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泉州、厦门、宁波三处“通洋司”相继挂牌运营。
通洋司设立登记、税务、港口通行、商人备案、货物抽验五个科室,每日定时报表,由户部直属监管。
凡外来商船,须先在通洋司登记,缴纳商税,再得“通洋令票”,方可在本港交易。
外商第一次见到如此规整的制度,还有些迟疑。
泉州通洋司司使笑着一拱手:“这是我们皇上定的规矩。你们守了规矩,就做生意;不守,就请你滚出海去。”
外商们震惊于大明海关的整饬,但也乐于交税换安稳。
三年内,大明水师初具规模,厦门海港,战船三十六艘排开,火器、弓弩、投石俱全;泉州外港,快速侦巡船往来如梭,日夜不息;每月一次海训,三月一次战演,水师士兵每日以海沙为被、海风为令,操演如军。
郑芝龙手下原海盗数百人归顺为兵,他设“水军三法”:军中不许饮赌、不许贪污、不许徇私,违者立斩。
魏忠贤笑问:“陛下放心让一个贼来领兵,不怕他反?”
朱由检答:“他若真反,也得先打得过朕的红夷大炮。”
与此同时,大明开始远洋贸易。东至琉球,南至暹罗,西及吕宋、马六甲,郑芝龙每月派舰三艘出海护航,大明船队不再惧海贼,反而成为其他国家倚赖的“海上保镖”。
商人纷纷来投,大明商税水涨船高。
一年之内,仅泉州通洋司,就上缴税银四十万两;
厦门船政局自造火器装舰,性能超越旧式战船,被朱由检亲批为“红夷式第二代”。
东林党再度哗然,黄道周皱眉:“昔日郑芝龙为寇,今日统军,何以为民示范?”
左光斗批评:“以贼治海,非正道。”
刘宗周上疏:“此举不合礼制,不守纲常。”
朱由检听完,只回六个字:“能守住海,就够了。”
话音未落,东厂飞骑入宫,带来一份密报:“李自成盘踞四川大凉山,纠残部、聚山贼,号称‘重建大顺’,并自称‘楚王’,已成边地痼疾。”
朱由检看罢,脸色冷淡,却一句话定策:“调洪承畴,三省合围,务要全歼。”
洪承畴接旨之后,不发一言,立刻率三万兵马自陕西南下,与川东、湖广两路兵力合围,兵锋直指大凉山深处。
这一次,朱由检一反以往分兵围堵的旧策,直接下死命令:“不留活口,擒斩为上。”
兵部火速调拨军饷,户部李清照加派三十万两专款,同时命工部紧急赶制“山地攻坚器械”——弩车、火雷、手榴弹等新式军械,一并随军发出。
魏忠贤在御前低声道:“陛下,此役若胜,流寇之乱可称尽平。”
朱由检冷声回应:“若还容他活着逃脱,天下必再乱。”
嘉平六年秋,洪承畴率三路大军会师大凉山,主力为原西北劲旅,副将为辽东退役老兵,兵员整肃,军纪森严。
李自成虽然久困山中,但仍有旧部残兵两千余人,借地形固守山寨,昼伏夜出,屡次袭扰官军。
洪承畴并不急攻,而是连设三道围寨、断山口要隘,日夜挖掘封锁壕沟,围而不打,截其外援,断其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