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天衍龙途 > 第一章

第一章:崖坠魂归,血染龙庭
林霄!你要是敢退后半步,这坛‘烧刀子’你就得连喝三斤!
鹰嘴崖顶,狂风卷着碎石呼啸而过,瘦高个的赵老三探着脑袋往下喊,声音被风吹得七零八落。下方百丈处的峭壁上,一道玄色身影正像壁虎般贴在岩壁上,指尖扣着仅容半指的石缝,脚掌稳稳踏在凸起的岩点上,正是林霄。
他仰头朝崖顶骂了句:少废话!等老子把那只岩羊拎上去,看我不灌得你爬着走!
话音落,林霄目光锁定下方三丈处的目标:一只体态肥硕的岩羊正缩在岩缝里,羊角泛着油光,显然是崖上少见的壮实货。这赌约是他主动提的,天阶高手的脸面不能丢,更别说那坛赵老三珍藏了三年的烧刀子,他眼馋了快半年。
风势突然变大,岩壁微微震颤。林霄深吸一口气,丹田内的内力悄然运转,脚步在岩壁上轻点,身形如轻燕般往下掠去。指尖即将触到岩羊的刹那,那畜生像是受了惊,猛地抬头,坚硬的羊角直挺挺撞向他的手腕!
糟了!
林霄心中一紧,腕部吃痛的瞬间,扣着石缝的手指猛地打滑。他下意识去抓旁边的岩点,却只摸到一片光滑的石壁——那处岩点竟被他刚才的力道踏碎了!
失重感瞬间席卷全身,林霄看着迅速上移的崖顶,耳边是呼啸的风声,赵老三的惊呼声越来越远。意识消散的最后一刻,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操,老子会不会是第一个摔死的天阶高手……
陛下!……陛下您醒醒啊!
皇后娘娘,您可千万不能做傻事!
大梁亡了……臣等愿随陛下共赴黄泉!
嘈杂的哭喊声混着刺鼻的血腥味,猛地钻进林霄的鼻腔。他睫毛颤了颤,只觉得浑身像被拆了骨头般疼,尤其是后脑勺,像是被钝器砸过,昏沉得厉害。
吵死了……
林霄低骂一声,艰难地睁开眼。入目不是熟悉的鹰嘴崖,也不是江湖客栈的硬板床,而是一片刺目的明黄,他身上穿着的竟是绣着五爪金龙的袍子,只是此刻龙袍已被鲜血浸透,黏在皮肤上又冷又腻。
头顶是断裂的明黄龙旗,旗杆斜插在金砖地面上,旗面被划开一道大口子,露出后面熏得发黑的宫梁。周围是一群穿着古装的人,有的身穿朝服,有的穿着铠甲,脸上满是泪痕,手里还握着佩刀,刀身上沾着暗红的血渍。
这是哪儿演戏还是赵老三找人整他
林霄脑子发懵,刚想撑着身子坐起来,一道清冷却决绝的女声突然响起:陛下已崩,臣妾身为大梁皇后,断无独活之理。今日便随陛下而去,不负大梁列祖列宗!
他循声望去,只见人群前方,一名身着凤袍的女子正手持短剑抵着自己的脖颈。女子生得极美,肤如凝脂,眉如远山,只是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素白的手指握着剑柄,指节泛得发白,锋利的剑锋已经划破了颈间的肌肤,渗出一缕鲜红的血珠。
是苏清漪
这个名字突然钻进林霄的脑海,随之而来的还有无数混乱的记忆碎片:大梁、皇帝萧衍、镇国大将军赵承业、谋反、破城……
林霄瞳孔骤缩,他终于反应过来,他不是在做梦也不是被整蛊,他穿越了!穿成了大梁的末代皇帝萧衍,一个懦弱到被叛军破城吓得猝死在龙椅上的废物!
而眼前这一幕,是皇后苏清漪要殉国,这群忠臣也要跟着自杀!
住手!
林霄猛地开口,声音因刚醒而有些沙哑,却带着天阶高手特有的沉稳,瞬间压下了殿内的哭嚎。苏清漪的动作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似乎没想到死去的皇帝会突然开口。
可她很快又闭上眼,手腕微微用力,短剑又往颈间送了半分:陛下已薨,此乃奸臣伪装,诸位大人莫要被骗!
朕说住手!
林霄心头一急,丹田内的内力下意识运转。他本就不是坐以待毙的性子,更何况眼前这女子虽素未谋面,可原主的记忆里苏清漪是个难得的贤后,若是就这么死了实在可惜。
身形如鬼魅般窜出,殿内众人只觉眼前一花,原本还躺在龙椅旁的林霄,竟瞬间出现在苏清漪身后。左手精准扣住她持剑的手腕,指腹发力,巧妙地卸去她手上的力道;右手顺势夺过短剑手腕一扬,当啷一声,短剑被掷出数丈远深深插进旁边的盘龙柱里,剑身还在嗡嗡作响。
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快到众人根本看不清细节,只觉得一股无形的威压笼罩了整个大殿,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苏清漪僵在原地脖颈间的刺痛感还在,可握着剑柄的手却空了。她缓缓回头看着身后的林霄,美眸中满是震惊:你……你真的是陛下可你方才明明……
朕只是晕了过去,没死。林霄松开手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大梁还没亡,朕还没死,谁准你们殉国
那些原本握着佩刀的忠臣也愣住了面面相觑。眼前的皇帝,和他们印象中那个胆小懦弱、遇事只会哭的萧衍简直判若两人!尤其是刚才那一手轻功快得不像凡人,哪有半分懦弱的样子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伴随着士兵的惨叫声和粗犷的呼喊:快!搜仔细点!找到萧衍的尸体赏银百两!要是能抓住活的皇后将军有重赏!
