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旧情难舍
苏晓在二十八岁这年,收到了陆则言结婚的请柬。烫金的囍字印在米白色的卡片上,边缘缀着细碎的珍珠纹,指尖抚过那细腻的纹路时,记忆突然翻涌——像极了他们当年在苏州平江路买的那把团扇,扇面上绣着并蒂莲,也是这样温柔的米白底色,扇骨是温润的檀香木,她曾天天带在身边,后来搬家时不小心遗落在了杭州出租屋的衣柜深处,等她回去找时,衣柜空了,团扇也没了踪影,连同那些没说出口的遗憾,一起留在了江南的烟雨中。
请柬是快递送来的,收件人栏写着苏晓女士,字迹工整,却陌生得让人心慌。寄件人地址是上海静安区的一处高档小区,收件地址却是她三年前在杭州拱墅区租的公寓——那地方她早就搬走了,快递员打电话时,她正在西湖边的咖啡馆改文化节的策划方案,笔记本屏幕上满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咖啡杯里的奶泡还冒着热气。
您好,有您一份上海寄来的请柬,地址是拱墅区那边的,有点旧,我怕送错,您方便过来取一下吗快递员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几分不确定的试探。
苏晓握着手机的指尖骤然收紧,指甲掐进了掌心,却没觉得疼。她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窗外——梧桐叶被秋风染成了金黄色,一片片飘落在咖啡馆的玻璃窗上,像一封封写满心事却寄不出的信。我现在在西湖区,您能送到这边来吗运费我补。她的声音尽量平稳,可尾音还是忍不住发颤。
挂了电话,她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文化节主题策划,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光标在文档里闪烁,像极了当年陆则言编程时屏幕上跳动的代码,那些熟悉的画面突然就撞进了脑海——他坐在书桌前,戴着黑框眼镜,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阳光透过阳台的玻璃落在他身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也把他们之间的时光,拉得很慢。
苏晓和陆则言是在南京的大学校园里认识的。那时候她是中文系的学生,总泡在图书馆的文学区,抱着本诗集能看一下午,偶尔写些短诗投稿到学校的刊物,文字里满是少女的细腻与温柔;他是计算机系的学霸,常年待在实验室,却总在傍晚时分出现在图书馆的理科区,抱着本厚厚的《算法导论》,镜片后的眼睛专注又明亮。
他们的相遇很偶然。那天苏晓在找一本绝版的《人间词话》,翻遍了文学区的书架都没找到,急得差点哭出来——那是她答应帮教授找的参考书,第二天就要用。她蹲在书架前,手指无意识地划过书脊,突然有一只骨节分明的手递过来一本泛黄的书,封面上印着人间词话四个烫金大字,边角有些磨损,却透着岁月的温润。
你找的是这本吗我刚才在最里面的角落看到的。男生的声音很轻,带着几分腼腆,苏晓抬头时,正好对上他带着笑意的眼睛,阳光落在他的发梢,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
那天下午,他们坐在图书馆的窗边,聊了很久。苏晓聊李清照知否,知否的婉约,聊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豪放;陆则言聊代码的逻辑之美,聊算法如何解决现实中的难题。看似毫无交集的两个人,却像是找到了知音,越聊越投机。夕阳西下时,金色的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他们之间的桌子上,把两本书的影子叠在一起,像一场无声的约定。
从那以后,他们就成了朋友。陆则言会陪苏晓去老街区的书店淘旧书,在满是灰尘的书架间穿梭,帮她搬那些厚重的诗词集;苏晓会陪陆则言去实验室加班,坐在他旁边的椅子上看小说,等他写完一段代码,就递过去一杯热咖啡,看着他小口小口地喝,眼里满是笑意。
苏晓生日那天,陆则言给了她一个特别的礼物——一个专属网页。他拉着她坐在电脑前,点开链接时,屏幕上突然跳出满屏的樱花,粉色的花瓣缓缓飘落,接着出现一行行她写过的诗句,最后定格在一句苏晓,生日快乐上,下面还附着一个小小的二维码,扫开是他用代码画的一只小猫,正抱着一朵桔梗花。
我不会画画,也不会挑礼物,只能用这个方式给你庆祝生日。陆则言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要是你不喜欢……
我喜欢。苏晓打断他,眼眶已经红了。那是她收到过最特别的礼物,比任何昂贵的首饰都让她心动。
毕业那天,学校的樱花开得格外灿烂。陆则言在樱花树下向苏晓表白了。他手里拿着一束白色的桔梗花,花瓣上还沾着露水,显然是刚从花店买来的。他的手在发抖,声音也有些紧张:苏晓,我喜欢你很久了。我知道我不懂浪漫,不会说好听的话,但我会用我的方式对你好,会陪你做你喜欢的事。你愿意做我的女朋友吗
苏晓看着他真诚的眼睛,笑着点了点头。樱花花瓣落在他们的肩上,像一场浪漫的祝福,她靠在他的怀里,能听到他有力的心跳,那一刻,她觉得自己拥有了全世界。
2
甜蜜往昔
