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月后。
深秋的暖阳慷慨地洒在青峰县的土地上,空气中弥漫着收获的气息,混合着泥土的芬芳和晾晒新粮的谷香。
县委大院门口,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湛蓝的天幕下猎猎招展。
院内,气氛却与这宁静的秋日截然不同。
锣鼓喧天,彩旗飘扬。
一条巨大的红色横幅横贯县委大楼门楣:
“热烈庆祝青峰县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横幅下,省、市联合验收组的领导们,县里四套班子的成员,各乡镇、各村的代表,还有闻讯自发赶来的群众,将小小的县委大院挤得水泄不通。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那笑容里,有汗水浇灌出的欣慰,有苦尽甘来的激动,更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省委副秘书长、省扶贫办主任站在临时搭建的简易主席台上,声音洪亮,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大院:
“……经严格核查评估,青峰县贫困发生率降至08以下,所有贫困村全部出列,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核心指标全面达标!‘青峰模式’在产业带动、机制创新、志智双扶等方面成效显著,为全省县域脱贫攻坚提供了宝贵经验!省委、省政府决定,授予青峰县‘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掌声!
如同积蓄了太久的惊雷,轰然炸响!
经久不息!
掌声中,无数双眼睛热切地望向站在前排的那个身影。
郑仪。
他依旧穿着那件半旧的深色夹克,站在人群前列,身姿挺拔如松。
阳光落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映照出几分不易察觉的疲惫,但那双眼睛,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明亮、更加沉静。
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激动地鼓掌欢呼,只是微微仰着头,目光越过攒动的人头,望向远处那片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的田野。
那目光里,没有功成名就的志得意满,只有一种沉甸甸的、如同大地般厚重的平静。
“下面,请青峰县委书记郑仪同志,代表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作汇报发言!”
主持人的声音响起。
掌声再次如潮水般涌起。
郑仪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上主席台。
他站定,目光缓缓扫过台下那一张张熟悉或陌生的、写满期盼和喜悦的脸庞。
有头发花白、皱纹里刻满风霜的老农,有穿着合作社统一工装、眼神明亮的妇女,有戴着红领巾、好奇张望的孩子,有风尘仆仆的乡镇干部,有并肩作战的县委常委们……
高启明站在市领导那一排,脸上带着惯常的、温和得体的笑容,迎上郑仪的目光,极其轻微地点了点头。
那眼神深处,似乎有一丝复杂的、难以言喻的释然和……敬意?
郑仪收回目光,对着麦克风,声音沉稳而清晰,没有慷慨激昂的语调,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各位领导,同志们,乡亲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不是庆祝胜利的终点,而是站在一个新奋斗的!”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属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属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更属于我们青峰县几十万勤劳质朴、不屈不挠的父老乡亲!”
“是你们,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在贫瘠的土地上刨出了希望;是你们,用坚韧的脊梁,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也扛起了青峰脱贫致富的梦想!”
“这五个月,我们啃下了柳树洼二十年的硬骨头,让三十七户失地农民拿到了迟来的补偿,看到了安置新居的曙光!”
“我们重启了清水河尘封的旧案,让正义的阳光穿透迷雾,告慰了破碎的家庭,也擦亮了法治的尊严!”
“我们关停了污染毒瘤恒发实业,用决心换回了母亲河重新流淌的清波!”
“我们建起了‘东市集’,让零散的摊贩有了遮风挡雨的家;我们引进了绿色产业,让‘青峰模式’的藤蔓上,结出了更多元、更可持续的果实!”
“我们启动了‘困难群众清零行动’,把党的温暖,送到了群众最边缘、最绝望的角落……”
台下,许多人的眼眶湿润了。
那些亲身经历过柳树洼上访无门的老人,那些在清水河案中失去孩子的父母,那些曾经守着被污染河水欲哭无泪的村民,那些在东市集找到了安稳生计的摊贩……他们用力地鼓着掌,泪水无声地滑落。
“脱贫摘帽,只是我们迈出的才翻开第一页的关键时刻?
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从郑仪的脚底窜起,直冲头顶。他感觉深秋午后的阳光似乎都失去了温度。
但他没有失态。
多年的历练,早已将他的情绪淬炼得如同深潭之水,表面难起波澜。
“李主任,”
郑仪的声音依旧平稳,听不出丝毫慌乱。
“这是组织上的考虑,我坚决服从安排。”
“服从安排是必须的。”
李靖似乎很满意郑仪的反应,语气更加推心置腹。
“但作为前辈,我得提醒你,这事……没那么简单。”
他凑近一步,声音压得更低,几乎成了耳语:
“青峰现在是什么?是徐省长亲自抓的点!是全省的标杆!‘青峰模式’刚验收通过,正是需要你这位‘创始人’坐镇,深化拓展、巩固成果、打造样板的关键期!这个时候把你调走,往轻了说,是急功近利,想摘现成的桃子;往重了说……”
李靖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那就是有人不想看到‘青峰模式’真正做大做强!不想看到你郑仪在青峰扎下根,长成参天大树!想趁你根基未稳,羽翼未丰,把你连根拔起,挪到一个看似光鲜、实则可能被架空的‘高位’上去!”
