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吏把副将营中的押印递上,按在一块牛皮纸上,纸上印出一个跟回执上一模一样的方子,连破损处都对得上。
书吏又拿出一枚昨日从粮台抄来的印,按下去,边角略有差。两印一前一后摆在案头,黑白分明。
袁崇焕看了一眼,不再问粮台,转头看韩定邦,“你说印丢过。几时丢,几时寻回。由谁寻回。”
韩定邦沉了一瞬,道,“丢印之日是三日前巳时,寻回在未末,寻回者为我营中小校王四。他说在后营水缸边拾得。”
“王四何在。”
王四被押上来,脸色白得像门神画上的白。袁崇焕没问太多,只问,“你往日在哪当差。”
“在粮台帮手搬袋。”“你拾印何以不报。”
“我怕,想着先捡起来再说。”
“你怕什么。”
王四眼神一闪,不敢看韩定邦。雪地里有人轻咳了一下,又立刻忍住。袁崇焕没有逼到尽处,只摆手,“够了。”
他立起身,裘衣的毛在风里轻轻起伏。他的声音像刀刃敲在冰面上。
“军中之法,印不离身,饷不离册,口令不离连。今印失而不报,饷短而不认,人证有,物证有,纸证有。副将统领百姓之命,带印带刀,却以一人之辩,混两营之账,此为何罪。”
韩定邦仰起脸,风从他颧骨下扫过,刮出一道硬影。他沉沉道,“我不辩。我只问一件。去年我请查虚名三次,今日短少者,正是那两处虚名最多之哨。”
“军法在此,我甘受。但请主帅查清这两处的人,从哪来,去到哪。钱不是我的,罪未必我的。”
袁崇焕没怒,甚至眼里还淡淡闪了一线像笑又不像笑的光。他没有顺着这话往下,他把手抬起,又放下,声音低了一点,“军心可震,军饷不可乱。”
“你若真无罪,死亦可慰兵心。军中之法,今日不杀你,明日便杀军。”
他转身,长袖一摆,“斩。”
刀光冷,雪光更冷。韩定邦没有喊,也没有求,只在刽子手举刀时,忽然侧过脸,朝雪地外的方向看了一眼。
那里是关外的白,是营里那些人站的地方,是他这些年走过的路。他像是要说什么,最后什么也没说。
刀落,雪上一点红,红极小,很快就被风吹散。亲兵把首级装入漆桶,白牌下移了一寸。校场上喘息一阵,便又归于静。鼓声沉三下,散。
人群像被风刮开的雪,慢慢往两侧退。
王承恩的小吏把最后一个小黑点落下,收笔,把掌心里那块木板往怀里一塞,转身走了。他脚底下踩过雪面时,雪发出咯吱的声,像什么硬东西碎了。
营里人夜里不说话。很多兵把腰牌拿出来擦了一遍,又塞回怀里。墙上那张营规纸,在风里打拍子,拍得人心里不安。
有人把小酒递给对铺的人,对铺摆摆手,没接。火塘里的柴少了两根,火小了,光也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