毕业后,他们一起去了杭州。陆则言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苏晓在一家文化公司做编辑。他们租了一个四十平米的小公寓,在顶楼,夏天有点热,冬天有点冷,却被他们收拾得很温馨。客厅的墙上挂着苏晓写的书法作品,是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阳台上种着她喜欢的绿萝和多肉,还有陆则言特意买的小灯串,晚上亮起来时,像星星落在了家里;书桌上摆着陆则言给她买的小台灯,暖黄色的光,晚上她写稿子时,他就坐在旁边写代码,两个人偶尔抬头对视一眼,不用说话,就觉得很安心。
刚开始的日子虽然辛苦,却充满了希望。他们一起挤早高峰的地铁,1号线总是很挤,陆则言会把苏晓护在怀里,用身体挡住拥挤的人群,不让她被别人碰到;他们一起在菜市场砍价,为了几毛钱的青菜和摊主讨价还价,最后笑着拎着菜篮子回家,路上还会买一个刚出炉的肉包子,你一口我一口地分着吃;他们一起在周末的晚上窝在沙发上看老电影,看到感人处,苏晓会靠在陆则言的肩上哭,他会轻轻拍着她的背,给她递纸巾,还会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裹在她身上。
陆则言虽然不善言辞,却总能用行动给苏晓惊喜。她随口说一句想吃妈妈做的酱菜,他就会偷偷打电话给她妈妈,请教做法,然后在周末的时候,在小小的厨房里忙碌一整天——洗辣椒、切生姜、熬酱汁,弄得满手都是油,最后做出来的酱菜味道有点奇怪,偏咸,却让苏晓感动得哭了很久;她工作遇到挫折,被领导批评,回家后躲在房间里哭,他不会说太多安慰的话,只是默默给她煮一碗热汤,然后陪她一起看她喜欢的综艺节目,直到她露出笑容。
苏晓也把陆则言照顾得很好。他加班晚了,她会给他留一盏灯,把饭菜热在保温锅里,等他回来就能吃到热乎的;他生病发烧,她会守在他身边,每隔一小时就给他量一次体温,喂他吃药,用湿毛巾敷在他的额头上,一夜都不敢睡熟;他的衣服破了,她会用针线仔细缝好,还会在衣服的内侧绣一个小小的陆字,每次他穿这件衣服时,都会笑着说:我们家苏晓真是心灵手巧。
data-fanqie-type=pay_tag>
他们一起规划着未来。陆则言会指着手机里的楼盘信息,跟苏晓说:等我们攒够了首付,就买一套两居室,要有一个大阳台,你可以种满花草,我可以在阳台上放一张摇椅,周末的时候,我们一起晒太阳,看书,好不好
苏晓会靠在他的怀里,点头说:好。等我们老了,就去苏州定居,那里有小桥流水,有青石板路,还有很多旧书店,我们可以每天早上一起去吃早点,下午去逛书店,晚上在河边散步,想想都觉得幸福。
那时候,苏晓以为,他们会一直这样走下去。从青涩的校园到成熟的社会,从轰轰烈烈的爱情到细水长流的陪伴,他们会一起经历人生的风风雨雨,一起看遍世间的风景,直到白发苍苍,直到生命的尽头。
3
裂痕初现
可现实总是残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陆则言的工作越来越忙,从一开始的偶尔加班,变成了经常加班到深夜,有时候甚至会住在公司;苏晓的工作压力也很大,需要经常出差,去不同的城市采访、组稿,有时候一个月都见不了几次面。
他们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以前,他们会分享每天发生的小事,哪怕是路上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猫,也要跟对方说一声;现在,他们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却只剩下沉默,偶尔说几句话,也都是关于工作的事。苏晓想跟他聊聊自己的心事,可看到他疲惫的眼神,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陆则言想跟她说说工作上的成就,可看到她专注于手机屏幕的样子,也失去了分享的欲望。
有一次,苏晓去北京出差,本来想提前回来给陆则言一个惊喜。她特意买了他喜欢吃的北京烤鸭,拎着行李箱赶最早的高铁回杭州,到家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她打开门,却发现家里空荡荡的,只有客厅的灯亮着,餐桌上放着她早上没来得及洗的碗。
她给陆则言打电话,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那边传来嘈杂的声音,还有键盘敲击的声音。喂,念念,怎么了陆则言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几分不耐烦。
我回来了,你在哪儿苏晓的声音有些失落。
哦,我在公司加班,有个项目要赶,今晚可能回不去了。陆则言的声音很轻,你早点休息,别等我了。
可是我给你买了你喜欢吃的烤鸭……苏晓的声音带着哭腔,我们已经半个月没好好在一起吃顿饭了。
烤鸭你先放冰箱里吧,等我回去再吃。我这边忙着呢,先挂了啊。陆则言说完,就挂了电话,留下苏晓一个人在空荡荡的房间里,眼泪无声地滑落。
那天晚上,苏晓在沙发上坐了一夜。她看着餐桌上的烤鸭,慢慢变凉,就像他们之间的感情,一点点失去了温度。她想起以前,他会因为她一句想你了,就提前下班回家;现在,她回来了,他却连一句我想你都没有。