叛军杀进来了!
林霄脸色一沉,原主的记忆里赵承业率五万铁骑破城后,叛军在皇宫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现在看来,这群人是冲内殿来了。
陛下!叛军来了!臣等护着您突围!一名身穿铠甲的老将猛地拔出佩刀,声音嘶哑地喊道。其余忠臣也纷纷举起兵器挡在林霄和苏清漪身前,虽面带惧色却没有一人后退。
林霄心中微动,这群人虽忠却大多是文臣或年迈的武将,根本不是叛军的对手。他刚想开口,殿门哐当一声被踹开,五名叛军士兵提着血淋淋的钢刀冲了进来刀身上还滴着血,显然是刚杀了人。
为首的士兵看到龙椅旁的林霄,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狂喜:萧衍!这废物居然还活着!快,把他抓起来!将军说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五人挥舞着钢刀朝着林霄扑来。刀锋带着血腥气直逼他的面门。苏清漪脸色煞白,下意识想挡在林霄身前,却被他一把拉到身后。
躲好。林霄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安抚的意味。
下一秒他身形一闪,赤手空拳迎了上去。面对劈来的钢刀林霄不仅不躲,反而伸手朝着刀背抓去。那士兵见状狞笑着加重力道想把林霄的手直接砍断。
可就在刀刃即将触到林霄手掌的瞬间,他手腕猛地一翻指尖精准地扣在刀背上内力顺势灌注而下。只听铛的一声脆响那士兵只觉得一股巨力从刀身传来,虎口瞬间被震裂钢刀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不等士兵反应,林霄指尖快如闪电点在他胸前的穴位上。那士兵闷哼一声身体直挺挺地倒在地上,抽搐了两下便没了动静。
剩下四名叛军见状脸色骤变,还是硬着头皮冲上来。林霄脚步不停在四人之间穿梭,手掌如铁鞭般抽在钢刀上震飞兵器的同时指尖不断点出。惨叫声接连响起,不过三招冲进来的五名叛军便全部倒地抽搐没了反抗之力。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殿内的大臣和苏清漪看得目瞪口呆,嘴巴张得能塞进拳头。这还是那个胆小懦弱的皇帝吗这身手简直比江湖上的顶尖高手还要厉害!
林霄拍了拍手刚想回头安抚众人,殿外突然传来更密集的脚步声和马蹄声,有一个粗哑的声音在喊:里面的人听着!赶紧把萧衍交出来!否则老子放火烧了这宫殿,让你们全都变成烤猪!
林霄脸色微沉,他知道真正的麻烦来了。外面的叛军数量肯定不少仅凭殿内这几个人根本挡不住。
他看向身后的苏清漪和众臣,眼神坚定:看来,今日这大梁得靠朕亲自来守了。
第二章:龙战于野,威退叛军
林霄话音刚落殿外的叫嚣声更盛,甚至夹杂着木头燃烧的噼啪声,叛军竟真的开始放火了!灼热的气浪顺着门缝涌进来混着浓烟呛得人直咳嗽,殿内的明黄龙旗被火星燎到边角瞬间燃起一小簇火焰。
陛下!火快烧进来了,咱们快从密道走!老将军李忠拄着断刀急得额头青筋暴起。他是原主萧衍的贴身护卫,当年跟着先皇征战四方如今虽年过半百,护主的心却半点没减。
林霄却没动目光透过门缝望向殿外。浓烟中他隐约看到玉石铺就的宫道上横七竖八躺着尸体,有宫女的绣花鞋露在外面,有太监的帽子滚在血泊里,还有几个叛军正拽着一位公主的裙摆,那公主哭得撕心裂肺挣扎间被叛军一脚踹在地上,发髻散了凤冠滚到一旁上面的珍珠碎了一地。
狗贼!
林霄眼底瞬间燃起杀意,天阶高手的气息骤然爆发殿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苏清漪下意识攥紧了衣袖她能清晰感觉到眼前的陛下身上,有比战场上的煞气更可怕的东西,是见惯了生死,出手便要人命的狠戾。
李将军林霄声音冷得像冰你带皇后和诸位大人从密道走去东宫偏殿汇合,那里有禁军旧部值守暂时安全。
那陛下您呢苏清漪急忙追问美眸里满是担忧。她虽不知眼前的皇帝为何突然变了性子,可刚才那五招制敌的身手还有此刻的决绝,让她莫名觉得安心,仿佛只要有他在,大梁就永远不会亡。
林霄抬手按住腰间的佩剑,那是原主萧衍的佩剑承影剑鞘上镶着宝石,却从未真正沾过血。朕去会会这群反贼,顺便……给大梁百姓讨个公道。
话音落他不等众人反应,一脚踹开殿门!
