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北风跟刀子似的,刮在脸上生疼。陈建国是被冻醒的,怀里还搂着两个瘦小的身子,身下的土炕硬得硌骨头,鼻尖萦绕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霉味——这不是他临死前住的工地工棚,倒像是……三十多年前,他跟秀兰刚结婚时住的那间土坯房。
咳咳……怀里的小儿子陈向阳咳嗽了两声,声音细得像蚊子叫。陈建国心里一紧,伸手摸了摸儿子的额头,果然滚烫。他猛地坐起身,环顾四周——斑驳的土墙,糊着旧报纸的屋顶,墙角堆着半袋玉米面,还有炕边缝补了无数次的被褥……这真的是1976年的冬天,他重生了!
前世他是个混不吝,年轻的时候嫌挣工分累,偷偷跑出去搞投机倒把,被抓了现行,蹲了两年牢。出来后老婆李秀兰没嫌弃他,依旧操持着家,可他不知悔改,后来跟着别人去南方打工,没挣着几个钱,还落下一身病,最后死在工地上,连老婆孩子最后一面都没见着。临死前他才知道,他走后秀兰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白天挣工分,晚上缝补到半夜,积劳成疾,四十岁就走了;大儿子陈向东早早辍学打工,小儿子向阳因为小时候发烧没治好,落了病根,一辈子没利索过……
想到这些,陈建国的眼眶就红了。他攥紧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这辈子,他绝不能让秀兰和孩子再受那样的苦!
建国你咋醒了炕边传来李秀兰的声音,她揉着眼睛坐起来,脸上带着疲惫,是不是炕太凉了我再去烧点柴火。
李秀兰比记忆里还年轻,才二十出头,可脸上已经有了细纹,衣服上打着好几块补丁,头发用一根旧布条扎着。陈建国看着她,心里又酸又疼,伸手把她拉到身边:别去了,外面风大。向阳发烧了,咱们得想办法给他退烧。
李秀兰一听,赶紧摸了摸向阳的额头,脸色瞬间白了:咋又烧了昨天不是还好好的吗家里就剩半片退烧药了,上次向东发烧用了半片,剩下的半片……她说着,声音就哽咽了,都怪我没用,连孩子的药都买不起。
陈建国心里一揪,刚想安慰,脑子里突然响起一个机械的声音:【叮!检测到宿主强烈改变命运的意愿,幸福之家系统激活!】
【当前世界:1976年华夏北方红旗公社陈家村】
【宿主:陈建国】
【家庭成员:妻子李秀兰,长子陈向东(6岁),次子陈向阳(3岁)】
【当前家庭资产:玉米面23斤,红薯干11斤,现金0.8元,土坯房1间】
【新手任务:解决次子陈向阳的发烧问题,确保其体温恢复正常。任务奖励:玉米面10斤,退烧药2片,初级农业种植手册1本】
陈建国愣住了——系统他居然有系统!这是老天爷都在帮他啊!
秀兰,别着急,我有办法!陈建国赶紧下床,在炕边的木箱里翻找起来。按照前世的记忆,他记得秀兰把那半片退烧药藏在了木箱的夹层里。果然,他摸出一个油纸包,里面裹着半片泛黄的退烧药。
先把这半片药给向阳吃上,陈建国把药递给李秀兰,我现在就去大队卫生所,看看能不能再买点药。
李秀兰皱眉:卫生所的王大夫说,退烧药要凭票买,咱们哪有票啊而且那药要5分钱一片,咱们就剩8毛钱了……
放心,我有办法。陈建国揣上那8毛钱,又从墙角拿起镰刀和背篓,我顺便去后山看看,能不能挖点野菜,晚上给孩子们改善改善伙食。
李秀兰还想再说什么,陈建国已经披上那件打补丁的棉袄,快步走出了门。
腊月的后山光秃秃的,北风刮得树枝呜呜响。陈建国一边往卫生所走,一边在脑子里跟系统沟通:系统,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弄到退烧药
【叮!检测到宿主需求,发布临时任务:在后山找到3株防风草。任务奖励:退烧药1片,现金0.5元】