从那以后,他们之间的争吵越来越频繁。苏晓觉得陆则言不在乎她了,不再像以前那样疼她、宠她;陆则言觉得苏晓不理解他,不明白他努力工作是为了他们的未来。她抱怨他总是加班,忽略她的感受;他抱怨她总是无理取闹,不支持他的工作。他们像两只受伤的刺猬,明明心里还爱着对方,却总是用最尖锐的刺伤害彼此。
4
决裂时刻
压垮他们感情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关于是否去上海发展的问题。陆则言的公司给了他一个去上海总部当部门经理的机会,薪资是现在的两倍,还有股权激励,发展前景非常好。他很想去,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能让他们更快地实现买房的目标,能给她更好的生活。
可苏晓不想去。她在杭州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认可,马上就要升职了;她在杭州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周末会一起去逛西湖、看展览;她喜欢杭州的慢节奏,喜欢春天的苏堤春晓,喜欢秋天的满陇桂雨,她不想离开这个充满回忆的城市,不想放弃自己喜欢的一切。
苏晓,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不能错过。陆则言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offer,试图说服她,去了上海,我能赚更多的钱,我们很快就能买房子,到时候我们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你不是一直想有一个大阳台吗在上海,我们可以买一套带阳台的房子,你想种多少花都行。
更好的生活苏晓摇着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没有我喜欢的工作,没有我熟悉的朋友,就算有带阳台的房子,那也是你想要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陆则言,你有没有问过我想不想要这些你总是按照你的想法规划我们的未来,从来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
我这不是为了我们好吗陆则言的声音也提高了几分,语气里带着疲惫和无奈,你为什么就不能理解我一下为了我们的未来,牺牲一点有什么不行等以后稳定了,你可以再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再交新的朋友啊。
牺牲你所谓的牺牲,就是让我放弃我现在拥有的一切,去适应你想要的生活吗苏晓的声音带着失望,陆则言,我们好像不一样了。以前我们会一起商量,一起规划,会考虑对方的感受;可现在,你只想着你自己,只想着你的工作,你的未来里,好像根本没有我。
我不想跟你吵了。陆则言疲惫地揉了揉额头,把offer放在桌子上,这个机会我不会放弃,你要是不想去,那我们就……
他没有说完后面的话,但苏晓已经明白了。她看着陆则言决绝的眼神,心里最后一点希望也破灭了。她知道,他们之间,可能真的要结束了。
那天晚上,苏晓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她把衣服叠好放进行李箱,把书架上的书一本本装进纸箱,把墙上的书法作品取下来,小心翼翼地卷好。她看着这个充满回忆的小公寓,看着阳台上的绿萝,看着书桌上的小台灯,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砸在地板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陆则言坐在沙发上,一句话也没说,只是默默地看着她收拾东西。他的眼底满是复杂的情绪,有不舍,有愧疚,还有一丝无奈。他想叫住她,想告诉她他不想分开,想跟她一起留在杭州,可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他放不下那个机会,也放不下自己的野心。
苏晓走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陆则言送她到楼下,凌晨的街道很安静,只有路灯发出昏黄的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苏晓回头看了他一眼,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只是轻轻说了一句:再见,陆则言。
她转身离开,没有回头。陆则言看着她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中,心里像被掏空了一样,疼得无法呼吸。他伸出手,想抓住什么,却只抓住了一把冰冷的空气。他知道,他们之间,已经回不去了。
5
心碎告别
苏晓离开杭州后,去了成都。她在那里找了一份文化编辑的工作,租了一个带阳台的小公寓,开始了新的生活。她以为时间会治愈一切,以为她会慢慢忘记陆则言,忘记那些美好的回忆。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还是会想起他,想起他们一起在杭州度过的日子,想起那些关于未来的约定,心里还是会隐隐作痛。