“架空”两个字,李靖咬得格外重。
“省发改委、农业农村厅,听起来位高权重,但里面盘根错节,一个空降的副职,没有自己深耕的根基,没有过硬的班底,想推动点实质性改革,难如登天!
至于省政府办公厅……那更是漩涡中心,一步踏错,就可能粉身碎骨!”
李靖的分析,精准的解释了“提拔”背后可能隐藏的凶险。
“更重要的是,”
李靖盯着郑仪的眼睛。
“你走了,青峰怎么办?你一手带起来的贺铮、林姝他们怎么办?‘青峰模式’会不会人走政息?那些你刚刚啃下来的硬骨头,会不会死灰复燃?那些刚看到希望的乡亲们,会不会再次失望?”
一连串的问题,如同重锤,狠狠砸在郑仪的心坎上。
青峰,早已不再仅仅是他履职的一个地名。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他和战友们的汗水,甚至血水。
这里的每一个进步,都凝聚着无数人挣脱贫困、追求尊严的渴望。
这里,是他倾注了全部心血和理想的地方!
是他政治生命的根!
现在,根要被拔起?
在他刚刚为这片土地播下希望之种,幼苗才破土而出,最需要精心呵护的时候?
一股巨大的、混杂着不甘、愤怒、忧虑和沉重责任感的情绪,如同岩浆般在郑仪胸中奔涌、冲撞!几乎要冲破他强大的自制力!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深秋微凉的空气带着泥土和落叶的气息涌入肺腑,强行冷却着沸腾的血液。
再开口时,郑仪的声音依旧平稳,但那份沉静之下,却蕴含着一种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般压抑的力量:
“李主任,感谢您的肺腑之言。”
“青峰,是几十万青峰人的青峰。‘青峰模式’,是无数干部群众共同探索出来的路。”
“我个人的去留,微不足道。”
“但这条路,不能断。”
“青峰刚刚起步的乡村振兴,不能停。”
“老百姓刚刚燃起的希望,不能灭!”
他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如同穿透迷雾的利剑,直刺问题的核心:
“省里的风声,是哪些领导的意思?徐省长……知道吗?他是什么态度?”
这才是关键!
徐志鸿的态度,将决定一切!
李靖看着郑仪眼中那几乎要燃烧起来的、却又被强行压抑的火焰,心中也不由得凛然。他沉默了几秒,似乎在权衡,最终缓缓摇头:
“风声……来源很杂。有欣赏你能力、想重用的;也有……别的想法的人。徐省长那边,目前还没有明确表态。”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深意:
“但你要明白,徐省长是省长,他站的位置,要通盘考虑全省的干部布局和平衡。有时候,个人的意愿,也要服从于更高层面的‘棋局’。”
“棋局……”
郑仪咀嚼着这两个字,脸上浮现淡淡的冷笑。
有人想挪动他,或许是为了“重用”,或许是为了“摘桃”,或许是为了……“拆台”!
“李主任。”
郑仪的声音异常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麻烦您,帮我给徐省长带句话。”
“你说。”
李靖神情一肃。
“青峰脱贫摘帽,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乡村振兴的蓝图刚刚铺开,深水区的改革攻坚才破题,历史遗留的硬骨头尚未啃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正热切。”
“此时调离,非青峰之福,亦非我郑仪所愿。”
“恳请徐省长,再给我三年时间!”
郑仪的目光如同磐石,坚定无比:
“三年!我只要三年!”
“三年之内,若不能将‘青峰模式’锻造成全省乃至全国可复制、可持续的乡村振兴样板,若不能带领青峰县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我郑仪,甘愿接受任何处分,引咎辞职,绝无怨言!”
每一个字,都如同金石坠地,铿锵有力!
这不是请求,是承诺!是军令状!更是一个县委书记,对他所深爱的土地和人民,最深沉、最决绝的守护誓言!
李靖动容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看着他眼中那不顾一切、破釜沉舟的光芒,看着他为了脚下这片土地甘愿赌上自己政治前途的决绝。
这份赤诚,这份担当,这份近乎悲壮的执着……
“好!”
李靖重重地点头,眼中也燃起一丝激赏。
“这话,我一定一字不差地带到!郑仪,你这份心,这份志气,我老李……佩服!”
他用力拍了拍郑仪的肩膀,仿佛要将自己的力量传递过去。
“不过……”
李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凝重。
“省里的风声既然起了,就不会轻易平息。你要有心理准备,这三年之请,未必能如愿。上面……变数很大。”
“我明白。”
郑仪的目光投向县委大院的方向,那里,贺铮、林姝、高琳、杨树根……无数张面孔在他心中闪过。
“但无论结果如何,只要我郑仪在青峰一天,就会为这片土地,为这里的人民,战斗到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