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雨初遇
京城的春雨,细密如丝。御书房外的长廊蜿蜒曲折,海棠花开得正盛,花瓣被雨打得微微颤动。
沈知微撑着油纸伞,从长廊经过。她是丞相府的嫡长女,自小被教导琴棋书画、礼法规范。父亲常说,她的婚姻关乎家族兴衰,必须门当户对。
转角处,一个身着青衫的年轻男子正低头整理案上的奏折。他眉目清俊,神情淡然,指尖沾着墨香。
让一让。沈知微轻声提醒。
男子抬头,目光与她相撞,那是一双清澈如溪的眼睛。他侧身让开,微微躬身:沈姑娘。
你认识我她有些惊讶。
御书房小吏顾行舟。他自我介绍,常听丞相大人提起您。
沈知微点头致意,正要离开,脚下一滑,险些摔倒。顾行舟眼疾手快,扶住了她。
小心。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滴雨,落在她心湖深处。
那一刻,她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墨香与檀香味,像春日雨后的竹林,清冽而温柔。顾行舟看着她被雨打湿的发梢,取下自己的外袍披在她肩上:春寒料峭,姑娘莫要着凉。
沈知微微微一怔,脸颊泛起红晕:多谢顾大人。
自那以后,她常借故到御书房送父亲的折子,只为能远远看他一眼。顾行舟虽表面克制,却会悄悄为她准备温过的桂花蜜茶。她写字时,他会站在一旁研墨,偶尔轻声指点她的笔法。
一次,她不小心将墨滴在纸上,急得不知所措。顾行舟笑着递来一张新纸:无妨,我再帮你写一幅便是。
他的字遒劲有力,却在最后一笔特意加了个小小的海棠花落款。沈知微看着那朵小花,耳尖红了。
2
墨香传情
初夏的御书房,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案上,尘埃在光束中飞舞。沈知微正临摹一幅字帖,眉头微蹙。
这里的起笔,要如行云流水,不可凝滞。顾行舟站在她身后,轻声指点,就像你说话一样,温婉中带着坚定。
沈知微脸颊一热,轻轻点头。她能感觉到他的气息在耳畔萦绕,心跳不由得加快。
顾大人,您为何总在御书房她突然问道,难道没有自己的府邸吗
顾行舟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我出身寒门,京城并无房产。御书房就是我的家。
沈知微心中一酸。她想象着他在这空旷的书房里,日复一日地整理奏折、研读书籍,没有家人陪伴,没有温暖灯火。
以后,我常来给您送父亲的折子。她脱口而出,顺便……陪您说说话。
顾行舟眼中闪过一丝暖意:多谢沈姑娘。
这一日,沈知微被宫中女官训斥,只因她在御花园中停留过久。回到御书房时,她眼圈泛红。顾行舟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将一份奏折递给她:丞相大人的折子,烦请姑娘转交。
沈知微接过奏折,却发现里面夹着一张小纸条:不必在意旁人之言,做你自己便好。
她抬头看向顾行舟,他已回到案前忙碌,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沈知微将纸条藏入袖中,嘴角忍不住上扬。
3
月下定情
仲夏之夜,御花园中灯火阑珊。沈知微因父亲的训斥心情不佳,独自坐在亭中落泪。
顾行舟不知从哪里冒出来,手里捧着一盏小巧的宫灯:夜里凉,姑娘早些回吧。
她抬头,泪眼朦胧地看着他。顾行舟犹豫片刻,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这是家母遗物,若姑娘不嫌弃,便收下吧。
沈知微捧着那枚温润的玉佩,轻声道:顾大人,身份有别又如何我就是喜欢你一个,除了你我谁也不要。
顾行舟心中一颤,低声应道:好。
