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途中,林雪瑩也經常會想起霍臣晏。她想起他在醫院裡焦急地抱著慕朝的样子,想起他為她修繕老屋,為孩子們做早餐的笨拙身影。她想起他為了彌補錯誤,辭去部隊職務,甘願留在清遠,默默守候在她們身邊。她看見了他真誠的悔意和深刻的改變。
她也嘗試著去放下曾經的傷害。她知道,對霍臣晏的怨恨,如同沉重的包袱,一直壓在她的心頭。她想要擺脫這份情緒,讓自己活得更輕鬆自在。她開始學著去理解霍臣晏,理解他過去被舊情所困的掙扎,理解他作為一個軍人,在情感和責任之間的兩難。
她意識到,愛和恨都是一種消耗。她不能讓仇恨吞噬自己,也不能讓過去的陰影一直籠罩著她和孩子們的生活。她需要學會釋懷,學會原諒。
然而,原諒並非遺忘。她知道,有些傷口永遠都無法完全癒合,但她可以選擇讓它們結痂,讓它們不再那麼疼痛。她可以選擇給自己一個新的開始,也給霍臣晏一個新的機會。
她想起陳遠揚的表白。陳遠揚是一個好男人,他的真誠和善良,讓她感受到了溫暖和安全。跟他在一起,或許可以過上平靜安穩的生活。但她也清楚,她對陳遠揚的感情,終究不是那種刻骨銘心的愛。她不想為了逃避過去,而選擇一份將就的感情。
她還思考了事業上的選擇。去市台工作,對她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吸引。她渴望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華,實現自己的價值。她知道,事業的成功,也能讓她為孩子們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和更廣闊的視野。但她也明白,事業的成功,並不能完全彌補家庭的溫暖和親情的缺失。
在小鎮的夜晚,林雪瑩獨自坐在院子裡,仰望著滿天繁星。她感到心頭前所未有的平靜和清晰。她知道,她最想要的,是一個溫暖的家,一個能讓她和孩子們感到安心和幸福的家。而這個家,需要一個真正懂得愛、懂得責任的男人。
她不再被外界的聲音所困擾,也不再為自己的個人情感而糾結。她開始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傾聽孩子們的渴望。她知道,霍臣晏已經變了,他已經學會了真正地去愛,去承擔。而孩子們對父愛的渴望,也是如此真實和強烈。她不能為了自己的固執,而剝奪孩子們完整家庭的溫暖。
她決定,要給霍臣晏一個機會。但這個機會,不是簡單地復婚,而是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她會觀察他,考驗他,看他是否能真正地融入家庭,是否能真正地為孩子們付出一切。她會讓他用時間和行動,來證明他的改變。
她知道,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也可能會面臨許多挑戰。但她相信,只要她堅持初心,總有一天,她能為自己和孩子們,找到真正的幸福。
旅行的最後一天,林雪瑩帶著孩子們來到一個古老的寺廟。她在佛前許下願望,希望自己和孩子們都能平安健康,幸福快樂。她也為霍臣晏許下願望,希望他能真正地悔悟,成為一個合格的丈夫和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