门外的叛军正举着火把往殿内扔,见殿门突然被踹开领头的小校先是一愣,随即狞笑着挥刀:萧衍!你总算肯出来受死了!说着便举刀朝林霄砍来。
林霄眼神一冷侧身躲过刀锋的瞬间,右手握住承影剑的剑柄,唰的一声拔出长剑。剑光闪过,那小校都没看清剑是怎么出的鞘,只觉得脖颈一凉随即眼前一黑,头颅哐当一声掉在地上鲜血喷了旁边叛军一身。
将军!将军被杀了!
叛军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呼,可不等他们反应林霄已提着承影剑冲了进去。他的剑法没有花哨招式,每一剑都直取要害——劈、刺、斩、挑,招招致命。刚才还嚣张的叛军在他手下竟连一回合都撑不住惨叫声此起彼伏,鲜血溅满了他的龙袍原本明黄的袍子此刻红得发黑,反而衬得他眼神更亮,像极了从地狱爬回来的战神。
都给我上!他就一个人,累死他!
人群后传来一个粗哑的声音是叛军的百夫长。他提着长斧冲过来斧刃带着风声劈向林霄的肩膀,显然是想凭蛮力压制。林霄脚步微错避开斧刃的同时,剑脊重重砸在百夫长的手腕上。咔嚓一声脆响百夫长的手腕被砸断,长斧脱手他刚想惨叫,林霄的剑已刺穿他的胸膛。
还有谁
林霄抽出承影剑血珠顺着剑身滴落,他站在叛军尸体中间目光扫过剩下的士兵。那些叛军刚才还凶神恶煞,此刻却被他的狠戾吓得连连后退,有人甚至握着刀的手都在发抖。他们见过杀人不眨眼的,却没见过这么能杀、这么敢杀的!一个人一把剑,竟杀得百来号叛军不敢上前!
可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马蹄声,伴随着整齐的脚步声。林霄抬头望去只见太和殿前的广场上,密密麻麻站满了叛军至少有上千人,为首的高台上一个身穿铠甲的男人正把玩着原主的玉玺,不是赵承业是谁他身边还站着三个副将个个面色凶狠,尤其是掌管骑兵的周猛手里正拎着一个宫女的头发,那宫女早已没了气息眼睛还圆睁着满是惊恐。
萧衍!你倒有几分胆子,居然敢杀朕的人!赵承业看到林霄先是一愣,随即狂笑起来不过也好,省得朕找你了。今日我便在这太和殿前斩了你的头,让大梁百姓看看他们的皇帝是个多么没用的废物!
周猛也跟着狞笑他把宫女的尸体扔在地上,提着重斧指着林霄:将军,让末将去会会他!正好让这废物尝尝什么叫真正的武功!
赵承业点头:去吧,别太快杀了他朕要看着他跪地求饶!
周猛得令催马冲过来,马蹄踏在地上咚咚作响他高举着长斧,离林霄还有三丈远时,猛地将斧掷了出去!长斧带着破空声,直取林霄的头颅,力道之大,竟将空气都劈出一道风声。
林霄眼神一凝,侧身避开的同时右手一扬,承影剑脱手而出直刺周猛的胸口。周猛没想到林霄会用剑掷他急忙侧身,可还是慢了一步剑刃擦着他的铠甲划过,在他胸前留下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
啊!老子要杀了你!
周猛疼得怒吼着从马背上跳下来,拔出腰间的短刀冲过来。林霄却没给他机会他几个起落便冲到周猛面前,不等周猛挥刀左手扣住他的喉咙右手抓住他的肩膀猛地发力,只听咔嚓一声,周猛的脖子被拧断脑袋歪在一边,眼睛还圆睁着满是不敢置信。
林霄松开手周猛的尸体咚地倒在地上。他捡起承影剑抬头望向高台上的赵承业,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赵承业,你谋反弑君残害百姓,今日朕便替天行道斩了你这反贼!
赵承业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没想到周猛居然这么不堪一击,更没想到萧衍的身手会这么厉害!他强装镇定对身边的吴奎和郑虎喊:你们两个一起上!再调五百弓箭手射死他!
吴奎提着长刀冲下来,郑虎则挥手让身后的弓箭手搭箭,密密麻麻的箭矢对准了林霄,只要郑虎一声令下,便能将林霄射成筛子。
林霄看着冲过来的吴奎又看了看那些弓箭手非但没退,反而提剑迎了上去。他知道今日想活着走出去想护住苏清漪和那些忠臣就只能杀!杀到叛军怕,杀到赵承业胆寒!
可就在他即将与吴奎交手时,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惊呼:陛下小心!
林霄回头只见一支冷箭正朝着他的后心射来,射箭的不是别人竟是刚才被他吓得不敢上前的叛军士兵!而此时吴奎的刀已劈到他的面前,弓箭手也纷纷放箭密密麻麻的箭矢像雨点般朝他射来!
前有刀后有箭,还有五百弓箭手虎视眈眈,林霄仿佛被围在了绝境里。可他眼底却没有丝毫惧色反而露出一抹狠戾的笑,手中的承影剑在阳光下闪过一道寒光。
来得好!今日便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天阶高手!