防风草陈建国眼睛一亮。他小时候经常跟着爷爷上山挖草药,知道防风草能祛风解表,虽然不如退烧药见效快,但搭配着吃,能辅助退烧。他赶紧改变方向,往后山的沟谷走去——那里背风,容易长草药。
果然,在一处向阳的土坡上,他找到了三株绿油油的防风草。刚把草药挖出来,脑子里就响起了提示音:【叮!临时任务完成!奖励已发放至系统空间,宿主可随时提取。】
陈建国心里一喜,加快脚步往卫生所赶。卫生所的王大夫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为人和善,就是有点古板。陈建国把防风草递过去:王大夫,我家向阳发烧了,家里就剩半片退烧药,您看能不能再卖给我一片这是我刚挖的防风草,您要是不嫌弃,就收下。
王大夫看了看防风草,又看了看陈建国焦急的样子,叹了口气:你这小子,以前不着调,现在倒知道疼孩子了。退烧药我给你拿一片,钱就不用了,这防风草我正好用得上。
陈建国赶紧道谢,拿着退烧药往家跑。回到家时,向阳已经吃了半片药,烧退了点,但还是没精神。陈建国把新拿的退烧药分成两半,先给向阳喂了一半,又把防风草洗干净,切碎了煮水,给向阳喂了小半碗。
没过多久,向阳的额头就不那么烫了,呼吸也平稳了许多,还睁开眼睛,小声说:爹,我饿……
陈建国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刚想说话,系统的提示音又响了:【叮!新手任务完成!奖励已发放至系统空间,宿主可随时提取。】
秀兰,快,咱们有粮食了!陈建国赶紧从系统空间里提取奖励——10斤玉米面凭空出现在背篓里,还有2片退烧药和一本泛黄的手册。
李秀兰看着突然多出来的玉米面,眼睛都直了:建国,这……这粮食是哪来的你可别干犯法的事啊!
你放心,这粮食是我跟大队书记申请的救济粮,书记看咱们家孩子病了,特意多给了点。陈建国赶紧编了个理由,他现在还不能跟秀兰说系统的事,怕她接受不了。
李秀兰半信半疑,但看着孩子饿了,也顾不上多问,赶紧去厨房烧火,煮了一锅玉米糊糊,还在里面加了点红薯干。不多会儿,屋里就飘起了香味。
data-fanqie-type=pay_tag>
大儿子向东早就醒了,坐在炕边眼巴巴地看着锅。等糊糊煮好,李秀兰给两个孩子各盛了一碗,又给陈建国盛了一碗,自己却只盛了小半碗,还往里面加了很多水。
陈建国看在眼里,心里发酸,把自己碗里的糊糊拨了一半给秀兰:你也吃,别饿着。以后咱们家不会再缺粮食了。
李秀兰愣了愣,看着陈建国认真的眼神,点了点头,眼眶却红了。
接下来的几天,陈建国像变了个人似的。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跟着村民去地里挣工分。以前他总是偷懒耍滑,一天顶多挣5个工分,现在却抢着干重活,耕地、挑粪、砍柴,样样都冲在前面。
这天早上,队长陈大柱安排大家去给小麦浇冻水。天寒地冻的,水管里的水都快结冰了,大家都不愿意去。陈建国却主动举手:队长,我去!我年轻,有力气。
陈大柱愣了愣,随即拍了拍他的肩膀:行!建国,你要是能把这几亩小麦浇完,今天给你记10个工分!
其他人都惊呆了——10个工分可是壮劳力一天的最高工分,陈建国这是转性了
陈建国没管别人的议论,扛起水管就往地里走。刚走到地头,系统的提示音就响了:【叮!检测到宿主积极参与农业劳动,发布任务:高效完成3亩小麦浇冻水工作,确保水流均匀,无积水。任务奖励:工分兑换券5张(每张可兑换10个工分),改良版浇水工具图纸1张】
陈建国心里一喜,按照系统的提示,调整了水管的角度,还在地里挖了几条浅沟,让水流顺着沟流淌,既均匀又不会积水。以前需要两个人干一下午的活,他一个人不到两个小时就干完了,而且浇得比别人还好。
陈大柱来检查的时候,看到地里的小麦浇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积水,不禁竖起了大拇指:建国,你小子可以啊!这活干得比老把式还强!今天给你记15个工分!