她换了手机号,删除了所有和陆则言有关的联系方式,包括他的微信、QQ,还有那些她曾经舍不得删的聊天记录。她开始学着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去吃火锅,点一大桌菜,慢慢吃;一个人去看电影,选一个中间的位置,看到感人处就偷偷哭;一个人去旅行,去了很多他们曾经约定要一起去的地方,比如丽江的古城,比如厦门的海边,比如西安的兵马俑,只是身边少了那个曾经承诺要陪她一起看遍风景的人。
有一次,她在成都的宽窄巷子逛,看到一家卖团扇的小店,里面挂着很多绣着并蒂莲的团扇,和她当年在苏州买的那把很像。她站在店门口,看了很久,最后还是没有进去——有些回忆,终究还是不敢触碰。
三年后的今天,她收到了陆则言的结婚请柬。请柬上写着他和新娘的名字,新娘叫林薇,是上海一家公司的高管。照片上的陆则言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笑容温和,眼神里满是幸福;身边的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长发披肩,优雅漂亮,他们站在一起,看起来很般配,像一对金童玉女。
苏晓拿着请柬,坐在咖啡馆里,眼泪无声地滑落。她想起他们曾经也憧憬过这样的画面,想起他们曾经也说过要一起走进婚姻的殿堂,要一起穿婚纱、戴戒指,要一起许下一生一世的诺言。可现在,他的新娘不是她,他的未来里,再也没有她的位置。
她想起他们在樱花树下的表白,想起他用代码给她写的网页,想起他们在杭州小公寓里的温馨,想起他们一起规划的未来,想起他们最后的争吵,想起她离开时他落寞的眼神。原来,那些曾经以为会永远铭记的回忆,终究还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得模糊;那些曾经以为会一辈子紧握着的手,终究还是会在某个路口,被风吹散。
快递员把请柬送到时,苏晓已经擦干了眼泪。她接过那个米白色的信封,指尖触到烫金囍字的温度,竟觉得有些烫手。谢谢。她轻声说了句,把请柬放进帆布包的最底层,像是在藏匿一件不愿被人看见的心事。
窗外的梧桐叶还在落,一片接一片,落在咖啡馆的窗台上,又被秋风卷走。苏晓端起早已凉透的咖啡,喝了一口,苦涩的味道从舌尖蔓延到心底。她想起三年前离开杭州的那天,也是这样的秋天,也是这样的落叶,只是那时的她,心里满是绝望和不甘,而现在,只剩下一种淡淡的怅然。
下午还有一个文化节的策划会要开,苏晓强迫自己把注意力拉回工作上。她打开笔记本电脑,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屏幕上的文字一行行出现,可脑海里还是会时不时闪过陆则言的影子——他戴着黑框眼镜的样子,他写代码时专注的样子,他给她煮热汤时温柔的样子,还有他最后决绝的样子。
会议开了两个小时,苏晓全程都在强装镇定,认真听着同事们的发言,偶尔提出自己的想法。散会时,同事李姐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晓晓,你今天脸色不太好,是不是没休息好要是累了就早点回去休息,别硬撑。
苏晓笑着摇了摇头:没事,李姐,可能就是有点感冒,过两天就好了。她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心事,也不想把负面情绪传递给别人。
回到公寓时,天色已经暗了。苏晓打开灯,房间里瞬间亮了起来,可还是显得有些空旷。她把帆布包里的请柬拿出来,放在书桌上,犹豫了很久,还是打开了。除了那张印着照片的卡片,里面还有一张折叠的信纸,上面是陆则言的字迹,依旧工整,却少了当年的青涩。
苏晓,当你收到这张请柬时,我大概已经在准备婚礼了。其实我犹豫了很久,要不要告诉你这个消息,怕你难过,也怕我自己难过。我们分开三年,我时常会想起你,想起在杭州的那些日子,想起我们一起规划的未来。我知道,当年是我太自私,太执着于所谓的‘未来’,忽略了你的感受,让你受了委屈。现在我有了新的生活,也希望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婚礼在10月16日,上海国际饭店,如果你愿意来,我很开心;如果你不愿意,我也理解。无论怎样,都谢谢你,陪我走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五年。
信纸的右下角,没有署名,只有一个小小的桔梗花图案,和当年他表白时手里拿的桔梗花一模一样。苏晓看着那个图案,眼泪又一次忍不住掉了下来,滴在信纸上,晕开了一小片墨迹。
她想起当年他给她写的代码网页,想起他第一次给她煮的热汤,想起他在樱花树下紧张的表白,想起他们在杭州小公寓里的点点滴滴。那些回忆,像一部老电影,在她的脑海里一遍遍地播放,每一个画面都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可她也清楚地知道,那些都已经是过去了。他们就像两条曾经相交的线,在某个点上相遇,相伴走过一段路程,然后又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延伸,再也没有交集。她不能再活在回忆里,也不能再因为过去而影响现在的生活。
