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斯宴对顾盛的话不置可否,他倒也不是眼尖,而是之前谢斯念学骑车时,摔过一次,车把上留下了点痕迹,还挺明显的。
他没搭理顾盛的碎碎念,转而抓住了顾盛话里的一处:“你可以搞到机械厂的零件?晶l管和变压器可以搞到吗?”
谢斯宴最近想攒一个收音机,其他的材料都好得,只有晶l管和变压器难搞。省城的百货大楼倒是有售卖零件组的专柜,但供不应求,谢斯宴就买到过一次,还是拜托了谢怀瑞的战友。
“你要晶l管和变压器干什么?你会组装‘铁盒子’?”“铁盒子”就是私人组装的半成品收音机,外观虽然磕碜,但功能没问题,还不要票,在黑市是抢手货。
顾盛脸上轻松的神色消失的一干二净,左右看了看,确定周围没人,才压低了声音问道。
谢斯宴没有回答,等着顾盛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顾盛和他对视了两秒,突然笑了:“可以搞到。”
谢斯宴等着他的条件。
顾盛靠近他,“我在机械厂那兄弟,半个月可以漏出点小零件,之前都是散卖,既然兄弟你有这门手艺,咱哥俩不如合伙。”他昨天就是在倒手这些零件,结果姓周的王八羔子想黑吃黑。
“放心,买卖不用你管,你只用组装就行,要是真出了事,兄弟绝不连累你。”知道谢斯宴担心什么,顾盛立马保证。
散卖零件才多少钱,顾盛早就眼红那些二道贩子了,可惜自已没这技术。
谢斯宴在顾盛脸上打量了一番,还有些稚气的眉眼虽然日常带着化不开的凶狠,但眼神清亮。
谢斯宴最终答应了,他当然不是很缺钱,谢团长每个月都会给他们这些还在上学的孩子发生活费,再加上每年的压岁钱,可以算得上小富,而谢斯宴物质欲不强,家里给什么用什么,除了买些相纸,并没有什么大支出。只进不出,自然也是攒下了不少钱。
但他缺少一个可以接触原始零件的途径。谢斯宴打小就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家里的电器基本都被他拆开过,研究一遍,然后再组装起来。
谢家人从一开始的惊讶,到现在已经习惯了,家里有了新电器,基本都会被谢小九“分尸拆解”一遍。
谢家有收音机,谢斯宴自然也拆过,他搞懂了里面运行的结构,甚至有了些新的想法,却从来没有机会去尝试。
谢怀瑞和祝时桉,也感觉可惜,小儿子生在了这个特殊时期,材料上他们很难记足,只得托人多找些物理方面的学籍,如创刊于1955年的《无线电》杂志便是谢家这么多年坚持订阅的杂志之一。
而如今,机会似乎出现在了谢斯宴眼前,只看他如何选择。
不过他还没有蠢到将自已和家人置于危险中:“我只负责改装电路板,和焊接元件,其他组装、调试这些好上手的,我会教给你,以后由你自已来。”不算很过分,而且还可以学到点东西,顾盛很容易接受。
“我要是需要一些额外的零件,你得帮我找。”顾盛继续点头。
“一个月最多三个,全程你自已负责,最好不要让第三个人知道。”自去年粉碎四人帮,社会风气就宽松了许多。虽然仍然有些投机分子在负隅顽抗,但已是强弩之末,成不了什么气侯。
这也是谢斯宴敢答应顾盛的根本原因。
谢斯宴有条不紊地说出自已的几个要求,说完就没再说话,等着顾盛的反应。
顾盛沉思了一会儿,点了点头全都答应了,谢斯宴不算强人所难。“没问题,我知道轻重。”谨慎是顾盛最大的优点,要不前两年,他就折腾进去了。
谢斯宴松了口气,只有懂得记足的人才安全,如果顾盛表露出一点要加码的意思,他都不会和对方合作。
顾盛又拉着谢斯宴,将分成、交易时间等细节一一沟通明白,最后才心记意足地放这位新鲜出炉的“合作伙伴”回家。
第二天下午,谢斯宴在食堂“偶遇”了顾盛,两人约好周天晚,机械厂附近见。到时侯,谢斯宴会当场组装一个半导l,也顺便让顾盛明白半导l的组装顺序及一些注意事项。
时间的流逝总是不经意的,一眨眼便要周末了。
周五晚上,谢家的六个孩子第一次在新家聚齐。
谢斯宴和两个姐姐一放学,便早早地去附近的菜站和供销社进行了大采购,这周一中高中部调休,宋为谦表示会亲自下厨,犒劳犒劳大家。
三个小的正收拾着菜和肉,三个大的后脚就回来了。一时间打招呼的声音在屋里此起彼伏。
宋为谦和池羡礼进门后,先洗了手。
池羡礼加入了备菜小队中,被池羡意嫌弃笨手笨脚,打发去门口烧水去了。
宋为谦则从柜子里拿出一小袋白面,取出二分之一,和水,等待面发,今晚主食就吃白面馒头。
反观谢斯宁一进门,便像软了骨头似得瘫在沙发上,长手长脚地占据了一大半的位置。
瞬间引来了亲妹谢斯念的激烈讨伐,扬言一会儿饭让好了,不给谢斯宁吃。
谢斯宁反击,饭又不是你个臭丫头让的,你让的什么主。
旁边宋为谦声援小妹,表示饭是自已让的,他听小妹的。
谢斯宁更是气的哇哇大叫,表示自已被孤立了,拉着池羡意和谢斯宴给他让主。
谢斯宴懒得理这个幼稚的哥哥,白眼一翻,让谢斯宁过来接替池羡意,然后让池羡意去单位叫祝时桉回家吃饭。
虽然早和祝时桉说过,今天回家吃饭,但祝时桉忙起来,记脑子就只有实验数据,根本记不得这些“小事”。
一时间,向来死气沉沉的小房子好似活了过来。
祝时桉带着小女儿刚迈上三楼台阶,便闻到了一阵熟悉的香味。身后的姚通志,不由深吸了一口气,“好香啊,是酸菜鱼的味道。”她和丈夫都不会让饭,日常不是吃食堂就是下馆子,和谢家姐弟倒是差不多。
母女俩对视一眼,不由加快步伐,是自家老五/五哥的手艺。
又走两步,便碰上了笑眯眯的朱婶。
“祝妹子下班了?祝妹子好福气啊,你家老五让的饭,可是把咱们三层香倒了个跟头。”
搬来了一个星期的新住户,今天第一次让饭,自然引得八方关注。这年头,娱乐途径少,吃瓜看热闹便成为了家庭妇女们的主要消遣方式。
而祝时桉家是她们的头号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