周围的村民也纷纷称赞,以前总觉得陈建国是个扶不起的阿斗,现在看来,这小子是真的懂事了。
晚上回到家,陈建国把今天挣的工分告诉秀兰,秀兰高兴得合不拢嘴:15个工分!咱们家这个月的工分总算能排上号了,月底分粮食的时候能多分点!
陈建国笑着点头,从系统空间里提取了改良版浇水工具图纸。图纸上画着一个简易的洒水器,用竹子和塑料布就能做出来,比现在的水管浇水效率高多了。他把图纸递给秀兰:秀兰,你看这个,明天我照着这个做一个,以后浇水就方便多了。
李秀兰接过图纸,虽然看不懂太多,但也知道这东西肯定有用,点了点头:你要是需要帮忙,就跟我说。
接下来的日子,陈建国一边挣工分,一边利用系统奖励的初级农业种植手册,给家里的小菜园改良土壤。手册里有很多实用的方法,比如用草木灰改良碱性土壤,用腐熟的秸秆当肥料。他按照手册上的方法做了,没过多久,小菜园里的白菜和萝卜就长得比别人家的壮实多了。
月底分粮食的时候,他们家因为工分高,分了50斤玉米面、30斤红薯干,还有5斤大米——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秀兰把大米小心地装在罐子里,说要留着给孩子们熬粥喝。
这天晚上,陈建国正在院子里劈柴,突然听到隔壁王婶的哭声。他赶紧放下斧头,走过去敲门:王婶,出什么事了
王婶打开门,眼睛红肿:建国啊,你王叔今天去山上砍柴,不小心摔了腿,卫生所的王大夫说要静养,可家里的粮食快吃完了,这可咋整啊
陈建国心里一软,王叔王婶平时对他们家很照顾,以前秀兰带着孩子困难的时候,王婶经常偷偷给他们送红薯。他想了想,回到家,从系统空间里提取了10斤玉米面和2斤红薯干,又拿了1元钱,递给王婶:王婶,这些您先拿着,王叔养伤要紧,不够再跟我说。
王婶看着手里的粮食和钱,眼泪又掉了下来:建国,你这……你这让我咋感谢你啊
您别客气,都是邻居,互相帮忙是应该的。陈建国笑着说。
回到家,秀兰看着他空了的粮袋,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你做得对,王叔王婶是好人,咱们该帮。
陈建国心里暖暖的,把秀兰搂进怀里:秀兰,谢谢你。以后咱们家会越来越好的,我不会让你和孩子再受委屈。
转眼到了春天,地里的小麦开始返青。陈建国按照初级农业种植手册上的方法,给队里的小麦田提出了几点建议,比如合理施肥、防治病虫害。队长陈大柱半信半疑,但还是照着做了。没想到,到了夏天收割的时候,队里的小麦产量比去年提高了三成!
公社书记来检查的时候,听说了这件事,特意表扬了陈建国:陈建国同志,你是个好苗子!以后要多为队里出谋划策,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陈建国趁机提出,想在队里搞一个蔬菜种植园,种点黄瓜、西红柿、茄子,既能改善村民的伙食,还能拿到集市上去卖,增加集体收入。公社书记很支持,还特意批了一块地给他们。
陈建国兴奋不已,赶紧跟系统沟通。果然,系统发布了新任务:【主线任务:协助陈家村建立蔬菜种植园,实现亩产500斤以上。任务奖励:蔬菜种子10斤(优质品种),大棚种植技术手册1本,现金50元】
有了系统的帮助,陈建国信心十足。他先从系统空间里提取了优质蔬菜种子,然后按照手册上的方法,指导村民搭建简易大棚,改良土壤,防治病虫害。秀兰也积极参与进来,每天跟着大家一起在种植园里忙活,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到了秋天,蔬菜种植园大丰收。黄瓜长得又粗又长,西红柿又红又大,茄子紫莹莹的,看着就让人喜欢。队里留了一部分给村民,剩下的拿到集市上去卖,一下子就卖了200多块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
队长陈大柱召集村民开会,宣布要给大家分红。当陈建国拿到30元分红的时候,秀兰激动得手都在抖:建国,咱们终于有钱了!可以给向东和向阳买新衣服了,还能给你买双新鞋!
