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许抱着崭新的工作服和工牌走向纺织厂工作车间,阳光透过走廊尽头的窗户斜斜地洒在她身上。
她深吸一口气,纺织厂特有的棉絮味道混合着机油的气息钻入鼻腔,却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
“戚同志是吧?”一个四十出头,扎着利落马尾的女工站在走廊拐角处,朝她招手,“我是纺纱车间的组长张桂芳,厂长让我带你熟悉一下工作环境。”
戚许快步走过去,微微鞠躬:“张组长好,麻烦您了。”
“别这么客气。”张桂芳笑着拍拍她的肩膀,“你妈以前可是我们厂的标兵,手速快、质量好,教出了不少徒弟。你能来接班,我们都替你妈高兴。”
戚许鼻头一酸,连忙低下头掩饰泛红的眼眶。
母亲生前在姜家受尽委屈,只有在这纺织厂里才能找到些许尊严和价值。
如今她代替原主还能沿着母亲走过的路继续前行,这感觉就像握住了母亲温暖的手。
“走吧,我先带你看看纺纱车间。”张桂芳领着她穿过长长的走廊,推开一扇厚重的铁门。
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声瞬间扑面而来。
几十台纺纱机整齐排列,女工们在机器间穿梭,动作麻利地接线、换纱锭。
白色的棉絮在空中飞舞,像一场永不停歇的小雪。
“这是最新引进的国产细纱机,比老式机器效率高三成。”张桂芳提高嗓门介绍,“你妈以前就管这八台机器,每天能完成定额的百分之一百五。”
戚许点点头,目光扫过每台机器上贴着的红色生产指标表。
她想象着母亲曾经站在这里,灵巧的手指在纱线间翻飞,汗水浸透后背的工装。
“刚开始你先跟着王师傅学接线头。”张桂芳指向一个五十多岁的女工,“她是你妈的徒弟,技术很好。”
正在干活的王师傅余光瞟见了她们,立刻停下手中的活计走过来,上下打量着戚许,眼角一点点发红:“像,真像你妈年轻的时候。”
她粗糙的手握住戚许的手腕,“别怕,有不会的就问我。”
离开纺纱车间,张桂芳又带戚许参观了织布车间。
巨大的织布机发出有节奏的“咔嗒”声,梭子左右穿梭,将纱线编织成布匹。
戚许伸手抚摸刚下机的棉布,粗糙的质感让她的脑海里出现原主小时候她的母亲用厂里的边角料给原主缝制的小裙子。
“这是成品检验区。”张桂芳推开另一扇门,“每匹布都要经过我们的严格检查,不能有跳纱、断纬这些瑕疵。”
几个女工正俯身在灯光下仔细检查布面,不时用粉笔标记问题部位。
戚许注意到角落里堆着几匹被判定为次品的布,上面盖着红色的“不合格”印章。
“那这些次品怎么处理?”戚许问道。
“按规定要销毁。”张桂芳叹了口气,“其实有些只是小问题,做内衣裤完全没问题,但规矩就是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