第三章:舌定军心,新政开篇
箭雨破空的瞬间,林霄丹田内的内力骤然爆发!他足尖在地面一点身形如离弦之箭般向后掠去,同时手腕翻转承影剑在身前划出一道圆弧,叮叮当当的脆响接连响起,那些射向他要害的箭矢全被剑刃格挡开来,有的断成两截,有的被震飞出去,甚至有几支反向射向叛军,吓得前排士兵连连后退。
吴奎的刀劈了个空重心不稳的瞬间,林霄已绕到他身后手肘重重砸在他的后心。吴奎闷哼一声一口鲜血喷在地上,刚想转身反击林霄的剑已架在他的脖颈上。
别动。林霄的声音冷得像冰再动一下,你的头就和周猛一样。
吴奎浑身一僵脖颈处传来的凉意让他不敢有丝毫动作。高台上的赵承业见状脸色瞬间铁青:萧衍!你敢动他试试!
有何不敢林霄冷笑一声,目光扫过下方的叛军你们看清楚了,这就是你们跟着赵承业谋反的下场,周猛已死吴奎被擒,下一个就是你们!
叛军士兵面面相觑,刚才林霄挡箭的身手已让他们心生畏惧,此刻见吴奎被擒更是人心惶惶。郑虎握着弓箭的手微微发抖他想下令放箭,却又怕伤到吴奎更怕林霄的报复,连周猛都撑不住一招他上去怕是也落不了好。
林霄见状知道时机已到。他押着吴奎往前走了两步声音提高几分,让在场的叛军都能听到:朕知道,你们之中,很多人是被赵承业胁迫的,还有人是因为家里揭不开锅,才不得已跟着他谋反。朕不怪你们,因为真正该死的是赵承业这个祸国殃民的反贼!
你放屁!赵承业怒吼若不是你这昏君纵容贪官,苛捐杂税层出不穷,百姓怎么会活不下去我这是清君侧是为了大梁百姓!
data-fanqie-type=pay_tag>
清君侧林霄嗤笑,你攻占皇城后纵容士兵烧杀抢掠,宫女太监被你们肆意杀害,公主被你们欺辱,这就是你说的为了百姓你把朕的玉玺据为己有想登基称帝,这就是你说的清君侧
他的话像重锤般砸在叛军心上,不少士兵低下了头,他们当初跟着赵承业确实是想有条活路,可现在看来赵承业不过是把他们当夺权的棋子,根本不在乎他们的死活更不在乎百姓的死活。
人群中一个满脸风霜的老兵突然喊道:陛下!俺们跟着赵将军确实是因为去年关中大旱,朝廷不仅不赈灾还加征‘抗旱税’,俺家老婆子和孩子都饿死了俺走投无路才来当兵的!要是陛下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俺们就不反了!
这话一出不少叛军纷纷附和:是啊陛下!俺们也是被逼的!
只要陛下能废除苛税,俺们愿意归降!
林霄心中一喜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押着吴奎走到老兵面前眼神诚恳:这位兄弟,你说得对,过去朝廷确实对不起百姓这是朕的错。但从今日起朕向你们保证,所有苛捐杂税一律废除只保留正税且正税降低三成!关中灾区的百姓,朕会派钦差送去粮草帮你们重建家园!
那……那俺们这些归降的士兵呢老兵犹豫着问,您会不会杀了俺们
绝不会。林霄斩钉截铁地说,愿意回家的,朕给你们发三个月的口粮和路费,让你们能安心回家种地;愿意留在军中的,朕编入大梁正规军和其他军队一视同仁,军饷、粮草一分不少,过去的事朕既往不咎!
他的话条理清晰,句句说到叛军的心坎里。不少士兵眼中泛起光芒,握着兵器的手渐渐松开,回家有粮有钱留军有待遇,谁还愿意跟着赵承业当反贼
郑虎看着下方的动静脸色越来越难看。他知道再这样下去士兵们迟早会归降,到时候他和赵承业都没好下场。他咬牙偷偷对身边的弓箭手说:准备放箭,瞄准萧衍别管吴奎!
可他的话音刚落林霄突然转头,目光如炬地盯着他:郑虎,你敢下令放箭试试
郑虎吓得手一抖弓箭差点掉在地上。他没想到林霄的听力这么好,更没想到林霄的眼神会这么吓人,那眼神里的杀意仿佛能穿透他的铠甲直刺他的心脏。
就在这时,高台上突然传来哐当一声,赵承业竟把玉玺扔在地上拔出腰间的佩刀:一群废物!被他几句话就骗了!今日谁要是敢归降,朕先杀了谁!
他说着提刀冲下台,朝着离他最近的一个叛军砍去。那叛军没来得及反应,便被砍中肩膀鲜血直流。都给我上!杀了萧衍,朕封你们为侯!
可叛军们早已没了斗志,赵承业的残暴不仅没吓到他们反而让他们更加反感。刚才说话的老兵突然喊道:俺们不反了!抓赵承业,献给陛下!
对!抓赵承业!
叛军们纷纷响应朝着赵承业围过去。赵承业见状又惊又怒,挥刀砍倒几个士兵可叛军越围越多,他渐渐体力不支后背被人砍了一刀踉跄着倒在地上。
林霄松开吴奎提剑走过去,一脚踩在赵承业的胸口:赵承业,你谋反弑君,残害百姓,今日朕便判你死罪以儆效尤!
