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闻言,微微皱眉。他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对这种封建帝王的“播种”行为,本能地有些抵触。
更何况,如今外有建奴虎视眈眈,内有藩王、巨商蠢蠢欲动,他哪里有心思去想这些男欢女爱之事。
张嫣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继续说道:“我知道你心怀天下,不重私情。但你要明白,你不仅仅是朱由检,你更是大明天子。天子的一举一动,都有其象征意义。后宫充盈,皇嗣兴旺,在百姓和百官看来,便是国运昌隆的吉兆,能安人心。反之,若后宫冷清,难免引人非议,觉得皇家气数不旺。”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变得更具说服力:“再者,如今朝堂上,文臣武将,为你效死命。你若能纳其女入宫,施以恩宠,也是一种笼络人心的手段。让他们知道,他们不仅是陛下的臣子,更是陛下的家人,岂不更让他们忠心耿耿?”
这番话,终于打动了朱由检。
他想的不是什么“雨露均沾”,而是这背后的政治利益。拉拢人心,安抚功臣,甚至是在后宫安插一些他信得过的“眼睛”和“帮手”,都远比单纯的男欢女爱,对他更有吸引力。
“皇嫂说的是。”朱由检点了点头,“此事,朕之前确实疏忽了。就依皇嫂的意思,再办一次选秀吧。不过,这次的人选,朕有几个要求。”
“哦?”
“出身要清白,家世要可靠。”朱由检沉声道,“朕不求什么绝世美貌,但求品性端正,知书达理。最好是有些特殊才能的。”
他心中已经有了几个模糊的影子。这个后宫,不应该只是一个摆满花瓶的地方,它也可以成为他施政的助力。
在张嫣的主持下,一场小规模但标准极高的选秀,在紫禁城中悄然进行。
半个月后,两名新妃的人选,被送到了朱由检的面前。
第一位,是兵部左侍郎陈新甲之女,陈圆圆。
当她走入殿中的那一刻,连见惯了天下美色的朱由检,都不由得眼前一亮。明眸皓齿,身段婀娜,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她款款行礼,声音如黄莺出谷,清脆悦耳。
更难得的是,她不仅貌美,更精通音律,一曲琵琶,能弹奏出金戈铁马的雄浑,也能演绎小桥流水的婉约。
朱由检很满意。陈新甲是他在兵部倚重的大臣,负责军械革新,忠心耿耿。纳其女入宫,是对这位功臣的最好奖赏。而且,他确实需要一个这样的人,在他心烦意乱的时候,用音乐来为他舒缓精神。
“陈氏温婉贤淑,才貌双全,深得朕心。”朱由检当即下旨,“册封为昭仪,赐居承乾宫。”
“昭仪”是九嫔之首,地位尊贵,可见皇帝对她的喜爱和对其父的看重。
第二位,则有些出人意料。
她并非出自官宦世家,而是江南名医柳景之女,柳如是。
柳如是相貌清秀,算不上绝美,但一双眼睛,沉静如水,仿佛能看透人心。她没有陈圆圆那般柔弱,反而带着一种腹有诗书的自信和从容。
朱由检考校了她几个医学上的问题,从药理到病症,她都对答如流,见解独到,甚至还懂得一些他那个时代才有的“预防大于治疗”和“病菌”的初步概念,这让他大感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