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莹深吸一口气,接过稿件,站在简陋的播音室里,面对着那支老旧的话筒。当她开口时,她发现自己从未如此投入。她的声音清亮、沉稳,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将稿件的内容娓娓道来。曾经在学校广播站的经历,加上多年来阅读和写作的积累,让她很快进入状态。
负责人听完后,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声音条件和经验都符合我们的要求。你被录用了,明天可以正式上班,先试用一个月。”
走出广播站,冬日清冷的阳光洒在林雪莹脸上,她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喜悦。找到工作,意味着她和孩子们在新家有了立足之地。她不再是依附于霍臣晏的妻子,而是能独立撑起一片天的母亲。这种重获新生的感觉,让她疲惫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慰藉。
然而,新生活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上班第一天,林雪莹才发现广播站的人手极少,她除了播音,还要负责稿件的整理、节目的编排,甚至偶尔还要出去采访。工作强度比她想象中要大得多。她每天早出晚归,回家时孩子们都已经睡着了。看着他们甜美的睡颜,林雪莹心疼不已,却也更加坚定了要努力工作,给他们一个安稳的家的决心。
老宅子的条件也确实有限。屋顶有些漏雨,厨房的灶台也需要修缮。每当夜里下雨,她都要赶紧拿盆接水;每天做饭,则要忍受呛人的烟火气。这些都是她过去从未经历过的辛苦。但她没有抱怨,反而觉得每一份付出都让这个家变得更加真实和属于自己。她开始学着修补屋顶,学着生火做饭,双手不再像过去那样白皙柔软,而是变得粗糙有力。
霍慕岁和霍慕朝也乖巧懂事,不再像以前那样娇气。他们知道妈妈辛苦,常常帮着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慕岁会主动照顾妹妹,陪她玩耍;慕朝则会帮着妈妈收拾碗筷,虽然常常把盘子摔碎,但林雪莹从不责骂,反而笑着鼓励他们。孩子们成长得很快,也让林雪莹感到无比欣慰。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霍臣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慌乱和煎熬。
他躺在病床上,看着空荡荡的病房,林雪莹决绝离去的背影在他脑海中反复回放。离婚申请批准报告上的“林雪莹”三个字,以及她决绝的电话,像锋利的刀片,一次次切割着他的心脏。
他强撑着病体出院,回到部队,却得到了一份记大过处分。首长那句“好好想想,怎么当一个合格的丈夫,合格的父亲”像一记闷雷,在他耳边久久回响。他开始疯狂地寻找林雪莹和孩子们。他派小张去四处打听,又亲自跑了几趟民政局和火车站,却都一无所获。
直到小张打电话来,语气兴奋地告诉他:“团长!夫人和孩子在清远县城!”
霍臣晏的心脏猛地一跳,整个人像是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他立刻请了长假,不顾尚未完全恢复的伤势,连夜坐上了前往清远县城的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