晚上,苏晓坐在书桌前,拿起手机,编辑了一条短信,发送到了请柬上预留的手机号——那是陆则言的新号码,她不知道他会不会看到,也不知道他看到后会是什么反应,但她觉得,有些话,还是要说清楚,有些告别,还是要正式一点。
陆则言,祝你新婚快乐。请柬收到了,谢谢你还愿意告诉我这个消息。很遗憾,10月16日我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节活动要负责,不能去参加你的婚礼了,但我真心希望你能幸福,希望林薇能替我,陪你走过剩下的人生旅程。我们终究还是走散了,不过没关系,那些一起走过的日子,那些美好的回忆,我会永远记在心里。谢谢你曾经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教会我如何去爱,也教会我如何成长。以后,我们各自安好,互不打扰。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苏晓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里像是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她把手机放在一边,拿起那本被她翻了无数遍的《人间词话》,慢慢读了起来。书页间还夹着一片当年在南京大学校园里捡的樱花花瓣,已经变得干枯发黄,却依旧能让人想起那个樱花纷飞的春天。
6
新生之路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晓的生活渐渐恢复了平静。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化节的策划工作中,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没有时间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偶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还是会想起陆则言,想起他们的过去,但心里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难过和不甘,只剩下一种淡淡的释然。
文化节举办的那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微风和煦。苏晓穿着一身得体的连衣裙,穿梭在活动现场,忙碌地协调着各个环节的工作。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看着大家脸上的笑容,她心里满是成就感——这是她独立负责的第一个大型活动,也是她新生活的一个新开始。
活动结束后,同事们一起去聚餐庆祝。李姐举起酒杯,对苏晓说:晓晓,这次文化节办得很成功,你功不可没。以后也要继续加油,我相信你会越来越优秀的。
苏晓笑着举起酒杯,和大家碰了碰:谢谢大家的支持,以后我会更加努力的。她喝了一口酒,辛辣的味道在口腔里散开,却让她觉得格外清醒。她知道,她的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在等着她。
10月16日那天,苏晓没有去上海,也没有关注陆则言婚礼的任何消息。她像往常一样,早早地起床,去公园跑步,然后去公司上班,晚上回家后,看了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早早地就睡了。她没有刻意去忘记,也没有刻意去想起,只是以一种平静的心态,面对这一天的到来。
后来,她从以前的同学那里听说,陆则言的婚礼办得很隆重,来了很多宾客,新娘林薇很漂亮,也很温柔,他们看起来很幸福。苏晓听到这些消息时,心里很平静,没有丝毫波澜。她知道,陆则言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而她,也在朝着自己的幸福努力。
又到了春天,成都的樱花开了。苏晓周末的时候,会去青龙湖湿地公园看樱花。大片的樱花树开满了粉色的花朵,风吹过,花瓣纷纷飘落,像一场浪漫的樱花雨。她站在樱花树下,看着漫天飞舞的花瓣,嘴角慢慢露出了笑容。
她想起当年在南京大学校园里的樱花树,想起陆则言在樱花树下的表白,想起那些美好的回忆。但这一次,她没有难过,也没有遗憾,只是觉得,那些都是人生中很珍贵的经历,教会了她如何去爱,如何去成长,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离别和遗憾。
苏晓拿出手机,拍了一张樱花的照片,发在了朋友圈,配文:樱花又开了,春天真好。愿我们都能在各自的人生里,向阳而生,不负时光。
阳光透过樱花树的缝隙洒下来,落在她的身上,温暖而明亮。她知道,虽然她和陆则言终究还是走散了,但她的人生,还有很多美好的风景等着她去看,还有很多重要的人等着她去遇见。她会带着那些美好的回忆,带着曾经的爱与成长,继续勇敢地往前走,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樱花落处虽无归期,但前方的路,依旧繁花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