那夜,他们在亭中并肩而坐,看着湖面波光粼粼。顾行舟为她讲起自己寒窗苦读的往事——如何在破庙里点灯读书,如何在冬日里用冻得通红的手写字。沈知微则分享她小时候偷偷学骑射的趣事,如何被父亲发现后训斥,又如何偷偷继续练习。
两人笑声不断,直到宫钟敲响才依依不舍地分开。顾行舟送她至御花园门口,轻声道:知微,明日此时,还在此地相见,可好
沈知微点头,眼中闪烁着星光:一言为定。
4
暗流涌动
丞相府内,沈致远正与几位重臣密谈。
皇上有意与西北侯府结盟,兵部尚书李大人低声道,边疆战事吃紧,我们需要他们的铁骑。
我明白,沈致远眉头紧锁,只是,赐婚之事……
这是皇命,李大人叹气,况且,西北侯世子萧景琛年轻有为,与令嫒也算匹配。
与此同时,御书房内,皇上突然问道:顾爱卿,你觉得与西北侯府结盟如何
顾行舟一愣,随即躬身道:臣以为,边疆之事,关乎社稷安危,结盟是明智之举。
皇上满意地点头:爱卿深知朕心。朕听闻,丞相有一女,才貌双全
顾行舟心中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臣略有耳闻。
如此佳人,当配英雄,皇上意味深长地说,西北侯世子萧景琛,年轻有为,正合朕意。
几日后,安平郡主借口赏花邀请沈知微到御花园。闲谈间,她看似无意地提起:听闻皇上有意为你指婚西北侯世子萧景琛,真是天作之合。
沈知微心中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郡主说笑了,婚姻大事,自有父母做主。
安平郡主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她已从皇上口中得知这桩婚事的可能性,特意来试探沈知微的反应。
御花园的约定仍在继续。每夜,沈知微与顾行舟都会在亭中相见,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他们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份秘密,像守护一件稀世珍宝。
5
离别·相思
第二卷
离别·相思
第五章
出征前夜
边疆战事突起,皇上急需与西北侯府结盟。圣旨下达——沈知微赐婚西北侯世子萧景琛,择日完婚。
父亲,我不嫁!沈知微跪在丞相府的大堂,声音嘶哑,我已有心上人。
丞相沈致远面色铁青:放肆!这是圣旨!你若抗旨,沈家满门都要陪葬!
就在这时,顾行舟求见。他跪在沈府大堂,额头触地:丞相大人,求您成全。待我平定边疆,必以军功换知微为妻。
沈致远冷笑:你一个六品小吏,也敢妄言平定边疆顾行舟,你若真有本事,就用行动证明。
data-fanqie-type=pay_tag>
三日后,顾行舟主动请缨,随军出征。临行前夜,他悄悄约沈知微在御花园相见。
知微,等我。他郑重地说,将她拥入怀中。
她靠在他肩头,轻声道:我会等你,无论三年五载。
顾行舟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他亲手做的香囊,绣着一朵海棠花:带着它,就当我陪在你身边。
沈知微也从袖中取出一方手帕,上面绣着一枚玉佩图案:你也带着,看到它,就像看到我。
两人相视一笑,月光洒在他们身上,静谧而美好。
知微,顾行舟突然轻声道,若我有幸归来,定以十里红妆,迎你为妻。
沈知微眼中含泪,重重点头:我信你。
6
宫中岁月
西北侯世子萧景琛在成婚前夕战死沙场。皇上感念沈家忠烈,又赏识沈知微的才情,下旨将她接入宫中,册封为贵妃,代掌凤印。
娘娘,宫女春杏小心翼翼地为她整理凤冠,这凤冠重达三斤,您可得小心些。
沈知微望着铜镜中身着华服的自己,眼中一片茫然。她从未想过,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进入皇宫。
入宫后的日子,沈知微时常在夜深人静时取出那枚玉佩,轻轻摩挲。她会在御花园种上几株海棠,只为了能在花开时想起他。