赵承业挣扎着喊道:萧衍!你别得意!我还有三万铁骑在城外,他们要是知道你杀了我,定会踏平皇城!
林霄眼神一凝,他倒是忘了赵承业还有三万铁骑在城外。虽然城内的叛军已归降,但城外的铁骑若是攻城仅凭城内的兵力根本抵挡不住。
就在这时郑虎突然跪倒在地:陛下!臣愿意去城外劝降那三万铁骑!臣和他们都是老相识,只要陛下承诺不杀他们他们定会归降!
林霄看向郑虎见他眼神诚恳不像是在说谎。他沉吟片刻点头道:好,朕给你这个机会。若是你能劝降成功朕既往不咎,还让你继续担任将领。但你若是敢耍花样,朕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臣不敢!郑虎连忙磕头,起身朝着城外跑去。
林霄看着郑虎的背影又看了看地上的赵承业心中有了计较。他对身边的李忠说:李将军,你先把赵承业押进天牢再派人清点归降的叛军登记造册,按照朕说的政策安置他们。
臣遵旨!李忠抱拳应道。
林霄又看向苏清漪,她不知何时已从密道出来正站在不远处看着他,美眸中满是敬佩。皇后,你随朕来朕有要事与你商议。
苏清漪点头,跟着林霄走进太和殿。殿内的血迹已被清理干净,只剩下断裂的龙旗和满地的狼藉。林霄坐在龙椅上看着苏清漪:如今城内虽已安定但城外还有三万铁骑,且朝廷贪官横行百姓生活困苦,这些都需要尽快解决。朕想挑一个‘查贪都御史’,由李大人担任,从京城官员查起,你觉得如何
苏清漪愣了愣,随即躬身道:臣妾女流之辈,哪有什么意见。
你不必妄自菲薄。林霄看着她,朕知道,你出身名门,聪慧过人,且为人正直,定有自己的见解。
苏清漪心中一暖,她没想到林霄会这么信任她。她抬起头,目光坚定:李大人定会不辱使命,还大梁一个清明吏治。
林霄点头刚想再说些什么,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士兵跑进来神色慌张地说:陛下!不好了!郑将军在城外被那三万铁骑的将领杀了,他们还说要为赵承业报仇,现在正朝着皇城赶来!
林霄脸色骤变,城外的铁骑不仅没归降还杀了郑虎,看来一场恶战在所难免。可城内的归降叛军尚未整顿兵力不足,该如何抵挡三万铁骑
他站起身目光望向殿外,心中快速思索对策。苏清漪也慌了:陛下,这可怎么办要不……要不陛下再去劝劝那些归降的叛军,让他们协助守城
林霄摇摇头,归降的叛军刚安定下来,若是强行让他们守城恐会引起不满甚至再次叛乱。他必须想一个更好的办法既能守住皇城又能安抚人心。
就在这时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原主记忆里有一位镇守边关的老将名叫秦昊,此人忠勇双全手握两万精兵且与赵承业不和。若是能让秦昊带兵前来支援定能解皇城之围。
可问题是秦昊远在边关,一来一回至少需要十天,而城外的铁骑随时可能攻城根本等不了那么久。
林霄皱紧眉头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难道真的要硬拼可这样一来必定会伤亡惨重,大梁好不容易才有的转机难道就要毁于一旦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渐渐坚定,不管有多难他都必须守住皇城,守住大梁百姓的希望。
李将军!林霄朝着殿外喊道。
李忠连忙走进来:臣在!
你即刻去清点城内的兵力,包括归降的叛军将他们分成三队,一队守东门,一队守西门,一队守北门,南门由朕亲自镇守!林霄沉声道另外派人去国库支取粮草,分发给守城的士兵和百姓,告诉他们只要守住皇城,朕定不会亏待他们!
臣遵旨!李忠抱拳应道,转身快步离开。
苏清漪看着林霄眼中满是担忧:陛下,南门是叛军主攻的方向您亲自镇守太过危险了。
林霄看着她笑了笑:朕是大梁的皇帝,理应与百姓共进退。再说有朕在,士兵们才会有信心。
他顿了顿又道:皇后,你留在宫中安抚皇室宗亲与宫女太监,若是城破你便从密道离开,去找秦昊将军让他带兵回来报仇。
臣妾不走!苏清漪坚定地说,臣妾要留在皇城,与陛下共生死!
林霄心中一动看着苏清漪决绝的眼神,他知道自己劝不动她。他点了点头:好,那你便留在朕身边与朕一起守住这大梁江山。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震天的喊杀声城外的铁骑,已经开始攻城了!
林霄猛地站起身,拔出承影剑:走!朕去南门看看!