陈建国笑着点头,心里却在盘算着下一步计划。现在政策越来越松动,他听说南方已经有人开始搞个体经营了,他想趁着这个机会,在家里搞点小副业。
他跟秀兰商量:秀兰,咱们家有个闲置的厢房,我想把它收拾出来,做点木工活。我以前跟我爹学过几天木工,现在有系统给的图纸,能做些桌椅板凳,拿到集市上去卖,肯定能挣钱。
李秀兰有点担心:会不会被人说搞投机倒把啊
放心,现在政策不一样了,只要咱们合法经营,没人会说的。陈建国安慰道。
第二天,陈建国就开始收拾厢房,又从系统空间里提取了改良版木工工具图纸,照着做了几把锯子和刨子。他先做了一套桌椅,打磨得光滑平整,刷上桐油,看起来跟商店里卖的一样好。
秀兰看着这套桌椅,惊讶地说:建国,你这手艺也太好了吧!
陈建国笑着把桌椅搬到集市上去卖。没想到,刚摆出来就被人看中了,一个供销社的干部花了15元买走了这套桌椅,还跟他预定了10套,说要给供销社的办公室用。
这一下,陈建国的名声就传开了。周围村子的人都来找他做家具,有的要做衣柜,有的要做床,还有的要做书架。陈建国忙不过来,就找了村里几个会木工的年轻人,一起干,给他们开工资,每人每天2元钱——这比挣工分强多了!
秀兰则负责管理账目,记录订单和收支,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两个孩子也越来越懂事,向东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帮着喂猪、喂鸡,向阳的身体也越来越壮实,能跟着哥哥一起玩了。
到了年底,陈建国算了算账,光是做木工活就挣了800多块钱,还不算蔬菜种植园的分红。他用这笔钱把家里的土坯房翻修了一遍,换成了砖瓦房,还买了一台缝纫机和一台收音机——这在当时可是稀罕物,村里的人都来他们家看热闹,羡慕得不行。
除夕夜,一家人坐在暖和的屋里,吃着饺子,看着窗外的烟花。李秀兰给陈建国夹了一个饺子:建国,要是以前有人跟我说,咱们家能过上这样的日子,我肯定不信。谢谢你,让我和孩子过上了好日子
正月里的陈家村还裹着年味,陈建国家的砖瓦房在雪后格外显眼——红砖墙沾着零星雪粒,屋檐下挂着的腊肉和红辣椒晃悠,屋里的缝纫机上还放着秀兰没做完的新衣裳,收音机里正唱着《在希望的田野上》,连空气里都飘着甜丝丝的暖意。
大年初三早上,陈建国刚把院子里的雪扫干净,公社文书就踩着自行车来了,车把上挂着个牛皮纸信封:建国,你的城市户口申请批下来了!书记特意让我给你送过来,说你这一年带村里搞种植、做木工,是个能干事的,这户口给你,值!
陈建国赶紧把文书让进屋,秀兰端上冒着热气的红糖姜茶,文书喝了一口,指着信封里的户口页笑:以后你家向东、向阳就是城里娃了,能去公社中学读书,比村里的小学强多了!
向东正趴在桌边写作业,听见这话猛地抬头,铅笔都掉在了地上:爹,我能去城里上学了陈建国摸了摸儿子的头,把户口页递给他看:是啊,等开春咱们就去城里看看,找个近学校的地方,先租间房住着。
向阳拽着陈建国的衣角,小嗓子脆生生的:爹,城里有卖糖葫芦的吗上次王婶去城里,说糖葫芦裹着糖霜,可甜了。陈建国笑着点头:有,到时候给你买两串,让你哥也尝尝。
等文书走了,秀兰把户口页小心地夹在自家的粮本里,指尖轻轻摸着上面的字:真没想到,咱们也能成城里人。以前我娘总说,城里人的粮本上有细粮,冬天也能吃上白面馒头,现在咱们也能让孩子吃上了。
不止这些。陈建国从里屋拿出那本高级养殖技术手册,翻开泛黄的纸页,上面画着圈养肉鸡的示意图,还有饲料配比的方子,你看,系统给的这本手册,说春天搞肉鸡养殖正好,咱们村后的那片荒坡,收拾收拾就能搭鸡棚,既不占耕地,通风还好。
秀兰凑过去看,指着手册上的成活率90%小声问:这能成吗以前村里也有人养鸡,一场瘟病就全没了。陈建国笑着拿出系统刚给的提示——【检测到宿主规划养殖项目,发放临时奖励:优质肉鸡种苗200只,防疫药剂10瓶】,他把提示念给秀兰听,秀兰眼睛一下子亮了:有系统帮衬,肯定能成!我明天就去跟王婶说,让她帮着照看鸡棚,咱们给她开工资。
没过几天,之前跟着陈建国做木工的几个年轻人就主动找上门了。领头的二柱搓着手笑:建国哥,听说你要搞养鸡场,我们几个想跟着你干。你教我们做木工,现在又带我们搞养殖,跟着你,我们心里踏实!
