合不分胜负,倒是把院里的花花草草糟蹋了不少。
第九章
西川恩仇
建安十六年,我们入川帮助刘璋抵御张鲁。我沿江而上,连克江州、资中,打到成都时,刘璋却突然翻脸。
葭萌关之战,我对阵川中名将张任——没错,就是我那位师兄。
阵前相见,他冷笑:赵云,当年师父说你天赋最高,如今却做刘备走狗!
我平静道:师兄,刘使君仁德爱民,非刘璋可比。
他大怒:看枪!
我们大战五十回合,他的百鸟朝凤枪尽得师父真传,但我早已青出于蓝。最后一招,我枪尖点在他咽喉。
师兄,承让。
他面如死灰:为何不杀我
我收枪:同门之情,岂可相忘。
后来听说他誓死不降,被军师设计擒杀。可惜了。
成都城下,马超来投。这哥们儿锦马超之名不虚传,确实帅得掉渣。就是脑子不太好使,被曹操忽悠得家破人亡。
张飞不服气要跟他单挑,两人打了两百多回合不分胜负。我在旁边看得直打哈欠。
二位,都是自己人,打个什么劲我忍不住劝道。
张飞哇呀呀大叫:赵小子别管!俺非要跟这西凉锦马超分个高下!
最后还是主公亲自来劝,两人才罢手。
第十章
汉水戏曹瞒
建安二十四年,定军山一役,老黄忠斩了夏侯渊。曹操亲率大军来报仇,黄忠要去劫粮草,让我接应。
等到日过中午,黄忠还没回来。我带着几十骑去查看,结果远远看见曹军漫山遍野,老黄被围在核心。
副将脸都白了:赵将军,敌众我寡,不如暂退
我观察地势,心生一计:开门,迎敌。
开、开门副将以为我疯了。
我笑道:照做便是。
大营门敞开,旌旗偃倒,我单枪匹马立于营前。曹军杀到,见状迟疑不前。
曹操的多疑症果然犯了:赵云素来谨慎,必有埋伏!
我令弓弩手放箭,曹军自相践踏,落水死者无数。翌日刘备来视察,惊叹: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从此我得了个虎威将军的称号。
庆功宴上,张飞搂着我脖子:赵小子,这空城计妙啊!比俺老张只会硬冲强多了!
关羽难得微笑:智勇双全,方为大将。
诸葛亮摇扇:子龙有勇有谋,亮可安心矣。
我谦虚道:不过是摸透了曹操性子。心里却想:主要是曹老板多疑的毛病太好猜了。
第十一章
夷陵劝谏
章武元年,先主称帝,我拜中护军。可惜好景不长,关羽失荆州,被东吴所害。先主悲愤之下,非要伐吴。
我连夜求见:陛下三思!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若先灭魏,则吴自服。
先主红着眼睛:朕与云长,誓同生死!此仇不报,朕何以面对天下!
我跪地苦谏:曹操虽死,曹丕篡汉。陛下若舍魏伐吴,恐失天下人心啊!
诸葛亮也劝:子龙之言,乃金玉良言。愿陛下纳之。
可惜先主报仇心切,执意出兵。
夷陵之战,我军连营七百里,被陆逊一把火烧个精光。撤退时我亲自断后,遇上东吴大将朱然。
赵云!刘备大势已去,何不早降!他嚣张得很。
我冷笑:云平生只会进军,不知撤退二字怎么写!
大战三十回合,我一枪把他挑落马下,东吴军不敢再追。
白帝城托孤,先主拉着我和诸葛亮的手:嗣子可辅则辅,若不可辅,君可自取。
诸葛亮哭得稀里哗啦:臣敢不竭股肱之力!
我心想:先主这话说的,让军师怎么接啊...
第十二章
北伐岁月
建兴五年,诸葛亮上《出师表》,开始北伐。我虽年过花甲,仍请为先锋。
箕谷之战,我以疑兵牵制曹真主力。可惜马谡失街亭,全军不得不退。撤退时我亲自断后,粮草物资一无所失。
诸葛亮要赏我绢帛,我拒绝了:军事无利,为何有赐请须十月冬赐。搞得全军将士都很感动。
其实我心里想的是:打败仗还领赏,我老赵还要脸不要
姜维这孩子不错,常来向我请教枪法。
赵将军,这招凤点头,手腕是否要再沉三分
我示范给他看:非也非也,要点在腰力不在腕力。
他天赋极高,一点就通。有次诸葛亮看着我们练枪,叹道:伯约得子龙真传,蜀汉后继有人矣。
第十三章
最后时光
建兴七年,我病倒了。诸葛亮来看我,神情憔悴。
子龙,连你也要走了...他握着我的手,眼泪在眶里打转。
我笑道:军师保重,北伐大业还需依仗您呢。
他摇头:五虎上将只剩你一个,如今...
我知道他想起关张马黄,想起先主,想起这未竟的梦想。
军师,我轻声道,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尽力而为,问心无愧便好。
诸葛亮泣不成声。
夜里,我梦回常山,还是那个少年郎,在槐树下练枪。师父童渊在一旁看着,微微点头。
子龙,这一生可曾后悔师父问。
我想了想:追随明主,匡扶正义,无怨无悔。
师父笑了:如此便好。
建兴七年,赵云卒,谥顺平侯。
回顾这一生,见过英雄豪杰,也见过宵小之徒。乱世之中,能保持本心,问心无愧,足矣。
后人有诗赞曰:
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
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
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
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