他快步走出太和殿朝着南门走去。阳光洒在他的身上龙袍上的血迹早已干涸,却显得更加威严。苏清漪紧紧跟在他身后手中握着一把短剑眼神同样坚定。
南门之外三万铁骑黑压压的一片,他们挥舞着兵器朝着城门发起猛烈的进攻,城门被撞得咚咚作响仿佛随时都会被攻破。
林霄站在城楼上,看着下方的叛军眼神冰冷。一场恶战即将开始,而这一战不仅关乎他的性命更关乎大梁的存亡。
可就在这时他突然看到叛军阵中,有一面旗帜在晃动旗帜上的图案,竟不是赵承业的旗号而是一个他从未见过的图案,一只展翅的雄鹰。
林霄瞳孔骤缩心中升起一个疑问:这三万铁骑的将领,到底是谁他们真的是为赵承业报仇吗还是说背后另有阴谋
第四章:铁腕破局,廉政立基
南门的喊杀声震得城砖都在发颤,叛军的撞木一次次砸在城门上木屑飞溅间,城门已裂开一道细缝。林霄站在城楼之上,目光扫过下方密密麻麻的铁骑,叛军阵中那面雄鹰旗绝非赵承业旧部所有,赵承业的旗号是玄虎旗这雄鹰旗倒像是西北蛮族的标志。
陛下,城门快撑不住了!李忠手持长枪盔甲上沾满血污身后的士兵也已疲惫不堪。归降的叛军虽已编入守城队伍,但多数人面露怯色显然还没从反贼的身份中转变过来。
林霄眼神一沉突然朝着城下大喊:铁骑阵中的将领听着!你们打着为赵承业报仇的旗号却用的是蛮族雄鹰旗,到底是为赵承业卖命还是想趁机攻占大梁让蛮族入主中原
他的声音运起内力穿透喊杀声清晰地传到叛军阵中。铁骑阵明显乱了一瞬不少士兵下意识看向阵中那面雄鹰旗眼神中多了几分疑惑:他们跟着将领来报仇,怎么会扯上蛮族
阵中一名身披黑色铠甲的将领脸色骤变,正是赵承业的外甥孙彪。他本想借着为舅舅报仇的名义攻占皇城再投靠西北蛮族却没想到被林霄一眼看穿了底细。
休要听这昏君胡说!孙彪怒吼,兄弟们杀进皇城金银财宝任你们抢,公主宫女任你们选!
可这话不仅没激起士兵的斗志,反而让更多人犹豫起来,抢烧杀掠本就违背初衷,现在又牵扯到蛮族,若是真成了蛮族的帮凶那便是千古罪人!
林霄见状继续高声道:朕知道你们中多数人是赵承业旧部,本无反心!只要你们现在放下兵器朕既往不咎,愿意回家的照样发粮草路费;愿意留军的编入大梁正规军,军饷加倍!但若是执迷不悟跟着孙彪投靠蛮族,那便是叛国贼朕定诛你们九族!
叛国贼三个字像重锤砸在士兵心上,前排的几名骑兵对视一眼突然翻身下马扔下兵器:陛下,俺们愿意归降!俺们不想当叛国贼!
有了第一个便有第二个。越来越多的骑兵下马归降,孙彪气得脸色铁青挥刀砍向身边一名想归降的士兵:谁敢投降,老子先杀了谁!
可他的残暴只换来更多人的反抗,一名老兵突然挥刀砍向孙彪:孙彪!你想让俺们当叛国贼,俺们偏不!
混乱瞬间在铁骑阵中爆发,林霄抓住时机对李忠道:李将军,带五百精兵从西门绕后,截断孙彪的退路!
臣遵旨!李忠领命,迅速带人离去。
林霄则抽出承影剑对身后的士兵道:随朕杀下去,擒贼先擒王!
话音落他纵身跃下城楼,身形如鹰隼般落在叛军阵中。承影剑寒光一闪两名阻拦的骑兵便被斩于马下。士兵们见皇帝身先士卒士气大振,纷纷跟着冲下城楼与归降的叛军一起围攻孙彪的残部。
孙彪见大势已去想策马逃跑却被林霄追上。林霄足尖点在马背上借力跃起,剑刃直刺孙彪的后心。孙彪惨叫一声摔下马背当场气绝。
解决了孙彪剩下的叛军彻底没了抵抗之心纷纷放下兵器投降。林霄看着眼前的降兵心中松了口气,皇城之围总算解了。
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大梁的根基已烂贪官污吏横行,若不彻底整顿迟早还会出乱子。
次日清晨林霄在太和殿召见百官,包括归降的叛军将领。殿内气氛紧张旧臣们忧心忡忡,生怕归降的叛军再生事端;叛军将领则低着头忐忑不安地等待林霄的处置。
林霄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众人开门见山道:昨日南门一战,诸位都辛苦了。归降的兄弟们朕说话算话,愿意回家的今日便可去户部领粮草路费;愿意留军的兵部会即刻为你们登记,军饷从今日起发放。
叛军将领们闻言纷纷跪地叩谢:谢陛下恩典!
林霄抬手示意他们起身,话锋一转:但朕也要提醒诸位,从今往后你们便是大梁的兵,需恪守军纪不得扰民,若有违反朕定严惩不贷!
臣等遵旨!
安抚好叛军林霄的目光落在旧臣身上,眼神瞬间变冷:朕知道,大梁之所以会走到今日这一步除了赵承业谋反,更重要的是朝廷贪官横行苛捐杂税层出不穷,百姓苦不堪言!昨日,朕已命李大人为查贪都御史,从今日起严查京城所有官员,凡是贪赃枉法者无论官职大小一律严惩!
