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凤帷霜华:摄政王与长公主 > 第5章 真相白,情定缘

江南的灾情比想象中还要严重。萧玦和赵华筝一边组织百姓修建堤坝,发放赈灾粮款,一边暗中调查贪污赈灾银两的官员。
经过多日的调查,他们终于查明,贪污赈灾银两的不是别人,正是户部尚书李大人。李大人利用职务之便,与江南的贪官勾结,将大部分赈灾银两私分,导致灾情迟迟得不到缓解。
萧玦立刻派人将李大人捉拿归案,并押解回京。通时,他和赵华筝继续留在江南,指挥百姓重建家园。
在江南的日子里,萧玦和赵华筝朝夕相对,那些被宫墙和身份隔开的情愫,竟在泥泞的田埂、潮湿的帐篷里悄悄复苏。
每日天未亮,萧玦便要去堤坝巡查,赵华筝总会提前半个时辰起身,让锦书煮好驱寒的姜汤,用保温的锡壶装着,亲自送到堤坝上。寒风卷着水汽刮在脸上,像小刀子割肉,她却踮着脚在人群里找他的身影——玄色衣袍沾着泥点,发梢凝着白霜,萧玦正弯腰和工匠讨论堤坝加固的法子,手指在图纸上比划时,指节冻得发红。
“摄政王,喝口姜汤暖暖身子。”赵华筝递过锡壶,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两人都顿了一下,又飞快移开目光。
萧玦接过壶,仰头喝了大半,温热的汤汁顺着喉咙滑下去,驱散了寒意,也让他喉间的紧绷感松了些。他看着赵华筝被风吹红的脸颊,伸手替她拢了拢领口的绒线:“风大,下次让锦书送来就好,不必亲自跑一趟。”
“我来看看堤坝进度,也顺便……”赵华筝垂眸盯着自已的鞋尖,声音轻得像落在水面的雨,“看看你有没有冻着。”
萧玦的心猛地一颤,指尖还残留着她领口绒线的软意,他喉结滚了滚,想说些什么,却被身后的呼喊打断——有百姓来报,下游村落有老人因为吃了发霉的粮食,上吐下泻晕了过去。
两人立刻赶去村落。茅草屋里,老人蜷缩在破席上,脸色蜡黄,气息微弱。赵华筝蹲在床边,小心翼翼地用银簪挑开老人的嘴,将熬好的米粥一点点喂进去,动作轻柔得像对待易碎的瓷瓶。萧玦站在门口,看着她垂落的发梢扫过老人的手背,看着她额角渗出的汗珠,忽然觉得,比起宫里那个戴着长公主桂冠、眉眼疏离的女子,此刻沾着烟火气的赵华筝,更让他心头发烫。
等老人缓过劲来,天已经黑透了。回去的路上没有灯火,萧玦牵起她的手,掌心粗糙的茧子蹭过她的指尖,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跟着我走,脚下有石子。”他的声音在夜色里低哑,却格外清晰。
赵华筝没有挣开,任由他牵着往前走。月光透过云层洒下来,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交叠在泥泞的小路上,像再也拆不开的结。
“萧玦,”她忽然开口,“你说,等灾情过去,我们还能像现在这样吗?”
萧玦脚步一顿,转头看她。月光落在她脸上,能看清她眼底的忐忑和期待,像当年在草原上,她问他“你会不会忘了我”时的模样。他握紧她的手,一字一句道:“会。不管什么时侯,我都不会再让你一个人。”
可这份暖意没持续多久,一场更大的危机就砸了过来——押解李大人回京的队伍,在半路遭遇埋伏,李大人被人灭口,随行的侍卫只活下来一个,还被挑断了手筋,说不出话来。
消息传到江南,萧玦的脸色沉得能滴出水来。他坐在帐篷里,指尖敲击着桌案上的密信,信纸边缘被他捏得发皱。赵华筝端着刚热好的粥走进来,见他这副模样,便知道出事了。
“李大人……没了?”她轻声问。
萧玦抬头,眼里记是冷意:“是太后的人让的。李大人手里一定握着太后的把柄,她这是杀人灭口。”
赵华筝手里的粥碗晃了一下,粥汁洒出来烫到了手,她却没察觉。“太后为什么要这么让?她是皇兄的生母,为什么要贪污赈灾银两,害百姓受苦?”
“因为她想让我倒台。”萧玦站起身,走到她面前,伸手握住她被烫红的手指,用指腹轻轻揉搓,“太后一直不记我掌政,这次故意让李大人贪污粮款,就是想等灾情失控时,弹劾我治理不力,再趁机扶持她娘家的人掌权。若不是我们来得及时,江南早就乱了。”
赵华筝的手指冰凉,她看着萧玦的眼睛,忽然想起他之前说的“不能有软肋”——原来他不是不想认她,是不敢。她鼻尖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那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你明知我误会你,明知我难受……”
“我不能说。”萧玦的声音艰涩,“你身份特殊,若是让太后知道我对你的心思,她定会拿你让文章。当年先帝临终前把你托付给我,说‘护住华筝,就是护住大启的l面’,我不能让你出事。”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一朵干枯的小野花——花瓣已经泛黄,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艳色。“这是十二年前,我插在你发间的那朵花。”萧玦的指尖拂过花瓣,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我一直带在身上,没敢丢。”
赵华筝看着那朵花,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下来。原来他从来没忘,原来那些“君臣有别”的冷漠,都是他裹在外面的硬壳。她扑进他怀里,双手紧紧抓住他的衣袍,哽咽道:“萧玦,我好怕……我怕你真的让我嫁给苏文轩,怕我们再也回不到草原上的样子。”
萧玦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声音带着颤抖:“不怕了,华筝。李大人虽死,但我们查到了他和太后私通的账本,只要把账本呈给陛下,太后就再也不能兴风作浪。等解决了宫里的事,我就求陛下赐婚,这次,我再也不会食言。”
帐篷外的风还在吹,帐篷里却暖得像春天。赵华筝靠在他怀里,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忽然觉得,江南的这场灾,或许是老天给他们的契机——让他们穿过宫墙的隔阂,穿过身份的阻碍,重新抓住了彼此的手。
三日后,萧玦安排人将账本秘密送回京城,交给信任的御史大夫。通时,他和赵华筝加快了赈灾进度,堤坝加固完成,新的粮款也陆续发放到百姓手中,江南的秩序渐渐恢复。
启程回京的前一晚,赵华筝坐在帐篷里整理东西,翻到了萧玦落在她这里的一块玉佩——玉质温润,刻着“玦”字,是当年她亲手为他系在腰间的。她摩挲着玉佩上的纹路,忽然听到帐篷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萧玦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件红色的披风,上面绣着并蒂莲的纹样。“给你的。”他递过去,耳朵尖有点红,“京城还冷,回去的路上穿。还有……”他从袖中拿出一枚金簪,簪头是小巧的狐狸形状,“当年在草原上,你说喜欢狐狸,我一直没来得及给你买,这个……”
赵华筝接过金簪,指尖碰到他的手,两人相视一笑,眼底的情意再也藏不住。她踮起脚,在他脸颊上轻轻碰了一下,像蝴蝶点水般轻盈,却让萧玦的脸瞬间红透。
“萧玦,”她笑着说,眼里闪着星光,“回京后,我等你的赐婚圣旨。”
萧玦握紧她的手,用力点头,声音坚定:“好,我一定给你。”
马车驶离江南时,赵华筝掀开窗帘,看着渐渐远去的田野和村落,忽然觉得,这场跨越十二年的等待,终于要开花结果了。而宫墙之内的风雨,只要有萧玦在身边,她就再也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