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护送南粮北运,商货归库、船队列编,确立“战时航运路线”,不许私船出海,不许泄露航线,不许贩卖军械。
海上通道锁死,南方动向被牢牢压下。
而天机阁残党也未坐以待毙,他们打着“匡扶建文遗脉”的旗号,煽动江南乡民,流传“京师已破、太子已逃”的谣言。
魏忠贤火速遣人南下,东厂在湖广设点三十六处,凡传谣者立捕立审。三日内,便清剿出十余处窝点,擒获主事五人。
朱由检得报后只说:“这帮人不过是借旗号乱政。真正能打的,不在茶楼里。”
而在山海关前线,卢象升也没让人失望。
他将二十万新军分三道部署,东路控蓟辽,西路连宣大,中路直守关隘,外围散布火铳营与炮阵,构建起“三层打击带”。
“此战,打的是大明的骨气。”他说,“只要咱们的火器不哑,建奴就不敢妄进。”
与此同时,朱由检也并非只是坐镇皇宫。
他每日往返于武英殿与神武营之间,亲阅兵书、亲看火器测试,连发三道令:
一是,新军日操不低于六时,主打火铳火雷与地阵协同,二是,设“战场政务速审通道”,所有军需、紧急奏折可跨级直达奉天殿,由御前三臣直接批复。
三是,设“银粮折兑制度”,鼓励民间以粮换银、以银换甲,凡输送者按比例优待户籍与税负。
六月初五,朱由检亲至南香山,检阅新军演阵。
一声令下,十门红夷炮齐鸣,炮声震京师。百官观礼,百姓围观,人人心中一震。
朱由检负手而立,说出一句话——
“今日这炮,不是为了吓贼,是告诉天下人:大明,不再跪着打仗。”
炮声还在京城回荡,北方战事继续升温。皇太极带着八旗精锐,对山海关发动史无前例的猛攻。前线守将满桂率领残军力战不退,铁血交锋迅速演变成惨烈的大屠杀。
关前烽烟四起。大明新兵与老将肩并肩,火铳炮火在关墙内外交错,战场瞬息颠倒。官兵血溅长城、马匹嘶叫、旗帜斑斓,尸横遍野的惨烈景象触目惊心。
眼见战势形成胶着之局,前线紧急传信:赵率教率援军正火速北上,二十万兵马将夹击后金军。这让守军士气大振,将士跃跃欲试。
满桂将军却不顾己身安危,亲奔城头巡查,指挥火铳布阵。他举臂令士兵压上,自己身先士卒。忽一箭破空,中箭倒地。众将见状,痛不欲生,齐声高呼:“忠烈!”
消息电报传回京师。朱由检即刻中止议政,火速召集群臣、太子、魏忠贤、温体仁等朝中高层,整肃朝堂肃然。锦衣卫驰报:“满烈侯所奉军力尽成忠臣血,今日所守,非为疆土,乃为民族生存。”
“通知百官,庄严追赠满将军为『忠烈公』。京中兵器整装待命,礼部奏请朝堂肃穆哀吊。”
翌日,朱由检亲临祭殿,三跪九叩。大明天子,用最质朴的姿态,向忠烈们求告:“兵不用汝之命,朕必秉朝纲,无辜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