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迟来的悔意像潮水般淹没了他,让他感到窒息。他知道,自己过去对林雪莹和孩子们造成的伤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弥补的。他必须拿出更长久的耐心和更深刻的行动,才能证明自己的改变。他决定,要从最细微处开始,默默地守护他们,重新争取回这个家。
林雪莹在广播站的工作逐渐步入正轨。除了日常的播音,她还要负责稿件的筛选和编排。县广播站的稿件来源有限,大多是当地通讯员投稿的乡镇新闻、政策宣传,内容相对枯燥。林雪莹开始尝试自己动手写一些贴近百姓生活的小故事、小随笔,或者收集一些听众的来信,在节目中与大家分享。她的节目内容丰富起来,很快就受到了听众的喜爱,甚至有人特意写信到广播站,点名要听林雪莹的节目。
然而,工作上的顺利并不能完全抵消生活中的困境。老房子的屋顶确实漏得厉害,每逢下雨,屋内便是大大小小一堆盆罐。有一次,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林雪莹手足无措,她一边抱着被子堵漏,一边安抚被雨声和滴水声吓醒的孩子。她的小腿不小心被倒下的凳子绊了一下,摔倒在地,扭伤了脚踝。
受伤的脚踝让她行动不便,第二天上班成了难题。霍慕岁和霍慕朝看到妈妈一瘸一拐的样子,懂事地帮她拿拐杖,还主动要求留在家照顾她。林雪莹心里又暖又酸,在无奈之下,只能向广播站请了假。
就在林雪莹为生计和伤势发愁时,陈远扬出现了。
陈远扬,林雪莹所在村子的村干部,一个温和细致的男人。他从邻居那里听说林雪莹扭伤了脚,特意买了些跌打损伤的药膏来看望。
“林同志,你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不容易,有事就跟我说,别硬撑着。”陈远扬关切地看着她的脚踝,又看了看屋顶下接水的盆子,眉头微蹙。
林雪莹有些不好意思:“谢谢陈干部,就是点小伤,过两天就好了。屋顶的事儿,等我脚好了再想办法。”
“那怎么行。”陈远扬摇摇头,“屋顶漏水可不是小事,尤其现在是冬天,受了潮就容易生病。这样吧,我下午把村里的小王叫过来,帮你们把屋顶简单修一修。”
林雪莹连忙推辞:“那多不好意思,太麻烦你们了。”
陈远扬笑了笑,笑容里带着几分朴实和真诚:“乡里乡亲的,这点小忙算什么?再说了,我也是村干部,村里居民有什么困难,我都应该管。”
下午,陈远扬果然带着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来到林家。两人麻利地爬上屋顶,敲敲打打,修补漏水的地方。林雪莹在屋里听着屋顶上不时传来的声响,心里暖洋洋的。她想起霍臣晏,那个曾经口口声声说爱她、宠她的男人,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却离她那么远。而陈远扬这个素昧平生的村干部,却能伸出援手,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