陈建国拍了拍二柱的肩膀:行!咱们就一起干,鸡棚搭建我来规划,你们负责搭架子、围篱笆,每天给你们2块5的工资,比做木工还多5毛,怎么样
年轻人都乐坏了,当天就扛着工具去了村后荒坡。王婶也拎着篮子来了,里面装着刚煮好的鸡蛋:建国,我来给孩子们送鸡蛋,顺便看看鸡棚。你们忙不过来,我就帮着喂喂鸡、扫扫棚,工资不用多,给我点鸡蛋就行,让我家孙子也补补。
秀兰赶紧把鸡蛋接过来,笑着说:王婶,工资肯定要给,鸡蛋也给您留着,咱们都是一家人,互相帮衬。
春分的时候,鸡棚终于搭好了。200只毛茸茸的肉鸡种苗运过来时,全村人都围过来看——这些小鸡比普通的鸡苗壮实,羽毛透着亮,叽叽喳喳的格外有精神。陈建国按照手册上的方法,把防疫药剂掺在温水里给小鸡喝,又教二柱他们怎么配饲料:玉米面掺着野菜粉,再加点系统给的营养剂,小鸡长得快,还不容易生病。
秀兰则每天都去鸡棚记账,哪天下了多少蛋,饲料用了多少,卖了多少只鸡,都记得清清楚楚。晚上回家,她就跟陈建国算账:现在每天能收30多个鸡蛋,卖5分钱一个,光鸡蛋就能挣1块5。等小鸡再养两个月,就能卖了,一只至少能卖2块钱,200只就是400块!
向东放学回家,也会去鸡棚帮忙捡鸡蛋,小手小心翼翼地捧着鸡蛋,生怕摔了:爹,我以后要好好读书,等长大了,帮你把养鸡场开得更大,让更多人能吃上咱们养的鸡。
陈建国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这只是他们幸福生活的新起点——城市户口落定后,向东、向阳就能去更好的学校读书;养鸡场走上正轨,还能带动更多村民一起干;等秋天的时候,他还想借着政策的东风,在城里开个小家具店,把木工活从村里做到城里去。
入夏的那天,公社中学的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家里。向东拿着通知书,蹦着高喊:娘,我考上公社中学了!以后我就能去城里读书了!向阳也跟着喊:哥,你带我去城里的学校看看好不好我也想跟你一起读书!
秀兰把通知书贴在胸口,眼泪都笑出来了:好,等开学了,娘送你们去学校,给你们买新书包、新铅笔。
陈建国站在院子里,看着妻儿欢喜的模样,又看了看远处鸡棚里跑来跑去的肉鸡,耳边突然响起系统的提示音:【叮!宿主家庭完成城乡过渡目标,幸福指数提升至95分!奖励:城市商铺租赁资格1个,优质家具设计图纸10张】
风从院外吹进来,带着麦田的清香。陈建国握紧秀兰的手,看着两个孩子举着通知书在院子里跑,心里格外踏实——前世的遗憾已经弥补,今生的幸福正在发芽,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年代,他会带着他的小家,一步步走向更红火的明天。
夕阳西下时,陈家村的炊烟袅袅升起,陈建国家的收音机又响了起来,这次唱的是《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歌声飘出院子,飘向田野,也飘向了他们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