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要稳,先稳城心。”
王承恩在旁,低声问:“陛下,天机子逃了,是否收城门?”朱由检摇头,目光极冷却极稳,“不收。收城门,民先乱。该收的是井,是涵,是暗道。该开的是白榜,是法,是账。”
夜色落下,宣武门外,长喜染坊改作兵司临时公房,门口两盏灯静静地挂着。
灯火不亮也不暗,风过时,灯绦轻轻摆,没声。门旁竖着那块白板,白板上的八个字,犯法者诛,百姓无惊。
天雄军从江北渡过长江,旗帜在水汽里猎猎。先头两营按令不入城,不驻衙,营在城外空圩,白天列阵,夜里巡河。
军纪碑先立,碑上四行字,远处都能看见:军者为民,不扰一户,不取一物,违者斩。城里老百姓站在堤上看了一会,心里那口气往下一沉,稳了。
江宁南巡衙门门前,白榜换了新字,左列自陈从轻,右列抗拒从重,中间又添一行:军法护法,民事不扰。
李邦华坐正堂,尚方宝剑挂在身侧,不鸣不耀。许显纯黑甲不卸,坐偏堂,目光如钩。两人之间摆着三摞纸,账、证、路,三字各压一摞,谁说话都离不开这三样。
。”李邦华淡淡一句。
“照章。”许显纯应。
苏州那边,织造里有人想走旧路,夜里火光起了一寸,立刻就被天雄军的水龙按死。第二日,白榜贴出,纵火者三名,主使一名,证在此,不扰市。白榜下围了三层人,没人吭声,只有人低低道了句:“好。”
杭州的粮道更隐。漕仓外面干净,仓里梁上却有暗滑,米出一斗,账记九升。看来无痕,细查路耗,才露出一个湿字。
粮台新掌照天雄三法一册复盘,复到第三行,问出一个不起眼的搬粮小吏。小吏嘴硬,许显纯不动刑,只让他看两张单子,一张是他自己去年秋月写的,一张是今年春首写的,字脚一模一样,只有米字旁那一捺今年长了一分。
长的这一分,正好能装出一条新路。小吏坐不住,跪地认,“钱往哪去。”
“”他不出声。
“往谁手。”
许显纯把第三张纸摊开,纸上是漕河一线的驿站时效表,每一站的耗时都写得明白,唯有某一站,时效表每周晚一刻,半年不变。
这一刻,就是钱走的那一刻。小吏终于低下头,念出两个名,一个是某布政司堂上的幕僚,一个是杭州城里一位大商的账房。两名一出,案如竹解。
扬州的盐商见风头不对,先有人来投书,把暗票与匣钥一齐奉上。李邦华不急着收,问:“何以自陈。”
那人战战兢兢:“不敢与法争。”李邦华点头,写下两个字,自陈,然后当庭宣出一条细则:自陈者退赃从轻,隐匿者籍没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