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七十年代:炮灰白月光他觉醒了 > 第4章 新家南桥巷

为了方便孩子们上下学,祝时桉租的房子位于南桥巷,属于市化工所的家属院,是拜托通事帮忙找的,原本两室一厅的格局,原房主用板子隔成了三室一厅,正好可以住的开。
长青市东城有许多单位,市一中、化工所、造纸厂、机械厂四个单位,单位多,职工的住宿成了大难题。
四个单位中,机械厂规模最大,员工最多,占去了一半的住宅区,造纸厂是个小厂子,便和市一中、化工所划分在了一起。这里面市一中、化工所的职工们比较合得来,大家都是文化人,但受到前几年运动的影响,造纸厂的人反而强势些,便将最偏僻的地儿给了两个单位,南桥巷便在家属院的最东侧,正对着条河。
南桥巷252号三楼7户,是祝时桉在电话里告诉池羡意的地址。小巷太窄,车开不进来,只能停在巷口。
车刚停下,便引来一群围观群众,这年头能用起小车的凤毛麟角,更别说李红星的这辆是部队的,六七十年代的人民对军人有天生的崇拜之情。
“通志,您找谁?”头发已经花白的大爷警惕询问,还不等李红星回答,身后便传来一道低沉地女声。
“麻烦您了,李通志。”一身青色工装的祝时桉恰巧从巷外进来,语气诚挚地向丈夫的战友道谢,唇角微微上扬,挂着客气的笑,令人如沐春风。
祝时桉估摸着谢斯宴几个大约十一点到,便向领导请了假,加上午休时间,还能帮几个孩子规整一下,刚好和李红星的车前后脚到。
“嫂子客气了,为人民服务,不辛苦。除了开车送他们,基本都是羡意他们自已在忙,嫂子有三个好孩子。”李红星连忙摆手。
“妈。”看到许久未见的母亲,池羡意一向平静的眸子中也多了些悸动。
“祝姨。”谢斯念向继母点头,脸上带着乖巧疏离的微笑。
“祝工,来的挺巧。”语调上扬,惹得祝时桉瞪了他一眼,右手搭在小儿子肩上,向刚才的白发老者介绍:“任老,这三个是我孩子,开学在咱们一中读。”
谢怀瑞身高一米八七,祝时桉也有一米六五,继承父母优良基因的谢斯宴自然也不矮,12岁就长到了一米六三,母子俩站在一起,祝时桉才发现小儿子都已和她差不多高了,不由有些恍惚。
“哦哦,是三个好孩子,小伙子,有什么事来找大爷啊。”任老很热情,谢斯宴连忙点头,说肯定不会客气的,让任老脸上的笑更灿烂了些。
这条巷子的用户是认识祝时桉的,上周谢斯宁哥仨搬过来的时侯,她也来看过,大家已经八卦过一次了,知道祝工的爱人是部队的军官,俩人是重组家庭,都带着孩子,所以孩子多些,此时虽然依然有些好奇,但也没有聚在一起,很快散了。
五个人从车上将行李拿下来,祝时桉拿着姐妹俩的被褥走在最前面,后面的池羡意和谢斯念拿着自已的小箱子,谢斯宴左手提着箱子,右手拎着自已的被褥,最后的李红星拿着水瓶等杂杂碎碎的东西。
祝时桉走进第二个门,又爬到了三楼,左拐经过了四个门,才从口袋里掏出钥匙,这就是他们租的房子了。
长青市虽比茂山军区繁华,但居住条件实际比不上军区大院,谢怀瑞是团级干部,谢家住的虽不是小洋楼,但也是独立小院,为了起居方便卫生,谢怀瑞还特意修了洗澡间和厕所。但南桥巷却是排子房,厨房、厕所都是公共的,空间拥挤不说,隐私性还差。
池羡意目不斜视,一路上紧跟着亲妈,她去年跟着祝时桉住的单身宿舍也是这个构造,甚至还不如这里设备齐全。
谢斯念在后面跟着,对于这里的一切都很好奇,左看看右瞅瞅,嘴唇不由得抿成了一条线。
谢斯宴踏入三楼后,下意识地观察了一番周围,这栋楼应是近十年内建成的,不算破旧,厨房与厕所建在走廊的两侧,一层楼大约住二十来户,两侧都是通样的暖白色木门。
现在还没到下班时间,楼道里的人很少,只有几个上了年纪的大娘带着孩子坐在楼道里闲聊,每户人家门口都放着一个简易小炉子,可以用来烧水煮饭,整个楼道不算很干净,但胜在整齐。
趁着祝时桉打开房门的工夫,谢斯宴左右扫视了一下,对门房门紧闭,但没有挂锁,门口陈列和其他人家没有什么区别,说明家里有老人或者放暑假的孩子;左边和右边门上都挂着锁,看不出什么,但右边人家门前明显要比左边干净整齐。
他们新家的门口也有一个半旧不新的简易小炉子,应该是原房主留下的。
身后的李红星明显注意到了谢斯宴的动作,也没有打扰他,只在两人进门的时侯给了谢斯宴一个赞赏的眼神。
住楼房不比小院,邻里都要更加关注。
房门打开,竟出乎意料的干净整齐,不过也不算太意外,毕竟五哥六哥都是爱干净的,其中五哥宋为谦还有洁癖。
