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卢象升并未因兵员骤增而急于扩编战线,而是谨记朱由检亲谕:“宁练一营如刀,不养十营如草。”
于是他在旧制戚家军鸳鸯阵、三三制、队伍交替轮战法基础上,加入了自己多年来的战场经验,开始推行一套独立的新制。
卢象升主张:“兵不在多,在于将得人。”
他将全军分为五个大营,每营千人,下设十队,每队百人,设队正、副队正,三人为核心,轮流操带,皆由战中表现之人提拔。
什伍之长不再由资历决定,而是战功、智识、号令能力三者并重。若遇军令犹豫不行,立杖三十,降调为兵。
这一道令下,军中再无人敢以老资历压人,新兵只要肯练、能战,便有升迁之机,士气大振。
卢象升结合戚继光旧操,参照东南山地兵训练与北地骑战之法,重新编写《天雄操典》。
其中规定:
日操三时,分为:队列、刀枪、步伐、弓弩、战鼓号令五项;
夜操两时,专练火器、夜行、静语、辨声、敌情判断;
每旬一战,轮流排阵演武,鼓号、烟旗、沙盘演习,皆不马虎。
曹变蛟曾在朱由检前赞道:“天雄营今非昔比,阵图起处如铁画银钩,鼓声起时如天兵雷震。”
卢象升察觉,良乡捷后,当地百姓主动送粮、献马,乃因天雄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
于是他提议:“可募乡民壮者编入乡团,习射御马,以备不时之需;平时务农耕战,战时配合军阵。”
此制一出,不仅减轻兵员补充压力,还强化了军民融合,良乡、顺义、通州百姓皆称官兵如今不是土龙,不吃人了。
朝廷下令在京畿四府率先推行试点,反应热烈。
朱由检坐在乾清宫案前,翻着卢象升送来的《操典汇录》,旁边摆着良乡百姓联名致谢的民状。
他抿了一口茶,缓缓吐出一句:“军若如此,国可不忧。”
然而,就在这国朝渐稳、军政渐兴之时,朱由检的寝宫外,却传来一道急报,
周皇后临盆在即,宫中却忽生变数。
内廷太监慌张奔入乾清宫,扑倒在地:“陛下!淑妃沈娘娘在储秀宫晕倒了!”
朱由检脸色一变,腾地起身:“太医可看了?”
“回陛下,太医院吕院使亲诊确诊喜脉。”
片刻沉默后,朱由检竟怔了怔,继而喜出望外:“有了?”
“是脉象稳健,应是怀有三月。”
朱由检本就为皇嗣一事忧心至极,如今忽得此喜讯,整个人都震了一下。他连日批奏、操练军政,此刻眉眼中终于透出一丝真正的笑意。
“沈媛温雅守礼,果然不负所托。”他低声自语。
他随即命人加派太医、宫女照料,并传令张嫣太后:“沈淑妃喜脉已现,储秀宫一应供奉照例提级;如胎安稳,册封贵妃指日可待。”
然而喜事未落两日,宫中再度传出惊变,德妃杨婉儿,在练剑时遭人暗算,险些丧命。
当日她本在武英殿后院习剑,忽有侍从投送温水,甫饮即感气闷头昏,行步踉跄,尚未及开口求救,后院高墙忽现一黑影,一记掌风袭向其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