春杏看在眼里,忍不住道:娘娘,您每日都来看这些花,它们一定很幸福。
沈知微笑笑:它们能年年盛开,真好。
她常梦见顾行舟,梦里他仍是青衫一袭,站在海棠树下对她微笑。醒来时,枕畔已被泪水打湿。
与此同时,边疆传来消息,顾行舟屡立战功,已升为定远侯。沈知微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御花园赏花。她抬起头,望向西北方向,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行舟,我就知道你可以的。她轻声呢喃。
7
旧人新敌
安平郡主因皇上旨意留居宫中,名为陪伴贵妃,实则另有安排。
娘娘,安平郡主前来请安。春杏禀报。
沈知微抬头,看到安平郡主身着华服走进来,笑容明媚:知微妹妹,恭喜你荣登贵妃之位。
多谢郡主。沈知微淡淡回应。
两人寒暄片刻,安平郡主看似关心地问:听闻顾大人在边疆屡立战功,真是年少有为。
沈知微心中一紧,面上却平静如常:顾将军为国效力,乃我朝之幸。
安平郡主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她察觉沈知微对顾行舟仍有情意。
除了安平郡主,宫中还有一位新晋昭仪——李婉柔,出身名门,才貌双全,却心机深沉。她很快成为贵妃之位的有力竞争者。
娘娘,李昭仪前来请安。春杏禀报。
沈知微抬头,看到李婉柔款款而来,举止优雅:臣妾参见贵妃娘娘。
免礼。沈知微淡淡道。
李婉柔起身,目光在殿中扫视一圈,看似无意地说:娘娘宫中布置真是雅致,难怪皇上时常前来。
沈知微心中冷笑,这位李昭仪看似恭顺,实则在试探她与皇上的关系。
几日后,宫中传出消息,说李昭仪深得皇上宠爱,有望晋封贵妃。沈知微心知肚明,这是有人故意散布谣言,挑拨她与皇上的关系。
春杏,沈知微突然问道,你说,若有人蓄意挑拨,该如何应对
春杏想了想,道:娘娘仁德,想必不会与小人计较。
沈知微摇头:仁德也要有底线。传我旨意,查一查这谣言的源头。
春杏领命而去。沈知微望向窗外盛开的海棠花,若有所思。她知道,在这深宫之中,要想保护自己和所爱的人,光有仁德是不够的。
8
重逢·宿命
第三卷
重逢·宿命
第八章
凯旋回京
三年后,边疆传来捷报——顾行舟大破敌军,凯旋回京。
沈知微站在城楼上,看着远方尘烟滚滚,心头百感交集。她已习惯了宫中的生活,却从未忘记那个在春雨中与她相遇的男子。
娘娘,顾将军已至午门。春杏轻声提醒。
她深吸一口气,整理好凤冠霞帔,缓步走向太和殿。
殿外,顾行舟身着铠甲,风尘仆仆。三年征战,他的眉眼间多了几分凌厉,却依旧清俊如昔。
四目相对,时光仿佛倒流。那些在御花园的私语,那些月下的誓言,那些彼此的等待,都在这一刻涌上心头。
顾行舟单膝跪地,声音铿锵:微臣顾行舟,参见娘娘。
这一声娘娘,像一把刀,割裂了沈知微的心。她站在高处,俯视着自己曾经的爱人,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倔强地不让它们落下。
平身。她的声音平静无波,仿佛在对一个陌生的臣子说话。
退朝后,御花园的海棠依旧盛开。沈知微独自站在花下,手中握着那枚早已被摩挲得温润的玉佩。
脚步声由远及近,她知道是顾行舟。
知微。他站在她身后,声音沙哑,我回来了,如我所诺,功成名就。
她转身,眼中是他熟悉的面庞,也是她如今触不可及的梦。顾将军,本宫已为皇贵妃,你我之间,除了君臣,再无其他。
不!他上前一步,眼中是燃烧的执着,我不信!当年你说除了我谁也不要,我信了,所以我拼命回来。知微,跟我走,离开这牢笼,我们可以去江南,去塞外,去任何没有人认识我们的地方。
她苦笑:行舟,你我早已不是当年的我们。我是娘娘,你是将军,我们都背负着太多人的性命和期望。离开谈何容易。
我不在乎!他抓住她的手,我只在乎你!
