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满意点头:“不骄不躁,继续学。”
这一年冬,太子病了。
只是小寒感,但朱由检、皇后却轮流守夜,宫中张灯通明,太医昼夜守诊。幸得两日后退热,无碍。
周皇后拉着他的小手低声道:“以后要多吃些汤药,不许贪凉。”
太子弱弱点头:“儿臣要快快好起来,不误听讲。”
皇后抚额而泣:“孺子可教。”
而朝中,太子教育渐成话题。
有奏章建议设“东宫讲学监”,专责太子文武课程调度;也有人主张,令太子每年外出巡视一次,以观风政。
东林党一听这风声,又坐不住了。
钱谦益在私宴上冷笑:“今上用一个魏忠贤整了吏治、再用一个李清照收了财税,如今再栽培太子,怕是准备千秋一系都不让人插手。”
刘宗周摇头:“一个太子,五岁教兵书,十岁怕是就要操兵了。如此急功,不像君臣之教,倒像要养个皇帝替身。”
左光斗叹道:“既然眼前天命如此,咱们也只能顺势而行。只盼这太子将来真能如圣上所愿,知政务、识百姓,不学那等纨绔。”
黄道周却道:“不论太子如何,将来我们都得活着看到。总不能叫朝中无人敢讲实话。”
话音落下,御前沉静,但不久一位帖谕从南方飞报送至,打破寂静——江南晋帮势力覆灭,各地实权大震。
这对于朝廷、尤其对朱由检而言,是再好不过的机会。
几日后,朱由检召见温体仁、李清照、冯铨、礼部贾岩、以及专责江南政务的提督李邦华于文华殿。
“晋帮覆灭,江南的财力要重整。朕想从税制入手,一统征收制度,杜绝地方中饱私囊。李邦华,你觉得如何?”
李邦华领命上前,拱手道:“陛下圣明,晋帮覆灭后,江南税制本就乱得不成样。臣拟在下半年起,施行三大措施。”
“田赋按亩征收,户部统一核定,不听地方吏自造条目;取消乡保、曲项、缗税等各色杂税,全部归入户部银库;设“江南匡赋司”,专门审定税额、稽查征收公务,违者严惩。”
朱由检默然允诺:“好,就从嘉平二年四月起施行。”
温体仁紧接着说:“陛下,此举或令南方一时哗然,但长远来看,是清压赈灾、利在国计。”
礼部贾岩与户部李清照、兵部李国桢亦都支持如法行事。
紧接政令下达之后,朱由检又提议:“江南不止是农业大区,也是商贸重镇。我们得鼓励工商,也得防范外盗。此事你来拟定制度,李清照你主持如何?”
李清照不慌不忙:“臣女当设‘市舶司’,专管通商与海外船舶。此司集通商、海税、贸易许可于一体,不再让地方包揽。”
随后她向朝堂作简明汇报:“设市舶司驻苏州、杭州、宁波三处,统一管理商船登记、航线协议。凡外商进入,需凭通商令票,并缴纳海税;否则一律没收货物。定期结算收入,由户部统计归入国库,不许地方截留。”
官吏们在旁边画押:“税收透明,地方难再胡搅蛮缠。”
江南富庶,但人才结构老化。朱由检见机不可失,又问:“李邦华,江南人才这边如何补充?”
李邦华答道:“陛下,此地应设江南书院,并设实用学堂,培养农业、航海、商业管理等实务人才。我可联合本地士绅设立,政府资助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