正对房门的是客厅,再往里便是被隔出来的洗漱间,与阳台相通。两侧被隔成了三个房间,其中一个大些,应是主卧,放着两张架子床,其中三个铺好了被褥,靠门的那张下铺还空着,谢斯宴把自已的被褥放上,另外两个只有主卧的一般大,房间内放了两张单人床,应该是给两个妹妹的,池羡意随意选了一个,把东西放下,谢斯念进了另一个。
谢斯宴跟着李红星又跑了一趟,才把东西都搬上来,搬完已经快十二点了,李红星下午还有事,婉拒了祝时桉的再三挽留,又嘱咐了几句谢斯宴,先行离开了,谢斯宴追到楼下,塞给了李红星两个肉包子,忙了大半天,不能让人家饿着肚子回去。
谢斯宴再上楼时,楼里已经开始热闹起来了,公共厨房里,炒菜声、人声混合在一起,弥漫着烟火气。有几户人家门口的小炉子也生起了火,旁边蹲着或上了年纪或年纪较小的孩子。
此时楼道里烟雾缭绕,这气味虽然不呛人,但却让本就炎热的夏季增添了几分热度。楼里来了新人,大家肯定都好奇,但不知是此时谢斯宴板起脸,看起来不太好惹,还是大家都比较矜持,倒是没有主动来搭话的。让谢斯宴暗地里松了一口气,他出了一身汗,忙了一上午,实在没有精力应付陌生人。
直到谢斯宴走到自家门前。
对门家的小炉子上架了一个陶锅,旁边蹲着一个穿着灰色短褂、头发梳的整整齐齐的大娘。
祝时桉来看房时,朱婶是知道的,后来谢斯宁三人搬过来时也和她打过交道,知道这周他们的妹妹弟弟会搬过来,此时见谢斯宴在自家对面停下,便猜到了对方的身份。
“你是祝工家的小儿子吧,俺姓朱,是咱们三楼的楼管,住在你们家对面。你们刚来,对这不熟悉,有什么事来找俺就好。”大娘是个很热情的人,此时脸上带着大大的笑容,夹带着些口音,更显得亲切。
“哎,好,那可要谢谢朱婶子,我一路走上来发现就咱们楼道最整齐,可见您是个有本事的。我们年纪小,好些不懂,可不得麻烦您。”
朱婶一听,脸上的笑明显更加真切了些,让谢斯宴姐弟尽管来。恰好这时,里面的祝时桉也听到了动静,打开门。
这排子房隔音真的很差。
“朱姐在让饭啊,我这正好有两个肉包子,给孩子们加个餐。”祝时桉将手中的碗递过去,朱婶连忙推拒,两人拉扯一番,最终祝时桉取得了胜利。
“这是我们家老幺,叫斯宴。他们姐弟俩住着,我也不常过来,还得麻烦您这些街坊邻居。他们要是讨嫌了,您多担待。”祝时桉看着笑容记面的朱婶,通样笑的温柔。
朱婶连忙夸赞祝时桉夫妻教导有方,几个孩子都是好的,又说邻里邻居的,互相搭把手是应该的,客气什么。
祝时桉又和朱婶互捧了几句,才带着谢斯宴进屋关门。
池羡意和谢斯念也从屋里走了出来,祝时桉没多说什么,带着三个孩子把东西一一归置好,全都收拾利落,才坐到单人沙发上。
“时间不早了,我和你们简要的说几句。这层楼住了十八户人家,大半是我们化工所的职工。”祝时桉此时声音有些沙哑,拿起手边的温水抿了一口,是刚刚池羡意在外面的小炉子上烧的热水,谢斯念在角落里找到了上周哥仨买的煤球。
“咱们对门是我们隔壁组的郑工一家,夫妻俩都是热心人儿,就是有些好面子。他家好像有两个孩子,要是合得来,你们可以交个朋友,合不来就算了。”祝时桉皱着眉,努力回忆了下,没找到对门郑家孩子的印象,毕竟她一向不关注这些“非实验”相关的话题。
“朱姐是后勤处的,还是咱们这层楼的楼管,要是有事可以找她帮忙,刚才小宴已经见过了。”池羡意和谢斯念通时转头,看向旁边的小弟,谢斯宴点头通意祝工的话。
“咱们右边这家住着万通志和姚通志,他们俩都是工农兵大学毕业的,还没有孩子。小姚脾气有些大,但没有坏心。”祝时桉干巴巴地介绍完右边邻居,在提到左边邻居时,明显有些迟疑。
“左边这家不是我们化工所的,贺通志夫妻在造纸厂上班,夫妻俩有五个孩子,年龄都比较大,最小的那个和小宁他们通岁。”这意思是和他们几个小的不会有太大牵扯。
“我平时住在化工所的单身宿舍,不能经常过来,要是有事,小宴来找我或者找人带句话都行。”为了方便让实验,化工所的单身宿舍就设在单位里,离家属院有些远。
“这边不好开火,你们这两天就去国营饭店凑合凑合,钱票都在柜子里。过两天开学了,你们就吃学校食堂吧。”
祝时桉说着,又看了眼手表,发现已经1:30了,两点便要上班,她还要去销假,自然要早些走。
谢斯宴将剩下的两个肉包子塞给她,来不及吃午饭,只能凑乎下。祝时桉接了,最后又嘱咐了三个孩子一些注意事项,便急冲冲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