旧臣们脸色骤变,尤其是户部尚书王坤、礼部侍郎张谦等人眼神闪烁不敢与林霄对视。
林霄早已通过原主的记忆和这段时间的观察,锁定了这几个大贪官。他看向李忠:李将军,带朕的旨意即刻查抄王坤、张谦、刘达、孙豹四人的府邸,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臣遵旨!李忠领命,带着士兵快步离去。
王坤等人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跪地求饶:陛下饶命!臣等冤枉啊!
冤枉林霄冷笑,王坤,去年关中大旱朝廷拨了二十万石赈灾粮可百姓却颗粒未得,那些粮食去哪了张谦,你卖官鬻爵,一个县令职位标价五千两白银这也是冤枉
他的话句句切中要害,王坤等人顿时哑口无言瘫倒在地。
没过多久李忠便带着人回来复命,身后的士兵抬着数十箱金银珠宝、字画古玩,还有记录贪腐的账本。陛下,臣已查抄四人府邸,共搜出白银四百三十万两,黄金一万五千两,珠宝古玩无数,还在孙豹府中搜出与蛮族往来的信件证实他早与蛮族勾结意图谋反!
林霄看着这些赃物,眼神冰冷:将王坤、张谦、刘达、孙豹四人押赴刑场,当众斩首曝尸三日以儆效尤!查抄的赃物一半用于救济灾区百姓,一半充入国库补充军饷!
臣遵旨!
消息传出,京城百姓无不拍手称快,纷纷涌到刑场附近看着贪官被斩,高呼圣君。
处理完贪官林霄下旨设立廉政司,由李大人担任司长直接对他负责。廉政司的职责包括监督官员、核查财产、受理百姓举报,还制定了《廉政条例》,明确规定贪腐超过五十两白银者革职查办,超过五百两白银者斩首示众。
为了让百姓能够监督官员,林霄还命人将《廉政条例》张贴在京城各个角落,同时设立举报箱,凡是举报属实者给予重赏。
廉政司成立后迅速展开工作,短短半个月便查处了十余名地方贪官将他们押解至京城受审。官员们见状纷纷收敛行为,不敢再贪赃枉法,大梁的官场风气焕然一新。
苏清漪看着林霄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欣慰:陛下,如今贪官渐少,百姓安居乐业,大梁总算有了起色。
林霄握住她的手眼中带着一丝疲惫,更多的却是坚定:这还不够。边境蛮族虎视眈眈,朝中还有不少暗藏的隐患,朕必须尽快稳固大梁的根基才能让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走进来,神色慌张地说:陛下!不好了!西北蛮族突然出兵,攻打边境重镇云城,秦昊将军派人前来求援,说云城已快守不住了!
云城是大梁边境的重要屏障若是云城失守,蛮族便可长驱直入威胁京城安危。可如今大梁刚安定下来兵力不足,若是派兵支援云城京城的防御便会空虚;若是不支援云城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他皱紧眉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快速思索对策。苏清漪也慌了:陛下,这可怎么办秦昊将军只有两万兵力,恐怕抵挡不住蛮族的进攻。
林霄深吸一口气眼神渐渐坚定:蛮族敢在这个时候出兵,定是得知了大梁内乱,以为有机可乘。朕偏要让他们知道,大梁虽经历内乱,却绝非任人欺辱的软柿子!
他看向李忠:李将军,你即刻从归降的叛军和禁军挑选三万精兵,随朕亲征云城!
陛下,不可!李忠连忙劝阻,您是大梁的天子,亲征太过危险,还是让臣代您前往吧!
不行。林霄摇头,此次亲征,不仅是为了支援秦昊将军,更是为了震慑蛮族,让他们不敢再轻易侵犯大梁边境。而且,朕要亲自看看,边境的百姓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才能更好地制定政策,守护大梁的江山。
苏清漪看着林霄决绝的眼神知道他已下定决心。她走上前为林霄整理好龙袍的衣襟,轻声道:陛下,臣妾会在京城替您守住后方处理政务等待您凯旋归来。
林霄看着她眼中满是温柔:辛苦你了。等朕平定边境,定好好陪你看看大梁的江山。
他转身对李忠道:即刻准备,明日,朕亲自率军出征云城!
臣遵旨!
第二天林霄身披铠甲手持承影剑,站在京城外的校场上看着眼前三万精兵。他高声道:兄弟们,蛮族侵犯我大梁边境,残害我大梁百姓,今日朕带你们出征不仅要击退蛮族,还要让他们知道,我大梁儿郎绝非好欺负的!待平定边境朕与你们一起共享太平!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震天动地。林霄翻身上马朝着云城的方向疾驰而去。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金光。
可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京城后朝中一名看似忠心的老臣,悄悄派人给蛮族送去了一封密信,信中写道:萧衍亲征云城,京城空虚,可趁机攻打京城……
第五章:功成身退,江湖路远
云城城外的厮杀声震彻天地蛮族铁骑如潮水般涌向城墙,箭矢如暴雨般密集城墙上的守军虽奋力抵抗却渐渐体力不支不少士兵倒在血泊中。秦昊手持长枪铠甲上满是刀痕,望着城下越来越多的蛮族士兵心中满是焦急,若是再等不到援军云城迟早会被攻破。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震天的喊杀声一支玄甲军队如利剑般冲破蛮族的阵型,为首的将领身披金色铠甲手持长剑,正是亲征的林霄!
