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批:“准调,但免宴。”
众臣面面相觑,温体仁笑了:“太子说得对,此人有政绩,但非边功,不必大张旗鼓。”
而此时,朱由检行至苏州。
此地富甲一方,官员迎驾甚勤,百姓夹道称颂。
他未多言,直入市坊、粮仓、布行,一路查市课、看水利、验工坊。
李清照上奏:“江南税课大增,因商贸通畅、治安稳定。今年苏松常三府入税共计六百五十万两,较三年前翻一倍。”
朱由检点头:“百姓愿贩货,是因路畅、税明、盗寇无踪;官员不敢私抽,是因为朕的刀还没收。”
随后命工部督修苏州旧河、重开扬州古堰,格物院派出新型翻车水轮用于灌田。
朱由检登高远望:“江南得粮,大明不缺吃;江南得银,大明不缺钱。”
十二月初七,锦衣卫快马送来京中奏报:
太子主持朝会,处理流寇余孽安置事务,令户部拨银五万两用于定居赈抚。
洪承畴奏称:“太子目明手稳,不偏私、不冗言,行事果断,内阁皆称其识大体。”
朱由检看完,脸上浮现一丝罕见之笑,道:“这才是朕的儿子。”
又令锦衣卫暗中观察诸臣对太子态度,查实朝中上下皆守礼数,无出轨者。
除夕前夕,朱由检至杭州。
当地知府请宴,朱由检未允,仅让户部入府点账。
李清照查账完毕:“杭府岁入商税九十五万,银票流通渐广;粮仓实贮十万石,账实相符。”
朱由检于是下令,在杭州、苏州、泉州三地设“票号公局”,由户部监管、银庄合作,试行银票与实银兑换制度,统一格式、标识、税率。
“此为将来通国商用之基。”他对杜志诚说。
年关之际,顺化王国再次遣使来贺,并赠火器图样请大明指正。
朱由检命格物院南院亲使入爪哇,教授制器法,交换南洋珍材。
兵部亦奏请:“顺化愿交地图、情报,并设专员驻京,求得更紧军械贸易。”
朱由检批示:“可准,但所售火器限三式之下,不许私传雷汞火雷图纸。”
至崇祯七年正月初五,朱由检返京。
太子亲迎于午门之外,百官随行。
当日入宫复朝,朱由检于奉天殿召集百官,亲向太子拱手说道:
“此次南巡,朝中大小数十事,太子无一误判,诸卿辅之得当,朕心甚慰。”
文武百官齐跪贺太子“德明政稳,国之所望”。
朱由检看向魏忠贤:“京中安稳,是你与温相之力;而太子如此,亦是你教养之功。”
魏忠贤退身叩谢:“陛下圣明,太子天资,老奴只是尽责。”
次日早朝,朱由检下旨:
“太子年虽幼,然其识政有据、举止有度,自今起,准太子每旬一听政,习之以备万一。”
同时命太子再入太学,由太傅徐光启每日授课,温体仁亲设政务策问,月考三次,不可废学。
左光斗又言:“太子勤政固善,然动辄监国,恐乱礼纲。”
朱由检平淡回道:“不教子,不配为父;不练兵,不足为将。”
“皇帝之子,不是等将来继位才学,是从小就要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