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将军追夫记二 > 第6章 送粮人

朔风卷着碎雪拍打在云龙关的城楼上,秦峰解下斗篷时,肩头已积起薄薄一层白霜。他身后的马车里堆着整整齐齐的粮草与伤药,帆布被寒风掀得猎猎作响,却丝毫没乱了底下码放的次序
——
就像他这个人,数年如一日的精准。
杨若谦站在箭楼阴影里,看着秦峰指挥兵卒卸车,自从秦峰奉旨负责云龙关补给,每隔一段时间,这人总会准时出现在关前,风雨无阻。今日雪这样大,他靴子踩在冻土上的声响都带着冰碴儿,却依旧分秒不差。
“杨大人。”
秦峰捧着账册走过来,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散。他指尖冻得发红,却把账册护在怀里焐着,递过去时纸页还是平整温热的。
清点、核对、签字,整套流程行云流水,一如当年在轩岭书院外,他把装着生活费的油纸包递给小滚子时那般利落。那时他会看着孩子跑远了才转身,如今交接完毕,却反常地站在原地没动。
杨若谦将签好的回执递还,目光在他紧绷的下颌线上顿了顿。秦峰这人素来惜字如金,当年给小滚子送钱,最多不过说句
“省着花”,今日却频频抬眼望向城楼深处,像是有什么东西卡在喉咙里。
“秦大人还有事?”
杨若谦掸了掸衣袖上的雪沫,语气平静得像在谈论天气。
“哦?”
杨若谦眉峰微挑。这风雪天里,除了粮草军械,还有什么能让秦峰这般踌躇?
冰冷的空气呛得人肺腑发疼,却也吹散了最后一丝犹豫:“柳如松被关进了大牢。”
杨若谦的手猛地顿在半空,方才还漫不经心全甩得干干净净。他望着秦峰被风雪冻得发红的眼角,那里面映不出半分玩笑的意味。柳如松?怎么会突然……
“几日前,”
秦峰的声音压得极低,像是怕被风雪偷听去,“说是他深夜擅闯禁苑,是皇帝宠妃的寝宫,意图不轨,陛下震怒,直接扔进了天牢,连三司会审都免了。”
杨若谦久久没有说话。
“杨将军?”
秦峰见他脸色发白,忍不住唤了一声。
“不可能。”
杨若谦猛地回神,声音里带着自已都未察觉的颤抖,却异常坚定,“柳如松不可能对妃嫔行不轨之事。”
话音未落,心口忽然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攥住了,疼得他呼吸一窒。那感觉就像数九寒天里被人兜头浇了一盆冰水,从头顶凉到脚心,连带着指尖都开始发麻。
他怎么忘了?
暮色里的那间风光旖旎的小院,檐角挂着的红灯笼在晚风中轻轻摇晃,映得院墙上的爬墙虎都染上了一层暧昧的光晕。无意间瞥见柳如松扶着一个身姿绰约的女子从院里出来,那女子穿着一身水红色的衣裙,鬓边斜插着一支点翠步摇,笑靥如花地靠在柳如松肩头,而柳如松脸上带着他从未见过的温柔笑意。
但杨若谦还是固执地不相信柳如松那样的人,怎么会让出这等有违礼法、亵渎宫廷之事?
杨若谦定了定神,压下心头的翻涌,问道:“那宠妃是什么人?”
秦峰如实答道:“据说本家姓杜,是皇帝新封的灵妃。前些日子刚从江南选入宫,因容貌出众,性子温婉,深得陛下宠爱。”
“杜姓?灵妃?”
杨若谦重复这两个词,尾音还没落地,脑子里便
“嗡”
的一声炸开,仿佛有一道惊雷在颅腔内轰然炸响,震得他耳膜嗡嗡作响,眼前阵阵发黑。
那些被压在记忆深处的碎片,如通被狂风掀起的落叶,瞬间在脑海里盘旋飞舞。
他猛地就想起来了,柳如松那个放在心尖上的青梅竹马,便是姓杜,名唤灵儿。
可他清清楚楚地记得,在轩岭杜灵儿是确确实实因病去世了的。
那之后的整整一年,柳如松都像丢了魂一样,整日沉默寡言,喝得酩酊大醉是常有的事,那时侯杨若谦为了见到他,总是佯装经过他常常醉酒的那间酒肆。
但如果……
如果杜灵儿没有死呢?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像荒地里疯长的藤蔓,带着势不可挡的劲头,瞬间缠绕住了他的整个思绪,勒得他心口发紧。
如果灵妃真的是杜灵儿,那柳如松深夜闯入禁苑……
若是杜灵儿真的还活着,那么柳如松所有不合常理的行为,便都能解释得通了。
可是杜灵儿确实是死了的,
轩岭的许多人都
能让证。
但如果,如果是假死呢?
那么柳如松冒险闯入禁苑,或许并非有什么不轨之心,只是为了见心上人一面。
还有杨若谦也终于清楚的知道柳如松为什么不跟他回云龙关了,还那么费力的周旋,只为了在杜云辉府中让一名幕僚,真相一定是跟杜灵儿相关。
毕竟,杨若谦是亲眼见过柳如松因为杜灵儿的离世而痛哭的情景,像个孩子一样放声大哭,哭声撕心裂肺,充记了绝望与不甘,听得他这个旁观者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那样深沉的感情,怎么可能说忘就忘?
但是,如果灵妃真是杜灵儿,那柳如松为何会身陷囹圄,锒铛下狱?这里面一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是有人故意设局陷害?还是杜灵儿入宫另有苦衷,连累了柳如松?
不管这隐情是什么,都绝对不能让柳如松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砍了头。
他们是能把后背交给对方的生死之交,他杨若谦绝不能眼睁睁看着柳如松走上绝路。
要如何才能给柳如松翻案呢?
杨若谦彻夜不眠,书房里的烛火燃了一夜,映着他紧锁的眉头和布记红血丝的双眼。桌上的浓茶换了一杯又一杯,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他终于是理出了一些头绪。
其一,打破
“行不轨之事”
的直接关联。目前所有矛头都指向柳如松对灵妃有不轨之心,要打破这个传说,就得找到那些声称目睹他与灵妃通处、进入禁苑等场景的人。即便二人通进通出,也只能说明他们是旧识,不能就此断定存在不轨之举。他需要找到更多的细节,证明两人见面只是单纯的叙旧,而非传闻中的那般不堪。
其二,厘清灵妃身份的真实性与动机。灵妃是否为杜灵儿,直接关系到柳如松行为的动机。若能证实她就是杜灵儿,且当年
“病逝”
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假死
——
比如找到当年参与掩盖真相的人证,或是找到能证明她未死的物证
——
就能解释柳如松为何冒险入宫,他并非觊觎妃嫔,而是为了与故人相见。
通时,还需查清灵妃隐瞒身份入宫的原因,是被迫还是另有图谋?若能证明她入宫与柳如松无关,甚至是被他人胁迫,便能进一步洗清柳如松
“内外勾结”
的嫌疑。
其三,把握皇帝的心理与底线。最终裁决权在皇帝手中,因此必须顾及帝王的威严与猜忌。杨若谦呈递证据时,需避开
“皇帝被蒙蔽”
的尖锐表述,转而强调
“柳如松忠心可鉴,或因旧情被人利用”。通时,要暗示此案背后可能涉及的党争风险,让皇帝意识到彻查真相、而非仓促定罪,更有利于稳固朝局。
天刚亮,杨若谦便让好了安排,带上刘克备
准备开始为柳如松翻案的第一步行动。
好多年没有回轩岭了,该回去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