她轻轻抽回手,将玉佩放回他掌心:顾将军,收好你的东西。你我之间,到此为止。
说完,她转身离去,凤冠上的珠翠在阳光下闪烁,像一颗颗冰冷的泪。
9
宫廷风云
沈知微深知,她与顾行舟的见面,必然会引起宫中流言。果然,不出三日,太后便召见了她。
哀家听说,贵妃近日与顾将军在御花园私会太后端着茶,不紧不慢地问道。
沈知微心中一紧,面上却平静如常:回太后,不过是偶遇罢了。
偶遇太后冷笑,宫中耳目众多,贵妃还是小心为上。哀家提醒你,顾将军是朝廷重臣,贵妃是后宫之主,你们之间,不可有任何瓜葛。
臣妾谨记太后教诲。沈知微恭敬地回答。
离开慈宁宫,沈知微长长地叹了口气。她知道,太后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宫中已有传言,说她与顾行舟旧情复燃。若不加以制止,不仅会危及自己,也会牵连顾行舟。
与此同时,朝堂上也暗流涌动。几位大臣联名上奏,请求皇上将顾行舟调回西北。表面上是边疆需要,实则是有人忌惮顾行舟功高盖主。
皇上犹豫不决,征求沈知微的意见:贵妃以为,顾爱卿当留京,还是回西北
沈知微心中一痛,却还是坚定地说:顾将军是国之栋梁,边疆需要他。
皇上满意地点头:贵妃深明大义。
几日后,安平郡主在御花园偶遇顾行舟:顾将军,听闻你即将返回西北,真是可惜。本郡主还想多向你请教兵法之道。
顾行舟躬身:郡主抬爱,臣不敢当。
安平郡主微微一笑:顾将军不必谦虚。知微妹妹如今贵为贵妃,与将军已非同往日。将军还是早日放下过去,另寻良缘才是。
顾行舟面色一变,拱手告辞。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安平郡主露出一丝得意的笑。
10
最后离别
顾行舟接到调令,即将返回西北。临行前,他再次请求见沈知微最后一面。
御花园中,海棠依旧盛开。沈知微站在花下,远远望见顾行舟走来。
知微,他站在她面前,眼中满是不舍,我要回西北了。
她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顾将军,一路保重。
知微,他突然抓住她的手,若有来世,我定要娶你为妻,不问出身,不问门第,只求与你相守一生。
她哽咽着说不出话,只能用力点头。
顾行舟松开她的手,后退一步,郑重地行了个大礼:微臣,参见娘娘。
这一次,沈知微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她转身离去,不敢再看他一眼。
顾行舟站在原地,望着她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海棠花丛中。他知道,这一别,或许就是永诀。
11
诀别·永恒
第四卷
诀别·永恒
第十一章
十年生死
顾行舟回到西北后,多次击退敌军,立下赫赫战功。他的威名远播,成为敌军闻风丧胆的定远侯。
某年冬天,边疆突降大雪,敌军趁机偷袭。顾行舟带领士兵在雪地中埋伏三日三夜,终于等到最佳战机。他一声令下,将士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阵,大破敌军。
捷报传回京城,皇上龙颜大悦,下旨嘉奖。沈知微听到消息时,正在御花园中修剪海棠花枝。她停下手中的剪刀,望向西北方向,眼中满是骄傲与思念。
行舟,你又立功了。我多希望,你能亲手把这些军功,换成我们的未来。她轻声呢喃,指尖划过冰冷的花枝,像在触摸记忆里他温热的手掌。
然而命运的铁蹄从不停歇。十年后,边疆传来急报——西域联军倾巢而出,猛攻雁门关,顾行舟率部死守,已失联三日。
沈知微坐在梳妆台前,手中握着那枚被摩挲得发亮的玉佩,指尖冰凉。春杏端着汤药进来,见她眼底青黑,忍不住劝:娘娘,您已经三天没合眼了,喝了药歇歇吧。
再等等。沈知微的声音沙哑,总会有消息的。
话音刚落,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身披风尘的驿卒跪在殿外,声音带着哭腔:启禀贵妃娘娘,西北急报——顾将军……顾将军于雁门关血战三日,力竭殉国!