是陛下!陛下亲自率军来了!城墙上的士兵见状顿时士气大振纷纷高声欢呼。
林霄一马当先,手中的承影剑如一道寒光所到之处蛮族士兵纷纷倒地。他身后的三万精兵也不甘示弱,跟着他冲向蛮族阵中与守军里应外合,瞬间扭转了战局。
蛮族首领巴图见势不妙,亲自提刀冲向林霄怒吼道:萧衍!本王今日便斩了你,让大梁彻底臣服!
林霄眼神一冷不闪不避迎着巴图冲了上去。两人兵器相撞,铛的一声脆响,巴图只觉得一股巨力从刀身传来虎口瞬间被震裂,长刀险些脱手。他心中大惊,没想到萧衍的武功竟如此高强!
不等巴图反应,林霄已翻身下马身形如鬼魅般绕到他身后,剑刃直刺巴图的后心。巴图惨叫一声摔下马背当场气绝。
蛮族士兵见首领被杀顿时军心大乱纷纷四散逃窜。林霄下令乘胜追击一举将蛮族铁骑赶出了大梁边境,还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和兵器。
云城之围解除后林霄亲自慰问守城的士兵和百姓,为受伤的士兵疗伤给百姓分发粮草。百姓们感激涕零纷纷跪地高呼圣君,秦昊也对林霄敬佩不已,当场表示愿誓死效忠。
处理完边境事宜,林霄率军返回京城。途中他收到苏清漪在他亲征期间,朝中那名暗中勾结蛮族的老臣已被揪出其党羽也被一网打尽,京城一切安好。林霄心中松了口气,他知道苏清漪不仅聪慧过人,还很有手段有她在京城坐镇他才能安心亲征。
回到京城后,林霄并没有停歇,他深知大梁的根基还不稳定必须尽快巩固。他下令减免边境百姓的赋税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同时加强军队训练提升士兵的战斗力。他还亲自前往灾区查看百姓的生活情况,给百姓送去粮食和药品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在林霄的努力下大梁渐渐恢复了生机:农田丰收,百姓安居乐业,军队纪律严明,官场清廉公正,周边小国也纷纷派遣使者前来朝拜,大梁的威望重新树立起来。
半年后的一天林霄在太和殿召开朝会。百官齐聚纷纷上奏,汇报各地的好消息殿内一片祥和。林霄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跪拜的百官突然说道:朕登基以来幸得诸位辅佐,才让大梁重现生机。如今国富民强天下太平,朕也该卸下这重担了。
百官闻言顿时大惊失色纷纷抬头:陛下不可!大梁离不开陛下!
林霄笑着摇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朕本就不是贪图皇位之人。如今太子萧琰已年满十八岁,聪慧仁厚,且在这半年里,朕已亲自教导他治国之道带他巡查灾区、走访百姓,他足以继承大统。
原来,在这半年里林霄一直在暗中培养萧琰。他不仅教萧琰如何处理政务、辨别忠奸,还让秦昊教他武功提升他的胆识和自保能力。萧琰也不负所望成长迅速,在一次地方水灾中他亲自前往灾区指挥救灾,深得百官和百姓的认可。
尽管百官再三劝阻林霄却心意已决。他下旨禅位将皇位传给萧琰,并在禅位前制定了辅政大臣名单,以李大人、苏清漪、秦昊为首,辅佐萧琰稳定朝政。他还叮嘱萧琰:勿忘百姓,坚守廉政,勿贪享乐,要做一个让百姓爱戴的君主。
禅位大典结束后,林霄换上一身布衣站在皇宫门口等待苏清漪。不久,苏清漪穿着一身素雅的长裙提着一个小包袱走来。她已安排好后宫和朝政事宜决定随林霄离开。
陛下……不,林郎,你真的决定要走了吗苏清漪轻声问道眼中满是不舍。
林霄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温柔:朕答应过你等天下太平,便带你去看看江湖的风景。如今是时候兑现承诺了。
两人避开百官的挽留骑着两匹骏马朝着城外奔去。途中他们遇到了许多百姓,百姓们见林霄要走纷纷跪地挽留,林霄一一扶起他们叮嘱他们好好生活听从新帝的安排。
风吹起他们的衣摆,阳光洒在他们身上,身后是繁华的皇城,身前是广阔的江湖。林霄回头望了一眼皇宫心中没有留恋只有轻松。那时他从悬崖坠下意外成了皇帝,平定叛军、击退蛮族、惩治贪官、推行新政,拯救了大梁,如今功成身退终于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苏清漪靠在林霄的肩上,轻声问道:林郎,我们接下来要去哪里
林霄笑着指向远方:先去江南看烟雨,尝尝那里的醉仙酒;再去塞北看草原,骑骑那里的千里马;然后去华山论剑,会会江湖上的英雄豪杰;最后去西湖边建一座小院,晨起看日出,暮时听雨声……总之,天下之大我们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两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天际,只留下一段废帝转身成绝世高手,拯救大梁后携美游江湖的传说在大梁百姓口中代代流传。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他们离开后江湖上突然出现了一个神秘组织,这个组织四处抢夺武林秘籍还暗中勾结一些不法之徒,似乎在策划着一场大阴谋。而这个组织的首领竟与当年被林霄斩杀的蛮族首领巴图有着莫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