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三日后,靖王墨云归凯旋。
朔州城万人空巷,百姓箪食壶浆,夹道相迎。
军队如黑色的铁流,带着血与火的肃杀之气,缓缓入城。
为首的墨云归,一身玄甲染尘,面容冷峻。
他在人群中一眼便看到了站在王府高阁之上的那抹身影。
素衣如雪,青丝如墨,静静地立于檐下。
目光穿越喧闹的人群,与他在空中交汇。
无需言语,一切尽在不言中。
墨云归抬手,大军缓缓停下。
他翻身下马,在万众瞩目下,一步步走向王府,走向那个等待他的人。
他走上高阁,在她面前站定。
风尘仆仆,却掩不住眼底深藏的细微暖意。
“我回来了。”他低声道。
“嗯。”苏沉鱼微微颔首,“欢迎凯旋。”
简单的对话,却仿佛包含了千言万语。
战后事宜繁杂,墨云归忙碌了数日,才稍稍得空。
这日傍晚,他来到苏沉鱼的院落。
院中红梅映雪,暗香浮动。
两人于梅树下对坐,烹茶闲谈。
大多时候是沉默,却并不尴尬。
墨云归提及了萧绝和王猛的处理。
王猛已招供画押,连同罪证一并快马送京,等候朝廷发落。
至于萧绝......
“按你的意思,扔去了乱葬岗。”
墨云归语气平淡,“次日去看,已尸骨无存。”
苏沉鱼执壶的手稳如泰山,为他斟满热茶,面色无波无澜:“嗯。”
墨云归看着她沉静的侧脸,忽然道:“北境粗陋,不比京城。但此地天高地阔,人心也相对简单。”
苏沉鱼抬眸看他。
“你......可愿长久留在此地?”他问,目光深沉。
苏沉鱼迎着他的目光,没有回避。
经历了这么多,有些心意,已无需再猜。
她放下茶壶,微微一笑,清丽容颜在雪光梅影中恍若谪仙:“此心安处是吾乡。”
他伸出手,握住了她置于石桌上的手。
指尖微凉,却被他掌心灼热的温度缓缓包裹。
“好。”
他应道,千言万语,皆化于此字之中。
靖王要大婚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朔州城,并以最快的速度传往京城。
对象是那位一直被靖王护在府中的苏姑娘。
无人知晓她的具体来历。
但朔州城的军民都知道,在那段最艰难的日子里,是这位看似柔弱的女子,以惊人的智慧和魄力,稳住了后方,揪出了奸细,等来了王爷的凯旋。
他们敬重王爷,也由衷地敬佩这位未来的王妃。
大婚的日子定在一个月后。
虽时间仓促,但整个朔州城都动员起来,张灯结彩,准备竭尽全力为他们的王爷举办一场盛大的婚礼。
王府内更是忙碌异常。
红绸高挂,喜字盈窗,处处洋溢着喜庆。
苏沉鱼看着下人们欢天喜地地布置着新房,看着那满目灼目的红色,心中竟也生出几分恍惚的期待。
她曾以为自己的一生早已葬送在那冰冷的水牢里,
却不料峰回路转,竟能在万里之外的北境,迎来如此一场婚礼。
命运弄人,却也未尝不是一种慈悲。
大婚前夜,墨云归命人送来一个沉重的檀木箱。
苏沉鱼打开,里面竟是一套极致华美的凤冠霞帔。
正红色的嫁衣以金线绣着翱翔九天的
凤凰与缠枝牡丹,工艺繁复精湛,流光溢彩。凤冠之上,珍珠宝石累累,璀璨夺目。
这绝非短时间内所能备齐。
他竟是......
早已准备良久。
苏沉鱼指尖拂过那冰凉丝滑的嫁衣,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轻轻触动。
翌日,天公作美,晴空万里。
靖王府锣鼓喧天,宾客盈门。
全城的百姓都涌上街头,争相目睹这场北境罕见的盛事。
苏沉鱼身着那身华美无比的嫁衣,头戴沉甸甸的凤冠。
由喜娘搀扶着,一步步走出院落,走向那座张灯结彩、宾客云集的正殿。
红盖头遮住了她的视线,她却能感受到无数道祝福和好奇的目光落在身上。
她能听到身边男人沉稳的呼吸声。
他今日,定然也是身着喜服,俊朗非凡。
繁复的礼仪一项项进行。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她与他,相对而拜。
从此,命运相连,生死与共。
礼成。
送入洞房。
新房内红烛高烧,喜庆而温馨。
喜娘说尽吉祥话,终于退了出去,将空间留给了这对新人。
脚步声靠近。
她的红盖头被一杆喜秤轻轻挑起。
视线骤然开朗。
映入眼帘的,是墨云归深邃的眼眸。
他果然穿着一身大红色的喜服,平日里的冷峻被这热烈的颜色柔和了几分,竟显出一种别样的俊美风流。
他正看着她,目光专注。
苏沉鱼微微垂眸,脸颊染上胭脂般的红晕。
“王妃。”他低声唤道。
“王爷。”她轻声回应。
合卺酒端上,手臂相交,饮下这杯代表合二为一的酒液。
红烛噼啪作响,跳跃的烛光将两人的身影投在墙上,紧紧相依。
墨云归抬手,极轻地抚过她凤冠下垂落的珍珠流苏,指尖触碰到她温热的脸颊。
苏沉鱼微微一颤,却没有躲开。
他的目光落在她因饮酒而愈发娇艳的唇瓣上,眸色渐深,缓缓低下头。
窗外,不知何时又飘起了细雪,轻柔地覆盖着这座北境的城池。
窗内,红帐暖烛,春意正浓。
过往所有的痛苦与阴霾,似乎都在这漫天飞雪与满室红光中,渐渐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