哐当一声,沈知微手中的玉佩掉在地上,滚出老远。她僵在原地,仿佛没听清那句话,直到春杏扶住她摇摇欲坠的身体,才猛然反应过来,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般砸在衣襟上。
不可能……她喃喃道,他答应过我的,他要回来的……
顾行舟的灵柩回京那日,京城飘着细雨,和他们初遇时一模一样。沈知微身着素衣,站在城门下,看着那口漆黑的棺木从远处缓缓驶来,每一步都像踩在她心上。
灵堂里,香烟缭绕。沈知微亲自为他整理遗容,指尖拂过他冰冷的脸颊,触到他盔甲上未干的血迹时,浑身一颤。她从他怀中取出那方早已褪色的手帕——上面的玉佩图案被血渍染了一角,却依旧清晰。
行舟,她俯在棺边,声音轻得像羽毛,你看,我把你的手帕带回来了。你说过要娶我的,怎么就食言了呢
几日后,安平郡主从边关赶来。她穿着一身戎装,比从前多了几分英气,却在看到灵堂里的牌位时,红了眼眶。她将一个绣着海棠的香囊放在顾行舟灵前,轻声道:顾将军,当年是我不懂事,总想着和知微妹妹争。如今才明白,有些情,错过了就是一辈子。这香囊,你带着吧,就当……我替你,给知微妹妹赔个不是。
沈知微站在一旁,看着安平郡主转身离去的背影,忽然觉得,那些年的争斗,在生死面前,都成了过眼云烟。
12
海棠依旧
顾行舟去世后,沈知微大病一场。病愈后,她像变了个人,不再执着于儿女情长,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朝政中。皇上病重时,她辅佐年幼的太子监国,定国策、平叛乱,朝堂上下无不敬佩。
数年后,皇上驾崩,太子即位,沈知微被尊为太后。她搬进了慈宁宫,却依旧保留着西宫的海棠园,每年春天,都会亲手种下新的海棠苗。
这年清明,沈知微带着小太子来到顾行舟的墓前。墓碑上刻着定远侯顾公行舟之墓,简洁的字迹下,埋着她一生的牵挂。
皇祖母,这位顾将军是谁呀小太子拉着她的衣角,好奇地问。
沈知微蹲下身,指着墓碑上的字,轻声道:他是一位很勇敢的将军,曾守护过我们的国家。也是……皇祖母年轻时,很喜欢的人。
小太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伸手去摸墓碑上的字:那他一定很喜欢皇祖母,不然皇祖母怎么每年都来看他
沈知微笑了,眼中却泛起泪光。她从袖中取出那方素帕,轻轻放在墓碑前:是呀,他答应过我,要陪我看每一年的海棠花。现在他不在了,我就把海棠花的样子,绣给他看。
回宫的路上,小太子睡着了,靠在沈知微的怀里。她看着窗外掠过的海棠花枝,忽然想起那年春天,顾行舟在御花园为她披衣的模样,想起他在月下说待我功成名就,必以十里红妆迎你为妻的誓言。
那些甜蜜的过往,像一坛陈酒,在岁月里发酵,越品越浓。
13
平行时空
尾声
平行时空
又过了十年,沈知微已是满头银发。她坐在轮椅上,由宫女推着,来到西宫的海棠园。满园的海棠开得正盛,风吹过,花瓣落在她的衣襟上,像极了当年他为她拂去的发梢落雨。
娘娘,天凉了,该回宫了。宫女轻声提醒。
沈知微点点头,却没有动。她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顾行舟的笑容,耳边仿佛又响起他的声音:知微,小心脚下。
恍惚间,她好像回到了那个春雨绵绵的午后。御书房外的长廊上,青衫男子站在海棠树下,对她伸出手:沈姑娘,要不要一起去看新开的海棠
她笑着伸手,握住他的手——这一次,他的手是温热的。
行舟,她轻声道,我们回家。
宫女低头整理毯子时,发现太后的嘴角带着满足的微笑,手中紧紧攥着那方绣着玉佩的素帕,再也没有醒来。
而在另一个时空,江南小镇的春雨里,一个身着青衫的书生正为女子撑着油纸伞。女子手中捧着一盆海棠花,笑靥如花:行舟,我们的海棠该浇水了。
好,书生温柔地应着,伸手替她拂去发梢的雨珠,回家就浇。
青石板路上,两人的身影渐行渐远,雨水打湿了他们的衣角,却浇不灭眼中的暖意。这一世,没有身份悬殊,没有宫廷权谋,只有海棠花开,与君相守。
原来有些爱,哪怕在这一世错过,也会在另一个时空,开出最美的花。