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爷啊!这是神迹!是神迹啊!”
“俺的娘嘞!这玩意儿要是能种满山坡,咱们云州,还怕个鸟的饥荒?!”
而在另一边的玉米地里,同样满是丰收的喜悦。
当晚,李辰安被苏明哲和张迁硬拉了过来,参加一场庆丰收的露天篝火晚会。
巨大的铁锅里,煮着香喷喷的土豆炖羊肉。篝火的炭堆里,埋着一个个用湿泥巴包裹的土豆,烤得外焦里糯。一根根金黄色的玉米,被架在火上,烤得滋滋冒油,香甜的气味飘出老远。
李辰安被众人簇拥在最中间,手里被塞了一根烤得最焦香的玉米。他看着那些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农人和工匠,此刻一个个喝得面红耳赤,围着篝火,唱着不成调的乡野小曲,跳着笨拙的舞步。
王老汉捧着一碗酒,颤颤巍巍地走到他面前,“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
“殿下!您您就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俺们俺们云州几十万百姓,给您给您磕头了!”
“王爷千岁!王爷万岁!”
黑压压的人群,跪倒了一片。
李辰安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也是颇为感慨,他放下玉米,亲自将王老汉扶起。
“老人家,快快请起。本王说过,好日子,是靠大家一起干出来的。”他拍了拍王老汉的肩膀,朗声道,“本王今日在此,也向大家伙儿,宣布两件事!”
“第一!自明年起,土豆与玉米,将作为我云州主粮,在全境之内,全面推广!”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大家伙儿干活卖力,云州的冬天寒冷,大伙冬天还穿着单衣,本王心里过意不去,今年我们虽种植了一些棉花,但是产量还远远不够,还不能让大伙在冬天都穿上暖和的棉衣“
”所以在此我宣布,明年我们不单单要大规模推广土豆和玉米这种亩产高的粮食,来年春天我们还需要种植更多的棉花,而且凡是明年种植棉花的百姓,我们官府免费提供轧花机给棉花做脱仔服务,来年让大家都可以穿上棉衣,盖上棉被。”
“王爷仁德啊!”
“不光管咱们吃饱,还管咱们穿暖!这样的好日子,俺以前做梦都不敢想!”
“明年俺家那几亩地,一半都种棉花!”
百姓们的欢呼声,是发自肺腑的,不带一丝杂质。
那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此刻都洋溢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苏明哲站在李辰安身后,眼眶竟有些湿润。他捻着胡须,心中感慨万千。
他读了一辈子圣贤书,追求了一辈子“民心所向,天下归心”的治国大道,却从未想过,有一天,这大道,竟会被一个年轻人,用如此简单甚至有些“粗鄙”的方式,给轻易地实现了。
什么王道霸道,什么经义礼法,在“吃饱穿暖”这四个最朴素道理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整个秋天就这样在热烈气氛中慢慢得过去了,云州的雪,下得越来越大了。
鹅毛般的雪片,像是天上哪个阔绰的神仙,不要钱似的往下撒着银屑。不过短短半日光景,便将整个赤石岭工业区都裹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